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如果表达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怎么改变?

 昵称27915469 2019-08-28


儿童的语言能力大致上可分为语言理解及语言表达两大范畴。其中「语言理解」是指儿童明不明白说话的意思,当中可细分为词汇理解(例:儿童是否明白「羡慕」的意思?)、句式理解(例:儿童是否了解「小猫被抱住老鼠的狗追」的意思?)及篇章理解(例:儿童听完一个故事后能否回答有关时地人事及故事重点的问题?)。

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直接影响其课堂学习能力。在课堂内,学生要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课堂的内容及文章重点,亦要明白同学的对话才能有效地与朋辈沟通,甚至要掌握聆听技巧以应付中文聆听考试。然而,一些学生会因为不同原因在语言理解方面遇到困难,例如欠缺专注能力、记忆能力欠佳、词汇不足、分析力、思维能力逊色、未能联系新旧的知识。无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是强是弱,适当地运用语言学习技巧能提升学生的能力,以下为三项提升语言理解能力的小技巧:

技巧(一 )猜测故事内容

在聆听故事前,家长可以先要求学生透过书名、标题及插图等预测该故事内容,然后学生在聆听时留心有关数据,并在之后与家长一同印证之前的假设,透过此策略,学生不但能更准确地理解故事内容,留心重点,而且能成为主动积极的聆听者。

例如故事题目为「大头虾」时,家长可先让学生猜猜故事题目的意思,然后再想想故事中的人物事情,预测故事发展及结局。听完故事后家长与学生一同讨论猜对及猜错的地方:

1:「大头虾」是什么意思?

2:谁人「大头虾」?

3:猜猜主角跟着会做什么。

4:猜猜老师或其他同学会有什么反应。

5:故事结局会是怎么样?

技巧(二)联系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

家长在讲述故事前,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题目有多少认识,有否遇过题目所提及过的事情,或当遇到题目所提及过的事情时该怎样做等。当学生将故事与自己的经验及知识联系起来,他们便能更容易掌握有关内容。

例如:故事题目为「学校旅游的一天」时,家长可透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以前旅游的经历:

你知道甚么是学校旅游吗?

你有没有参加过学校旅游?

学校旅游是怎样的?

出发去学校旅游前有什么准备?

学校旅游时应遵守什么规则?

家长宜训练学生自发地思考或发问以上的问题,让学生不用依赖父母也能轻松应付聆听理解。

技巧(三)六何问答法

在聆听故事后,家长可以跟据六何法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并回忆故事的场景及发展。六何法指的是:何人、何地、何时、何事、为何及如何。

举例说,当孩子听完「狼来了」的故事后,家长可问:

故事发生在甚么时间?(何时)

主角是谁?(何人)

故事发生在甚么地方?(何地)

故事起初时,主角在做什么?(何事)

为何主角大喊「狼来了!」?(为何)

村民们听到后有何反应?(如何)

当然,适合的问题不限于这些,家长宜因应孩子的能力调整问题的深浅度。

而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家长更可问有关故事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感想,以刺激孩子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引申出来的意思。

以「狼来了」举例说,家长可问:

故事中不同角色有什么感受?

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教训?

你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

要留意的是,对一些聆听理解有困难的孩子,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聆听部份故事内容然后作提问,答对后才完成余下的故事内容。除此之外,家长讲述故事的速度要慢一点,给予适当的时间让孩子思考。聆听的环境要减少骚扰,以便孩子集中精神。口语表达能力是未来重要的关键能力之一,如果孩子能有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则可以有效率的传达心意,表达想法,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更能透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让自己更有自信。

孩子的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复杂度,会随着生活经验、自主性、创造力等交互程度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距。爸妈要多和孩子说话,并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地引导孩子对话,就能促进孩子的口语发展,教出能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想法的自信孩子!

4个方法提升孩子表达能力

1.化身聆听者,与孩子互相分享日常经历

每天家长认真及耐心地聆听孩子述说在学校所经历的事情,不但可让孩子练习述说技巧,更可增加他们与人沟通分享的意欲。同时,家长也宜分享自身所发生的事情和感受,让孩子聆听不同的敍事方式,只要父母多加肯定及不打断孩子的话,孩子必会感到备受尊重,从而增加说话的成就感。

2.巧妙使用「六何」问题

当孩子表达不清时,家长切勿急忙替孩子说出他所想的,宜留意孩子话语间的漏洞,向孩子提出「何人」、「何事」、「何地」、「何时」、「为何」、「如何」等六何问题,逐步引导孩子解说事情的经过,以启发其思考及 表达能力 。

3.少发问,多解释

亲子间的沟通,父母容易陷入引领的角色而不断的发问,例如:「这辆车是甚么颜色?」、「桌上有多少块积木?」,往往令孩子怠于回应而失却说话的动机。日常对谈,家长可按孩子的能力多描述生活的进程和解说事情,例如:「首先我们会往婆婆家,然后与婆婆一起到茶楼吃点心,之后妈妈会和你到公园踏单车。」或「因为爸爸病了,所以要去看医生。」当孩子掌握到事情的时序观念及因果关系,他们的逻辑思维也会相应提高。

4.鼓励阅读

聆听或阅读故事有助孩子发展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让孩子多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动向、思维及感受,例如鼓励孩子发挥想像力推测情节的发展:「小鸭迷路了,牠会怎样做?」也可以引导孩子代入角色思考解难的情节,例如:「如果你也在商场迷了路,会怎办呢?」此外,家长也可以藉强调及解构故事中有条理的句子,以加强孩子对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词类的认识及运用。

要加强孩子的 表达能力 ,离不开多听多讲多练习!父母是孩子身边首要的语言学习楷模,希望大家都能掌握生活上的对谈交流机会,让孩子语言能力有理想的奠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