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以胃气为本 (转)

 jiulong590 2019-08-28

目录

1 概念

2 解读

3 中医应用

▪ 一、望神色察胃气,判精气之盛衰

▪ 二、望舌苔察胃气,辨病邪之性质

▪ 三、听声音察胃气,断脏腑之盛实

▪ 四、问饮食察胃气,测疾病之预后

▪ 五、切脉搏察胃气,定病变之吉凶

▪ 最后:治疾病,注重胃气的顾护

概念:指脾胃之气以及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气为后天之本。

解读

《仁斋小儿方论·脾胃》中明确提出:“人以胃气为本”,又在《仁斋小儿方论·血荣气卫论》中进一步说道“人受谷气于胃,胃为水谷之海,灌溉经络,长养百骸,而五脏六腑皆取其气”。

“胃气”是脾胃共同生理功能的概括。《中国医学大辞典·胃》说:“胃气,胃中运化水谷之精气也。”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有从容和缓之象。“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就是此意。脾与胃相为表里,一脏一腑,一运一纳,一升一降,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过程。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运胃纳,是相互协作的,二者缺一不可,无胃之受纳,则无脾之运化;若无脾之健运,则胃就难以受纳。因此,“人以胃气为本”之“胃气”,是指脾胃之气以及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气,这是脾胃同为后天之本的生理基础。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脾胃密切合作,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化生气血,充养全身。故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人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脾胃的消化功能和饮食的营养,对人体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故言“人以胃气为本”。胃气不足,则会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变化。《灵枢·五味)说:“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说明“胃气”盛衰对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中医应用

中医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之常气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说明察胃气之盛衰,是诊病的大纲,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预后,因此察胃气在诊治疾病中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望神色察胃气,判精气之盛衰

望神察色是望诊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其产生的基础,就是脏腑精气。如《灵枢·平人绝谷篇》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由此可知,胃气强,则精气充,形神俱旺,目光精采,虽有病多为轻浅,预后亦佳;反之,胃气衰,则精气虚,体弱神疲,目无神采,有病多重。望色就是观察病人面部的颜色及光泽。面部的色泽是脏腑精气的反映。面部正常色泽当红黄隐隐,荣润含蓄,方称“有神”,即胃气旺盛、精气内藏、容光外发之象,阳气温煦则色明亮,阴血濡养则肌肤润泽。若面部五色毕现,或毫无黄润之色,即胃气衰败之象,多主预后不良。

二、望舌苔察胃气,辨病邪之性质

望舌,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舌苔的变化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疾病的性质、病位以及病情的发展与转变。《形色外诊简摩》云:“苔乃胃气所熏蒸,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以借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这就说明脏腑的虚实寒热,都可以在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苔的有无,则可以反映胃气的存亡,舌苔薄白而润泽,是胃气旺盛的表现(为正常舌苔),舌光无苔,为胃气虚衰,或胃阴耗伤的表现。病苔也与胃气上升有关,但往往因病变而挟有食浊之气,诸病邪上泛而成。由于患者胃气有强弱,病邪有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性舌苔。所以通过望舌苔的变化,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情进退、胃气存亡等。

三、听声音察胃气,断脏腑之盛实

听病人的呼吸强弱和语言,声音的变化,可以判断脏腑的虚实病变。人之所以能发声音、司呼吸,主要是由于气的出入运动。这种气,就是宗气,乃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水谷精微之气汇聚于胸中而成。宗气的功能有二:一是上走息道司呼吸,与语言、声音和呼吸的强弱等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与气血的运行有关。而宗气的盛衰又与胃气密切相关,胃气强则宗气足,发声自然,音调和谐,呼吸平静而通畅,若胃气衰则宗气虚,表现为声低息微、少气不足以息。

四、问饮食察胃气,测疾病之预后

在疾病过程中,患者食欲食量的变化是胃气盛衰的直接反映,若食量不减,则气血生化有源,提示病轻,尚未损及胃气;食量由少渐增,则表明胃气渐复,疾病趋向好转,顶后较好。若食欲减退,食量渐减,表示胃气衰退,病情日趋严重,预后多差;如病人水浆不入,表示胃气衰败,其病情及预后多较凶险,若久病重病长期不能食,而突然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除中证”,属 “回光返照”之一种表现。预示危在旦夕。因此,通过问饮食、食量以了解胃气盛衰。判断疾病的轻重及转归、预后,是问诊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五、切脉搏察胃气,定病变之吉凶

切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医学独特的诊病方法。虽然脉诊在方法上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及独取寸口法等多种,但从古至今,总以脉有无胃气作为判断邪正盛衰及病变吉凶的重要标志。所谓脉有胃气,是指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具备“胃、神、根”的特点(为平脉)。若脉来弦硬劲急,毫无柔和之象,则表示胃气衰败。《灵枢·终始篇》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故胃气充则见平脉,胃气虚则见病脉,胃气绝则见死脉。凡病中无论脉浮、沉、迟、数等,只要见到从容柔和之象,尽管程度不一,但都主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反之则主病重,预后不良。因为胃中的水谷精微之气,通过肺的经脉输布全身而现于气口,“肺朝百脉”,所以胃气盛,寸口脉才有从容柔和之象;若胃气衰败,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之气以濡养各脏腑,就可出现脏腑衰竭的真脏脉,因此有“脉以胃气为本”的说法。

六、治疾病,注重胃气的顾护

中医治病,非常注重顾护胃气,如《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说:“凡欲察病者,必须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临床上防治外感病须助胃气。因为胃为卫之本,卫气来源于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金匮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玉屏风散用白术,即本于此,同时调理脾胃为外感病恢复期的治疗关键。

治内伤杂病尤应重视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察气于胃。故历代医家,对不少病症,多从脾胃立法。如“补土生金”、“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治痿独取阳明”、“补肾不如补脾”、“治痰不治脾胃,非其治也”等。可见胃气在临床的实际意义。对胃气虚衰者选方用药,要避免用有损胃气的药物,故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

综上所述,“人以胃气为本”,胃气代表了人体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源,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营养来源。故胃气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临床上察胃气的盛衰有无,是判断疾病轻重转归及预后的重要标志,也是决生死的关键,故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