分享

我国科学家在针灸治疗心绞痛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大款哥 2019-08-27

我国科学家在针灸治疗心绞痛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团队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IF=20.786)杂志以原创性论著形式发表了题为“Acupuncture as adjunctive therapy for chronic stable angina: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文章,为针灸作为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辅助疗法提供了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该研究结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穴位敏化研究的初步成果,确定了内关穴和通里穴为常见敏化部位。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比较针刺敏化穴位(内关、通里)与针刺非敏化穴位(孔最、太渊)、非经非穴和等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404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研究持续20周,每组患者均根据国际指南接受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此外,敏化穴位组、非敏化穴位组和非经非穴组患者每周针刺治疗3次,共针刺4周12次。结果显示:敏化穴位组针刺可显著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心绞痛发作程度,提高6分钟步行测试得分,改善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的大部分评分;研究还初步探讨了针刺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发现敏化穴位针刺对患者的低频/高频比值有显著影响。

该研究成果表明,针灸作为抗心绞痛药物的辅助疗法对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作为心绞痛患者辅助治疗的有益选择之一。此外,该研究成果也将为今后研发可模拟针灸刺激的,用于心绞痛治疗的可穿戴式、便携式设备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

我国科学家在针灸治疗心绞痛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