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右任书法丨磅礴大气,纵横捭阖

 饮膳道人 2019-08-28

于右任像

于右任(1879—1964),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爱国诗人、报业先驱。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在二十世纪史书法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他的书风磅礴大气,纵横捭阖。深受海内外学人欢迎,并著有《于右任诗词集》《标准草书千字书》等行世。

德风堂考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可以说,于右任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大家之一,他尤擅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

于右任早年书从王羲之、赵孟頫,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础上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独辟蹊径,中年变法,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笔意,加之个人品质修养和才情智慧的非凡,创造了许多书法艺术经典之作。

于右任书法实践的重要成果在于碑帖结合,碑帖相互幻化的书写精神。碑学发展到今天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刀锋看笔锋,参悟刀和笔相互之间的关系。于右任通过实践,把碑学的博大与帖学的精致结合到一起,这种结合最重要的是使中国书法在碑学体系中能够更容易、更有可能地使自己的人生状态自然流入笔端和书写体系当中。碑学在刀锋过程当中有刻意的成分,这些刻意的成分有可能阻止作者心境的融入,于右任在碑帖结合的道路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是他对碑帖结合作出的最大的贡献。

于右任在书法艺术之路的艰苦探索,被后人视为楷模。他痛感于文字书写费时、识难用迟,草法多样、学用皆难,历来推而不广,与社会需要不适应,于1932年集合有志于草书改革的同仁在上海创立了标准草书社,亲自主持和领导草书社,将历代草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于右任曾自云:“所谓标准,是拿古人的草书做标准的,是从先古圣哲千余年的演进当中,归纳出来有条不紊,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草法。 ”因此,“广草书于天下,以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扬民族传统之利器,岂非当今急务欤! ”

从而确立了“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之四原则,以《千字文》为底本,全面系统整理历代草书法帖,“唯期以众人之所欣赏者,还供众人之用。并期经此整理,习之者由苦而乐,用之者由分立而统一,此则作者唯一希望也” 。由此解决了草书产生与“准确”书写的关键性问题,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