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赴浙江省教育考察学习总结

 八部天龙1008 2019-08-28

2016年11月15日——11月22日,乌中旗教育考察团在乌拉特中旗政府副旗长、旗教育局局长的带领下赴浙江宁波市、杭州考察学习。我作为成员之一,参与了全程考察学习。

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地区开放城市,经济上属于发达地区,在中国大陆综合竞争力前15强城市,是浙江省经济中心。宁波既是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连续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宁波人文积淀丰厚,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出生宁波和祖籍宁波的国家两院院士总数超过百名。我们所考察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2011年就接受国家验收,并获得通过。

考察过程中,我们听取了考察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教育情况介绍,走访参观了宁波教育发展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代表性的几所学校,分别为镇江艺术实验小学、蛟川中心小学、立人中学、浙江省镇海中学等学校。

一、考察学校基本情况

(一)镇海实验艺术小学

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于2014年9月建立, 学校前身为骆驼中心学校启绪校区。学校占地约40亩,建筑面积19220平方米,校内设有250米环形跑道,标准体育馆,舞蹈房、书法、陶艺、音乐、美术、科学等各类专用教室20余个。学校2016学年教学班级有27个、学生1200余人,专任教师60名。建校两年,实验艺小从教育本心出发,提出了办一所“让每个儿童生命自由生长的艺术特色小学”的办学目标,逐步明晰了办学理念——“让每个儿童自由生长 让每个教师自我超越”,确立了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尚美”教育。

(二)蛟川中心小学

蛟川中心学校于2008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拥有300米环形跑道的塑胶田径场、塑胶球场、室内体育馆、食堂 、教师标准宿舍、室内报告厅、阶梯教室、舞蹈房、射击房、图书阅览室、电脑房、演播室、科学劳技实验室、器乐音乐室、书法美术室等专用教室和活动场所,是目前镇海区规模最大,校舍设施最完善的小学。目前有43个教学班、1826名学生,专任教师95名。

(三)立人中学

镇海区立人中学,由镇海区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初中部和炼化中学合并组建而成,于2011年10月投入使用。学校是镇海区唯一一所实行小班化教学试点的公办学校。学校占地60亩,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现有36个班级,在册学生1283名,教职工124名,其中专任教师117人。学校布局整齐,环境幽雅,拥有科技图书楼、体育馆、标准体育场、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办学条件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四)浙江省镇海中学

镇海中学坐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宁波甬江口岸。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校内建筑群的主轴大成殿,历经沧桑巨变,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两百余年前,梓荫山麓曾办蛟川书院(后改名鲲池书院),光绪三十二年停办后即兴建镇海县中学堂,至今已走过整整一百个春秋。学校现有27个普通高中教学班,1300余名学生,140余名在编教职工。

二、考察学习印象

(一)学校办学特色鲜明

镇海实验艺术小学以“尚美”为学校核心价值观。以“让每个儿童生命自由生长的艺术特色小学”为办学目标,构建“尚美”文化,设置童翼课程,规划课程体系,突出校本“艺”课程,培养学生艺术潜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生长点。

蛟川中心小学校园建设文化氛围浓厚,既是文化校园,又是科技校园。学校在发展中寻找适合校情的课改之路,形成学校的课程设置特色——川流课程,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内在需求,尊重差异,赏识个体,开放教育,多元发展,突出动态性、交汇性的课程特点。实行长短课,使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

立人中学学校管理精细化水平很高。作为一所合并建校的新学校,学校领导班子一手抓稳定,一手抓改革,把学校打造成一所新校加名校、质量加特色,精细化管理特色鲜明的学校。一是积极探索健全学校沿革发展,打造学校文化底蕴。二是在严肃制度,严明纪律,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突出师德培养,推进岗位工作标准化;关爱教师,倡导教师培养个性化。三是构建价值观教育体系化。提出“四贵四最”,即“最宝贵的是生命,最珍贵的是时间,最高贵的是善良,最可贵的是自强”。四是打造简单校园,促进校园人际关系简单化。

镇海中学是一所“高、大、上”的学校。“高”,学校办学层次与办学目标非常高——保持并不断提升“宁波领先,浙江一流,全国著名,国际知名”的办学水平。“大”,学校办学规模很大,在校本部之外,另有蛟川书院高中部、初中部、双语小学、杭州分校、宁波肯特国际学校、国际部等分校或分部,形成一个大的“教育集团”。 “上”,学校有与时俱进办学理念,不断完善的教育思想,不断提升的学校管理,有德艺双馨的两支队伍——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以此促进办学成绩不断提升,仅2016年高考,校本部考取清华、北大40余人,理科一本上线率99.5%,文科一本上线率97.8%。近十年来,镇海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特长生培养、新课程改革、国际化办学、高考成绩等各方面,都实现历史性突破和超越,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个国家级荣誉。

(二)校园文化建设突出育人功效

镇海艺术实验小学的文化建设突出“尚美”特色,不同的艺术楼、教室都有其对应文化宣传与教育。蛟川中心小学把图书架设计在校园廊道中,让学生自由读书,突出建设“书香校园”的功效。立人中学的院墙书画养德篇、高压电围墙窗口的警示篇、生命树、育人树等德育点,充分发挥“守护良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育人功能。镇海中学的大成殿、吴公纪功碑亭、梓荫山文化遗迹、林则徐与蛟川书院等历史人文景观教育,突出了“梓材荫泽,追求卓越”这一办学理念和育人导向。各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科技活动充分发挥了育人导向作用。

(三)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建校两年的镇海艺术实验小学、有75%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蛟川中心小学、几校合建仅5年的立人中学、上下历史跨百年的名校镇海中学,在学校管理方面,体现了不同的适合本校校情且卓尔有效的管理方法。用镇海中学吴玉明校长的管理划分:第一阶段——严格管理阶段,第二阶段——弹性管理阶段,第三阶段——管理自觉阶段。其中立人中学属于第一阶段,但不乏人性化管理。学校在创新管理中心融合,形成“正气第一,和气第二”的净土校园。镇海中学属于第三阶段管理,教师通过家长、学生调查、成绩反馈等信息不断自我完善,自觉管理与提高。

三、考察学习启示

(一)学校办学理念要与时俱进。一是学校要确立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二是学校要有适合地情、校情的办学理念。三是学校要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办学理念。

(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学校的基础。一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在任何一个集体中都是适用的。立人中学厉佳旭校长带出了一个 “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班子。二是要有一批品教兼优的师资队伍。用镇海中学吴玉明校长的话,好老师就是“教学成绩优秀、家长认为是好老师”的老师。

(三)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为办学理念与目标服务的。一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二是学校课程设置都是围绕本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进行组合。

(四)学校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一是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学校管理到位。制度是标准的依据,是落实推进工作的保障。二是完善岗位机制,推进管理责任到人。三是精细化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让教师有教育的尊严。

(五)适时、中肯的评价为促进个人发展、团队进步的提供不竭的动力。一是教师个人成长与发展需要学校的鼓励与培养。学校要关心教师成长,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二是教师培养要加强团队精神的打造。培养一个、两个名师,不如打造一个团队。全体职工扎实工作,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是学校发展不竭之动力。

一个好校长未必能成就一所好学校,但一所好学校必有一个好校长。受教育局委派,我作为一所新建学校的负责人,肩负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领导赋予的重任。几天的考察学习,让我看到了一个教育新天地,也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团结领导班子,以身作则,明确方向,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适合农村地区发展的好学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