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重塑自己的人格,恢复心理健康?

 桃源溪行客 2019-08-28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回忆生命的历程:从记得的幼年的第一件事开始回忆,越详细越好!

      剖析生活的场景:最难忘记的,是感到幸福或受到伤害的情景,对此要加以分析。

      喊出内心的感受:为什么产生这种情绪? 为什么产生想法? 为什么产生感受?  寻找发现根源是什么?

      倾听内心的声音:承认自已的不完美,接纳有缺点的自已,建立新的目标,重塑自我

      超然物外,融入物中----既要有个性,也要有共性

      万花纵中过,片叶不沾身--- 泯然其间,且不执着

      自知自明----找到根源----信念的建立----新生命的重生

      --------------------------------------------------

      小学刚入学的时候,学做广播体操,反复做错。体育老师很不耐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吼道:怎么这么笨啊!感觉很难堪,就不大想上体育课。后来,老师教打蓝球的时候,也打得不好,于是,从此就没再喜欢过蓝球,几乎没碰过它几次。

      心理根源:自尊---怕受伤害,自我保护----不接纳自己的过失,自我否定----回避、逃避,不喜欢,不接触。

      以上是消积心态,积极心态是:

      脸皮厚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熟能生巧,多练就好。谁都不是万能的,即使做不好,也是天赋不在于此,或有别的强项,尽力而为即可。

      启示:脸皮太薄不是好事,是心太脆弱,玻璃心,经不起碰撞。人:对他人。不能厚颜无耻,但对于自已,要有死皮赖脸的精神。

      不怕失败,不怕羞辱。愈挫愈勇,才是强大!

      ----------------------------------------------------------------------------------------

      大约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在火车站出入口,碰见舅舅。可能我看见了他,他没看见我。本当上前打招呼,可是,看到他完全一副民工的样子,居然装做没看见,回避了。

      心理根源:年龄不大,虚荣心已生。害怕把自己与贫穷、困窘联系在一起。其实,舅舅是我母系的根!我出身就是如此,并不高贵,躲什么,藏什么?

      一直觉得自己同情穷人,不嫌贫爱富,不那么势力眼,但回避舅舅这件事,说明在内心深处潜伏的自卑与虚荣。

      思考:人的本性是寻求认同,被认同才有安全感,所以,人有从众心理,以大众的标准为自已的定位标准,总希望符合大众的期待,他人的认同。当条件不允许时,就会投机取巧,掩盖事实,做出一些虚伪的行为。

      建立自已的价值观体系,正确地认识自已,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