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酒、嗜酒、醉酒与养生*星星论道

 健康讲坛 2019-08-28

白酒,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白酒按香型分类:

   酱香型,又称茅香型,以贵州省仁怀市的茅台酒为典型代表。

   清香型,又称汾香型,以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为典型代表。

   浓香型,又称泸香型、窖香刑。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酒为典型代表。

   米香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三花酒为典型代表。

   除了以上6种主要香型的白酒外,采用独特工艺酿制而成的独特香味白酒,均称为其它香型。因为这种香型的酒品繁多,没有特定要求,只规定有共性要求.如酒质要无色,或微黄、透明,有舒适的独特香气,香味协调,醇和味长等。这种爵型的酒品,目前又可分为以下5种:

  一是董香型 又称药香型,以贵州遵义的董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稻谷为原料,以小麦制成的大曲、大米制成的小曲,两种曲作为糖化发酵剂,而且曲中加入多种中药材;采用小曲由小窖制成酒醅,大曲由大窖制成香醅,双醅串蒸的酿造工艺酿制而成。酒质特点为无色、透明、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的特点,有愉快的药香,诸味协调,回味悠长。

  二是豉香型 以广东佛山的豉味玉水烧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大米为原料,以酿制成的小曲酒为基础酒,放入陈年肥肉缸浸渍而成。酒质玉洁冰清,晶莹悦人,豉香纯正,诸味协调,入口醇和,余味甘爽,酒度30度,低而不淡。

  三是芝麻香型 以山东省安丘县的特级景芝白干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制成的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特殊工序培养成有芝麻香味的窖池发酵酿制而成。酒质特点为无色透明,香气袭人,芝麻香味突出,清冽可口,酒味醇和,余香悠长。

  四是四特香型 又叫做特香型,以江西省樟树镇的四特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大米、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制成的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地窖发酵,醅香蒸酒,老酒为底,勾兑调味的酿造工艺酿制而成。酒质特点为无色透明,闻香清雅,饮后浓郁,醇甜绵软,酒体协调,恰到好处。

  五是老白干型 以中国北方一般白酒而言。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为原料,以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采用地池发酵、清蒸原辅料,续糙发酵,老五甑操作法的酿造工艺酿制而成。酒质特点为无色澈明,芳香纯正,甘洌醇厚,后劲悠长。

  白酒在中药中历来被奉为百药之长,白酒味苦、甘、辛,性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

  白酒可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

  白酒主治风寒痹痛、筋挛急、胸痹、心腹冷痛。

  酒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象征,她融入了老庄哲学的天地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阴阳合一的辩证法。

  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酒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重要的是酒还是养生的载体之一。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属于脂溶性的。所以许多中草药必须用酒做药引子,甚至一些药里白酒直接就作为君药使用。许多的妇科药都是以白酒送服的。白酒中的水可以直接溶解药里面的水溶性药物,而白酒里的乙醇可以溶解药里面的脂溶性药物。通过酒的作用,使得药性可以加倍的被吸收。比如,藿香正气水里面就加入了一定量的酒,所以喝了藿香正气水的人在开车时就属于酒后驾车。一些商家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打出了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的招牌,其实是在愚弄百姓。因为没有了酒的藿香正气水,其疗效已经大大的打了折扣,其药效已经微乎其微了。

    药酒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它将美食和保健完美的集于一身。正是因为酒的加入,才使得人们才在愉悦中同时获得了健康。所以白酒简直就是养生之道的画龙点睛,正因为有了白酒,养生保健才活了,由死气沉沉的治病演绎成了活生生的快乐的养生。

    老子曰:道法自然。其实,这不但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更是健康、养生的重要法则。白酒的特性恰恰就体现了这样的自然法则。

    是药三分毒,白酒也不例外。俗话说:酒是百药之长。酒是万恶之源。没有哪种物质有百利而无一害,也没有哪种物质有百害而无一利。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酒也不例外,人们对酒的褒贬也是各说纷纭。

    酒是放大器。你在忧愁的时候喝酒,你的忧愁就会增加十倍。古人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你在高兴的时候喝酒,你的快乐也会被放大十倍。

    一个人的酒量即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取决于后天的条件。先天的因素我们无法选择,那我们就说说后天的条件吧。

    我认为,后天的因素,主要由这样几个条件构成:

    1.身体素质。

    2.愉悦程度。

    3.饮食习惯。

    在同一个人的正常情况下,醉酒的程度取决于愉悦程度。高兴的时候喝酒,你会有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就像【祝酒歌】里唱的那样‘千杯万杯也不醉’。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深刻体会,有的时候,和知心的好友一起,不知不觉的喝了一斤白酒,没啥事。可是有的时候,却连一两都喝不下去。尤其是喝了酒去K歌,出一身大汗,竟似没喝酒一般。随着大汗淋漓,因为喝酒而产生的多余的热量都尽情的挥发了出去。如果这时,不是去唱歌,不出汗,回家蒙上被子睡一大觉,第二天起来一定会感觉昏昏沉沉,头疼脑热的,一天都醒不过来神。

    作为养生保健的喝酒与【场合】上的喝酒大有不同,完全是尽兴而为,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高低贵贱,没有领导下属,完全是平等的朋友在一起畅饮。作为养生保健的饮酒最好是小酌,而不是豪饮。养生保健饮酒一定要有量有度,要根据每天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而定,也许半斤,也许二两,也许不喝。一切都是顺势而为,来不得半点的勉强。

    俗话说,女人天生三分酒。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好像饮酒只是男人的嗜好,是爷们的专利。其实大错特错了。  真正应该喝点酒的是女人。不管是从身体角度还是生理角度看,女人都是更应该喝点酒的。女人的体力活动不如男人,更容易产生气滞血瘀的毛病,而许多妇科病却都是由此引起的。比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不调等等。如果没有其它疾病的禁忌,我还是建议女性朋友每天晚上适当的少饮一点白酒或红酒,对于舒筋活血、通络散风都有一定的好处。

    饮酒过量会损害五脏六腑,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的肝脏。

    我们每次喝酒时,酒精都要通过肝脏来分解。肝脏会分泌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会先把乙醇转换成乙醛,而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转换成水和可分解营养物质。我们每个人的乙醇脱氢酶都不少,都能对乙醇进行分解,而乙醛脱氢酶就不同了。乙醛脱氢酶每个人分泌的量各有不同,而每个人自己的每个时间段分泌的也不尽相同。乙醛脱氢酶分泌的多少决定了我们的酒醉程度。分泌的越少,我们醉的就越厉害。乙醛脱氢酶分泌的成因虽然还不十分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它与我们的精神状态有关。愉悦时,分泌的多,我们就不容易醉酒;郁闷时分泌的少,我们就很容易醉酒。但是,不管分泌多少,我觉得还是以健康为准,以小酌为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