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滩”四大百货公司

 遇事明言 2019-08-28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有四家由澳大利亚归国华侨兴办的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 

     四家公司在当时的名头,恰如今天北京的西单商场、上海的豫园商场和广州的新大新百货公司。它们不仅给当时的上海人带去了最时髦的购物方式,还促使中国百货业初步形成。 

        当时,四家公司竞相装潢,橱窗陈设争奇斗艳,加上异彩纷呈的霓虹灯,使南京路有了“小巴黎”的美称。在那个提倡“实业救国”的年代,四大百货公司成为华人资本的典范,深受名人的推崇。孙中山先生还购买过先施公司的股票。 

  四大百货公司并不是一夜成就的神话。顾客服务至上、职员统一管理、广泛吸纳人才、培养后备力量、为员工谋福利、树立企业形象,这些现今全世界通行的管理措施。在八九十年前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四大百货公司都已经广泛实施了,它们就是四大百货公司屹立商场并屡试不败的法宝。 

  有些百货公司的男职员全部穿“中山装”,女职员全部穿蓝色的旗袍,全公司的职员都穿黑袜黑鞋。如果有男顾客来,就专门让女售货员服务;反之,如果女顾客来,就让男售货员服务。此种“异性相吸”的销售方法,十分好用。 

  也有一些上海市民,不为购物,专门冲着看穿“中山装”的帅哥或穿旗袍的小姐而来。每天,百货公司人流汹涌,门市人气兴旺。公司的职员,每个人都有一个胸牌。如果号码是“1”,职员就在第一层上班;如果是“2”字开头,那就是在第二层上班。 

  先施公司是上海第一家由国人经营的环球百货大型商店,它在上海首创了商品标价和不议价制度,售货统一开发票;首创了从业人员每逢星期日休息制度;并首次破例雇佣了女店员。 

  永安公司的老板最早发行公司独用的礼券,还设法让漂亮的女营业员当“花瓶”招徕生意,营业额居然超过了对面先开张的先施公司,成为上海百货行业的老大。

  新新公司自行设计、装备了上海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因电台的房子四周是用玻璃隔断的,俗称“玻璃电台”,后改称“凯旋电台”。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电台最早向全市人民广播这个重要消息。 

  大新公司出现得最晚,它底层大厅中央的自动扶梯属当时国内首创,楼内还有冷暖设备等。大新公司有游乐场,开辟京剧、话剧、电影、滑稽、魔术等演出。大新公司招徕了不少顾客远来,很快后来居上,成为南京路上赫赫有名的百货龙头。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是民国期间中国百货业的最好时期。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的入侵使上海百货业的发展受到致命的打击。

        此后,长期内乱和战争破坏了上海工商业正常发展的环境。民众日益下降的购买力 ,更影响了百货业的发展,四大百货公司的“黄金年代”也逐渐成为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