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硝子、切子与大正浪漫,一只玻璃杯可以美到什么程度

 白天的流星 2019-08-28

文 | 墨墨知道

玻璃杯是最寻常的生活用品,但是它的美,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多重境界。

与南部铁器等为人熟知的手工艺特产相比,日本玻璃器皿的不寻常还不为人知。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些有意思有境界的日本玻璃杯。

硝子与切子

日本人把玻璃称为硝子。这个名词其实不算陌生,日本旭硝子公司产的手机屏幕玻璃之前就曾被小米魅族等国产手机采用。

日本硝子的工艺,在古今、地域上都有很大区别,一般主要分热加工和冷加工。

将硅石粉、酸化铅等主辅料调配称量后,进行约30分钟的搅拌混合,投入窑炉进行15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待到熔成无气泡杂质的干净硝子后,降温至1100度左右,柔软状态下的硝子就可以用不锈钢制吹杆取出吹制。

经由吹杆吹制加工的硝子原料,边旋转边在空气中冷却。工人一只手握吹杆的同时,另一只手持钳夹住原料后部并拉伸,有时借助作业台面,拉伸收缩,从而吹制成所需的造型。除此外,也有金属、木制或石膏的模具,将熔化的原料在模具中吹制,待冷却后即可形成固有的形状造型。这两年热门的富士山杯就是用模具吹制的。

▲广田硝子 樱の特辑酒器

硝子本是无色透明的,但人们发现混入不同金属元素或金属氧化物可改变其颜色,加入铅,得到明亮夺目的水晶玻璃,少量锰则呈现淡绿色,多些锰可淡紫雅致;少量钴可造就明朗蓝色,而添加锡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后可成为不透明的磨砂白;加入铜氧化物似古董青绿,金属铜形成深红色;镍添加量的少多则分别呈现蓝、深紫、黑的不同色彩;加入钛可以变化呈棕黄色,微量的金可使硝子艳丽异常,仿若红宝石,添加铀的硝子是萤黄或绿;银化合物可以造就橙至黄。

▲广田硝子竹型酒器

此外,热加工还包括着色作业,分别在不同窑炉熔烧的彩色与透明硝子,用吹杆取出后先后吹制于金属模具中,做成外层彩色内层透明的双层硝子;再次将着色后的硝子送回熔炉,以此加速两层间相互融合,后放置于冷却炉中16小时以上,慢慢冷却,以消除内部应力,由此完成热加工的部分。

这样的着色硝子是为下一步冷加工准备的。在玻璃冷却后,用金刚砂轮切割打磨是冷加工常用的技法,冷加工玻璃就是所谓切子。

豪华之美:江户切子与萨摩切子

日本传统切子分为江户切子和萨摩切子,它们都诞生于19世纪。

江户切子就是在江户末期的江户(今东京)逐渐形成的加工工艺。天保5年(1834)日本桥附近的小传马町经营硝子制品的“加贺屋久兵卫”,将从大阪学到的技术应用于仿英国制的切割硝子,用金刚砂雕刻切制,工法细腻叹为观止,成为江户切子的开始。明治后期经过英国技术指导,导入了西式切割技法,流传至今的多为此时成熟的技术。

江户切子诞生于民间,使用对象主要是平民,而用于进献和对外贸易的萨摩切子,使用对象主要是当时的达官贵人。因此两者在纹样的表现上有所不同。江户切子中,鱼子纹、笼纹、麻叶纹、菊纹,以及单纯简约的格纹居多。萨摩切子纹样多显奢华,有流炎纹、段差付八剑菊、蜘蛛巢纹、鋲钉纹、竹围鱼子纹、龟甲纹、霰纹、八角笼十六菊纹、菱联小花纹、花边莲瓣纹、六角笼麻叶纹、晕染纹等。

1851年,岛津萨摩切子在第28代藩主“岛津齐彬”的领导制作下首次问世。1858年7月岛津齐彬猝死后,制造萨摩切子的玻璃工厂几乎全部关闭,1863年萨英战争中,受到英国舰艇的炮火攻击,萨摩地区的玻璃工厂以及其他工厂都被摧毁,直至1877年近乎绝技。1985年后萨摩切子工艺才开始得以恢复。

