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线下活动经常和一位女性朋友接触,与其说她长的漂亮,不如说她的气质很好,名校汉语言专业毕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冷艳,在她身上彰显的很透彻。 闲来无事,我总是打趣她,“你这么冷,怎么有男生敢追你?” 出乎意料的是,她愣了好一会神,然后很认真的跟我说她其实很好追的。也许是因为知道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她和我讲述了一部分她的感情经历。 她的初恋在高中,他们是在朋友的生日会上认识的,不同校。那个男生追了她七天,除了每天和她在手机上天南海北的聊,早上还会特意跑来给她送早餐。 第七天的时候,那个男孩说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最想要的礼物就是让她和自己在一起。所以她答应了,因为觉得这个男生是真的对她好。 事实上,在一起的第二周,她发现这个男生是有女朋友的人,只不过,人家是异地。 第二次恋爱,结束的时间更快,是在校联谊会上。她和一个刚认识的男生聊的很投机,晚会结束的时候,那个男生借着酒意向她告白,她也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之后的第三次第四次,第n次,她谈的恋爱已经好像不是她想要的那种感觉了,甚至还和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士交往过,同样一个原因:这个男人很会照顾人。 她问我,自己是不是应该矜持一点,怎么别人一撩就走了? 其实,我们的这次交流只能算是一个基本的聊天,算不上咨询。 从业这么多年,我知道,她的恋爱观应该和她的家庭环境有关。
是的,她的要求是不高,一种“我需要别人来照顾我”的这种要求看起来是在她恋爱中的基本点,但事实上,她陷入了一种补偿陷阱,不断的用恋人的或者说陌生人的关注来补偿自己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分离感。 在她的家庭中,父亲早期的离去让她缺少父爱,而她的母亲能给她的关爱也只是一个女性的极致。 但属于父亲性格里的果断、坚毅、学会拒绝对她来说慢慢形成了一些缺陷。 我不敢肯定说她的恋爱观全部是受到了她的家庭影响,但是这种极速的接受别人的示好,不能正确判断对方的感情以及果断拒绝别人的追求这些行为,和她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她几乎分不清男孩子的示爱和关怀到底是不是爱。 而且出于对自己的坦诚和自我保护,在感情的开始会刻意袒露自己是单亲家庭这件事,并不觉得难以启齿,得到同情。 很多时候男生就会在短时期内迅速建立起对女生的保护欲。而这种保护,就是女神产生“这就是爱”的错觉的根源。 因为无法识别真正的爱、喜欢和逢场作戏的区别,就需要通过很多次不同的体验才能感知其中的差异。 其次,她看似高冷但却很好撩与她的讨好型人格也有关。 小时候每次父母吵架,奶奶就会说都是因为她不听话,总是要这个要那个父母才会不开心。所以父母离婚的时候她一度觉得是自己的错。 她这种看似乖巧懂事的心理就是她日后异常容易妥协的根源。在面对感情问题时,她其实几乎不会拒绝别人,因为她觉得拒绝别人,别人就会因为自己而不开心,而这是她最害怕的事情。 听了我的话,她也想了很久。 不可否认,有她这种恋爱经历的人还有很多人,有的隐藏在内心,有的裸露在现实。 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员,不妨在听完这节课之后,好好想想,你和你的那个他是真的因为喜欢因为爱在一起,还是因为你觉得该恋爱了,所以才恋爱的。 你需要取悦的,首先要是你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