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常说“树老根先死,人老脚先衰”,脚又被称为我们的“第二颗心脏”。 百病起于脚,如果脚上出现这四种变化,那么你要小心你的一个重要的器官-肝脏! 肝开始病变时,脚底会出现4种迹象,若1个不占,肝病离你还很远1、脚底皱纹多 我们的肝脏主要就是代谢和分解毒素的,也是我们的大的化工厂。 当我们肝功能受损时,我们身体的代谢就变得缓慢,解毒功能也随之下降。 所以我们最末端的反应是最大的,代谢减慢脚上就会出现一些褶皱和纹路。 2、脚底发白 平时可以多观察一下双脚的脚掌的颜色变化,也能够反映出肝脏的健康情况,如果我们的肝脏是健康的,体内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也都是正常的,那么脚掌的颜色就应该是有血色红润的。 但是一旦肝功能出现了问题,那么血液中就会存在很多毒素,垃圾排不出去,导致血管淤堵,脚上就会有所表现,脚掌会出现发白无光泽的表现,甚至还会感觉到双脚无力。 3、脚底干燥 脚的皮肤也和我们的内分泌有关系,和我们的肝脏的功能下降有关系, 当肝细胞受损时,身体的代谢能力差,内分泌紊乱,导致我们的皮肤干裂,脱皮等症状。 4、脚底蜡黄 在中医角度上,正常脚底颜色应该是百里略红。而若肝细胞破坏,那么这血液中的胆红素就没给发排除,就会逆流到血液中,脚底就呈现发黄。 当然了,脚底发黄也有多种原因,一些角质层较厚的人,脚底也会发黄。 肝脏不好的人,除了脚底的症状,脸上的症状,也要了解。 脸上出现3种迹象,可能肝已病变,希望你一个也没有1、慢性出血 肝脏病变初期,血浆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凝血障碍,引起慢性出血。 如牙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球结膜淤血等。面、胸、上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形成“蜘蛛痣”。 2、巩膜发黄 巩膜,是指眼球外围的白色部位,俗称“白眼仁”。 对肝脏健康的人来说,巩膜呈磁白色;若巩膜逐渐变黄,那么很有可能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此时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体内毒素无法通过胆汁排出体外,就会使巩膜发黄。 3、面有“肝斑”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一旦肝脏受损,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通,出现气血不足、血脉堵塞等问题,面部就会发暗,甚至发黑。 长此以往,体内毒素会沉积在脸部,形成黄褐斑,又被称为“肝斑”。 养护肝脏健康,谨记:减少三习,记住三个一【减少三习】 1、抑郁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这是因为,肝主疏泻,有调畅气机的功能,而抑郁、暴怒最伤肝。 所以,现实生活中,想要肝脏健康,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忧郁、愤怒等不良情绪。 2、酗酒 当酒精进入体内,约90%由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醛,有一定的毒性,会使肝细胞受损,转氨酶升高。 若长期、过量饮酒,就会使肝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久而久之,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3、乱用药 “是药三分毒”,药物进入体内经肝脏、肾脏代谢出体外。 有些疾病不需要吃药,靠自身免疫力就能转好,如感冒,能不吃药最好,少吃药也行。 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可减少药物的摄入。 此外,有些人患有一些疾病需终身吃药,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更换药物,以免出现身体不良症状。 【记住三个一】 1、一份营养 优质蛋白,可提供多种氨基酸等,抗脂肪肝因子,可增加载脂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减轻脂肪肝。 正常人群,每日摄取的优质蛋白,应该在90克以上,这样更有利于对肝脏的养护。 食物中,蛋类、鱼类、豆类及豆制品,都是不错的优质蛋白来源。 2、一杯养肝茶 平时喝点谷谷丁菊花茶,将谷谷丁、菊花、金银花、桂花搭配在一起,做成茶包泡水喝。 谷谷丁,又称为蒲公英、婆婆丁、黄花地丁等,性寒,归肝经,有很好的排肝毒、降肝火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谷谷丁还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改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 常与菊花搭配在一起,清肝火、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金银花,气味芳香,被誉为清热解毒之良药,降火、改善口腔炎症、口臭等效果不错,还可清除体内毒素。 桂花,性温,中和寒性,调和茶性,几种搭配在一起,适合非常适合肝火大的人饮用。 四者搭配,清肝毒,降肝火,呵护肝脏健康。 3、一项运动 平时多多运动,能很好地促进体内毒素排出,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适量的运动,还促进热量消耗,减少脂肪堆积,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脂肪肝,达到减肥的作用。 运动一定要坚持,最好每周能运动4-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运动最好选择傍晚,避免大汗淋漓,可在饭后适当的散散步,还利于散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