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定义 01 骨质疏松的分类 02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03 骨质疏松的诊治 04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和康复治疗。基础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骨健康补充剂。 生活方式的干预 05 骨健康补充剂 06 01 温馨 提醒 1 碳酸钙含钙量高,易溶于胃酸,吸收率高,但需注意上腹部不适和便秘等不良反应; 2 枸橼酸钙含钙量低,但水溶性较好,胃肠道反应小,适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肾结石风险的患者; 3 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钙剂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02 温馨 提醒 1 定期监测患者血清25OHD和甲状旁腺素水平。 2 建议至少将血清25OHD浓度调整到20μg/L以上,最好在30μg/L以上,以指导调整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和防止维生素D缺乏引发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骨密度的降低。 03 温馨 提醒 1 使用活性维生素D的患者,不能根据血清25OHD浓度调整药物剂量,可依据血清PTH水平及骨转换生化指标,评估药物的疗效。 2 活性维生素D可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使用。 3 无论使用普通维生素D,还是活性维生素D制剂,或者两者联用,建议定期监测血钙、24h尿钙浓度,避免药物过量致高钙血症或高尿钙的发生。 04 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慎用,食管狭窄或迟缓不能、不能站立或坐立30min、肌酐清除率小于35ml/min、对本品过敏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 05 对口服不耐受或者禁忌或依从性欠佳及高骨折风险患者如多发椎体骨折或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骨密度极低的患者可考虑使唑来膦酸、特立帕肽等注射剂型。 (唑来膦酸一次5mg静脉滴注15min以上,每年1次,使用前应充分水化,对本品及其他双磷酸盐类过敏、肌酐清除率小于35ml/min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特立帕肽每日1次,一次20μg,皮下注射,并发畸形性骨炎、骨骼疾病放射治疗史、肿瘤骨转移及并发高钙血症、肌酐清除率小于35ml/min、小于18岁的青少年和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06 温馨 提醒 1 建议一天1次,一次60mg。 2 有静脉血栓栓塞、肝功能减退包括胆汁淤积、肌酐清除率小于35ml/min、难以解释的子宫出血、有子宫内膜癌症状和体征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该药)。 07 新发骨折伴疼痛的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降钙素(临床常用的有鳗鱼降钙素类似物和鲑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类似物如依降钙素每周一次,一次20U或每周2次,每次10U,肌肉注射;鲑降钙素有喷鼻剂和注射剂型。喷鼻剂,建议每日或隔日一次,一次喷200IU,注射剂型建议一次50IU或100IU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1次。降钙素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同时注意可能过敏)。 骨质疏松症同其他慢性疾病类似,需要长期、个体化治疗,也需要以钙剂、维生素为基础的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同时治疗过程中需关注不良反应和疗效。 作者:张小刚,硕士,主管药师,东方医院药学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