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汉语中副词“可知(道)”的形成和演变

 昵称14979747 2019-08-28

 要:近代汉语中副词“可知(道)”有“当然”“难怪”“原来”三义。它始见于宋代,发展于元明,式微于清代。本文遵照“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做出推论→验证推论→处理假设”的科学发现程序,就“当然”义“可知”的历史形成提出了三种观点,并验证其信度,最终发现:它既不是“可知道”的截略,也不是“可不知”的缩合,而是从“可以推知”义短语词汇化而来。“当然”义“可知道”也是从“可以推知”义短语词汇化而来。两者都经历了从“可以推知”义到“想必”义,再到“当然”义的演变。“难怪”义“可知(道)”则是从“可知道……(原因)了”义短语词汇化而来。“原来”义“可知(道)”由“难怪”义“可知(道)”演变而来,是后者移动到高频共现项“原来”所在空位的结果。

  【作  者】张秀松[1]

  【作者单位】[1]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21116

  【期  刊】《汉语学报》 2019年第2期31-43,95共14页

  【关 键 词】副词 可知(道) 来源 历史形成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编号:14ZDB098);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PPZY2015A008)的资助.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近代汉语中副词“可知(道)”的形成和演变
2019年08月26日 15:35 来源:《汉语学报》 作者:张秀松 字号

作者简介近代汉语中副词“可知(道)”的形成和演变
2019年08月26日 15:35 来源:《汉语学报》 作者:张秀松 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