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中国历史上,明朝也是一个重要的朝代,郑和下西洋彰显了明王朝强盛的国力,同时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催生了明朝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我们在翻阅明朝的历史时,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明朝从开国皇帝朱元璋算起,一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王朝存在了276年。然而奇怪的是,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却埋葬了十三位皇帝,那么都有谁没有埋葬在十三陵里面呢? ![]() 第一位便是洪武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原本放牛娃出身,在明末乱世中,他揭竿起义,通过和元朝军队的厮杀,以及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政权平定之后,建立起了大明江山,并定都南京。 正因为如此,在朱元璋去世后,他就地埋葬在了南京城东的钟山一带,也就是今天的钟山风景区内,史称“明孝陵”。而朱元璋去世后不久,儿子朱棣赶跑了建文帝朱允炆,并登基称帝。作为在北京生活习惯了的朱棣,不愿在南京当皇帝,因此在生前重新营造了北京城,将国都迁了过去。但朱元璋的明孝陵却一直没有动,就此留在了南京。 ![]() 第二位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的父亲是太子朱标,也是朱元璋刻意培养的皇储。但朱标命不长,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爱屋及乌的朱元璋,没有把皇位传给他的那些儿子们,而是选择了皇长孙朱允炆。 朱允炆登基后,采取了“削藩”的战略,可惜他急于求成,最终被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给夺了帝位。其实出现这样的结果,朱元璋也难辞其咎,当年如果不是他大肆屠戮功臣,造成朱允炆手中没有可派的大将这一尴尬局面,否则单凭朱棣的实力,是难以和明王朝朝廷相抗衡的。 朱棣夺位成功后,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一个历史之谜。有人说他死于乱军之中,也有人说他出家为僧,但无论哪一种结局,朱允炆就失去了作为皇帝所应有的陵寝待遇,因此明十三陵之中也没有了他的位置。 ![]() 第三位是明代宗朱祁钰。朱祁钰和建文帝朱允炆一样,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他能够当上皇帝,是因为哥哥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之后,在明朝没有国君的局面下,由大臣于谦倡议,拥立朱祁钰为帝。 然而谁料想瓦剌后来竟然将明英宗给送了回来,这下尴尬了,朱祁钰只好将自己的哥哥囚禁了起来,也许看管的不够严密,最后竟让明英宗夺位成功,而朱祁钰又从皇帝的宝座上跌落了下来,皇帝的身份自然也不被承认了,所以在他去世之后,只能以藩王的待遇草草下葬,因此明十三陵中也没有了他的位置。 这三个皇帝,除了朱元璋之外,另外两个都够悲催的,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却将一手好牌给打烂了, 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