相比江户切子,萨摩切子多彩绚丽,因为着色层厚,所以成品显示出渐变色的特征,被称为萨摩朦胧。

现在,在传统加工方法及花纹的基础上,将别出心裁的花纹雕刻于其上的玻璃工艺品被称为“江户切子”。1985年江户切子被指定为东京传统工艺品,2002年被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现在的江户切子也仍然沿用当时的透明玻璃和有色玻璃为基底,保持着一直以来的风格流行在市面上。

江户切子的花样,基本是直线雕刻、左右对称的复杂组合。其丰富的纹饰源于生活,例如,“矢来”是把用竹子或木料粗编栅栏的编制方法作为图样;“麻叶”则是以菊花为模板,经常作为和服花纹使用的图样。除此之外,江户切子还有鱼子纹、篱笆、小竹叶等许多切割图案。

切子切割时并没有底稿,只有经验丰富的手工艺人才能雕刻出精致的花纹。硝子在切割前,即使画出墨线模样,也仅限于纵横的大致分割线。

江户切子工艺一般有四轮:

第一轮:荒摺,先用较粗的转轮刻画出较深较宽的基本纹路。第二轮:中摺,用细轮勾勒出细致的纹理。第三轮:细雕,进一步细化纹理,并用磨石进行修整。最后,使用桐木制木轮或树脂、竹刷,添加适量研磨剂进行细部的打磨抛光工序,也可利用酸性物质混合进行酸磨 ,药磨。

江户切子的加工是对工匠的极大考验,工匠需要一边观察容器内部,一边在玻璃器皿表面进行花样的加工。这就要求工匠兼顾全体的平衡感和几何花纹的美观度。不仅如此,工匠还要巧妙利用光线透过玻璃折射出的多彩光辉,以使水晶玻璃作品的美发挥最大效果。

小确幸之美:富士山杯

除了拥有历史地位的切子之外,一些有风格的玻璃杯和他们的装饰方式也值得记住。

▲田岛硝子富士山杯

这几年被中国人喜爱的富士山杯的魅力,不用说就是杯底中耸立的富士山。最有意思的是,不仅有利用磨砂工艺制作出的富士山顶“皑皑白雪”,而且还能利用杯中酒水的颜色,通过光线反射,使得富士山体呈现出红黄蓝绿等五彩缤纷的颜色,旋转酒杯,则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富士山。

富士山杯底的积雪模样是玻璃雕刻工匠的杰作,工匠巧妙利用了喷砂玻璃工艺。先在玻璃杯底部用薄膜将不需要喷砂的地方遮盖起来,然后用高压喷砂枪对着富士山顶部喷砂,就可以制作出底部晶莹剔透,顶部白雪皑皑的效果来。

富士山杯在2015年手信大赛中力压群雄一举夺魁,获得了日本国土交通观光厅厅长奖最高奖项,一举成为热销产品。

以富士山形象为灵感的作品,这已经是第三个了。2013年田岛硝子收到酒店委托,开始外包生产“富士山宝永玻璃杯”,杯子由底部到杯口逐渐变窄,以此模仿富士山的形象。次年,又出现了一款完全颠倒的富士山形象的祝酒杯。两种都是人气商品。富士山杯体现了日本工匠难得的创新精神。

动人心魄之美:锤目纹

锤目纹原本是日本金属器物上常见的装饰纹理,尤其以铜器、银器、铝器最为常见。纹理是间于肌理和纹饰之间的装饰手法,虽然依靠手工锤打而出,但不形成具体形象。有很多拟态形式,如荒芜龟裂的土地,微风拂过的波澜,老树皴裂的树皮。一锤一打间,可呈现千变万化的风格。

玻璃器上采用了锤目纹,它的质感变得朴拙,但视觉效果却更加绚丽,光影之间,仿佛有说不尽的故事。

浪漫记忆之美:大正浪漫

大正浪漫是个名词。受到19世纪以欧洲为中心所发展而来的浪漫主义影响,日本大正时代(1912年至1926)个人解放与新时代的理念等思潮得以盛行,而这个名称就是用来形容这些现象。浪漫一词,就来自夏目漱石。

“大正就好像明治的尾,昭和的头,这样的过渡时代往往是混乱的,而混乱中可能有自由,以至年月虽短,却别有美称,叫‘大正浪漫’。”(李长声《大正浪漫》)

拥有乳白色如浮雕般图案的硝子被称为大正浪漫,是在明治大正时代发展出来的独特工艺,它是通过在玻璃里面加入特殊原料,加上急剧的温度差而产生的乳白色,而不是使用颜料。

注:本文为原创,非首发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