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余年深耕行书,入国展摘兰亭,这两部法帖使他收益最深

 liuzhaoli4876 2019-08-28

学行书,有的人直接从二王入手,虽说“取法乎上”,但初学者面对二王这座庞然大物,难免被压得有些喘不过气,不知从何下手。而从明清乃至近人入手,又取法太低,难成气候,于是,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便成了很多行书初学者的入手对象。

同时,在行草书的国展创作中,以米芾作为取法对象的作品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从取法米芾而言,入展作者对米芾书法的艺术特色把握到位,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延展与深化。

米芾是集古字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在经典二王体系的书法传承中是重要的一环,他的书法上承二王、褚遂良、颜真卿,下启董其昌、王铎。所以说,米芾对于行书爱好者而言,既是入门的极佳范本,也适合作为主攻对象深耕下去。而取法其它书家的书友们,也可通过学习米芾,加强对书法中笔势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米芾的笔势太过凌厉,学者不及则弱,过之则剑拔弩张,一片乖戾之气。学米芾,如何把握其适度的笔势,又如何灵活运用米芾的特点,成了众多学米的书友们苦恼的事。

其次,我们在学习任何名家经典,都是为了学以致用。有些元素适合你用,有些则不适合你或是不需要,所以学习的过程中取舍很重要。那哪些元素该取,哪些元素该舍,怎么取又怎么舍呢?

张洁明临《乡石帖》

幸好,有一个人却可以为你解决这些问题,他就是上海市书协常务理事、当代学米名家——张洁明老师。

张洁明

张洁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青年书协副主席,上海市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金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师从刘兆麟、王伟平、刘一闻先生,2013~2015就读陈振濂书法工作室。2015年行书作品《曾国藩信札》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张洁明作品《游明圣湖日记》(局部)

作为扎根米芾30余年的书家,张洁明老师对米芾的把握不可谓不精准,尤其是仿米芾风格的创作,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张洁明与米芾结下了这段不解之缘呢?这还要从他的父亲开始说起。

张洁明生于1974年,受到年代的限制,张洁明的父亲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却是四乡八里中出了名的字好。那个年代有一手好字非常受人尊敬,张洁明的父亲也常常被人尊称“先生”。

受父亲的影响,年幼的张洁明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巧上学期间,学校开设了毛笔课,张洁明对这门课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在课上的练习已经不能满足他,回家后还得意犹未尽的写上好一阵才停笔。

张洁明临米芾《苕溪诗帖》(局部)

受到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年轻的张洁明虽然对书法抱有一片热忱之心,可一直没有一位优秀的老师对他进行引导。直到初二那年,学校组织去上海松江春游,张洁明在一家药店里看到了书法家刘兆鳞的书法作品,一瞬间就被吸引了,那一刻,张洁明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位刘兆麟老师并拜他为师。

中考之后他义无反顾的考到了松江,并几次上门拜访刘老师,几经周折之后总算得偿所愿拜入门下。在松江上学的三年里,张洁明一直没有放弃练习书法,即使是毕业之后也常常回到刘老师那儿虚心请教,刻苦练习。

张洁明临米芾《研山铭》(局部)

90年代末,张洁明第一次接触了米芾。当时他在县城的书店里买到一本米芾的《方圆庵记》,这是米芾在听取苏轼学晋人的建议之后的一本代表作。

张洁明由此入手行书,然后上溯《集王圣教序》、《兰亭序》,再后来又回到米芾的《蜀素帖》和《苕溪诗帖》继续深入。

凭借自己的天分与勤奋,张洁明在第八届全国展上成功入展。在这里,他不仅见识到了同行风格各异的优秀作品,也有幸结识了著名书法家王伟平和刘一闻,与两位老师逐渐深入交流后,张洁明开始跟着他们学习书法,并开始对书法有了新的感悟。

张洁明临米芾《箧中帖》

随着不断成长,张洁明又陆续在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册页展、全国第三届行草展、全国第三届册页展、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重大展赛中入展获奖。

如今的张洁明,仍然会临帖临到深夜,有时候明明已经睡下了,还要再爬起来摊开纸笔再写上一番,几乎所有的生活都被书法填充满了。

30多年的沉淀,让张洁明在书坛中开始变得越来越耀眼,于他而言,书法之路是永远没有终点,他说:“书法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逐渐体悟、逐渐深入的过程,无所谓坚持与恒心,关键是内心的那一份热爱、理想与情怀。”

张洁明临米芾《虹县诗帖》(局部)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张洁明老师,围绕米芾两大行书经典——《蜀素帖》与《苕溪诗帖》进行对比分析,为你解决在学习米芾行书过程中的笔法、字法、章法等疑难杂症。

张老师说:“《蜀素帖》和《苕溪诗帖》完成时间仅相隔一个半月,这两件作品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点,这些不同之处和书写材质、工具以及作者当时的情绪都有关系,通过对这两件作品的对比分析,不仅能够把握技法的核心共性,还能体会到“变化”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借此提高你的创作能力。”

下面是本次课程的提纲,供你参考:

第一讲 总结米芾用笔的要点

上课时间:2019.09.10 19:00

1.米芾书法的源流与创新

2.米芾书法的意义

3.学习米芾应该如何学?学哪些经典?

4. 米书“双璧” 蜀素帖+苕溪诗帖的正确认识

5.“刷字”与“八面出锋”

6.用笔方法的总结与示范

第二讲 蜀素帖+苕溪诗帖的笔画与偏旁解析

上课时间:2019.09.17 19:00

1.笔画的要点与示范

2.相同笔画书写技巧

3.不同笔画的分析示范

4.笔画的总结

5.重点偏旁的解析

6.偏旁部首的变化要点

第三讲 蜀素帖+苕溪诗帖的字法规律

上课时间:2019.09.24 19:00

1.欹侧与平正

2.穿插与避让

3.俯仰与开合

4.字形轮廓解析

5.单字空间解析

6.同字异形分析

第四讲 蜀素帖+苕溪诗帖的章法分析

上课时间:2019.10.08 19:00

1.字组的分析

2.字组的变化技巧与示范

3.行气中轴线

4.行与行的分析

5.章法的虚实关系

6.章法的总结

第五讲 蜀素帖+苕溪诗帖的正确临摹方法

上课时间:2019.10.15 19:00

1.错误的临摹方法

2.如何正确临摹

3.读帖的能力

4.临摹的要点解析

5.实临的示范

6.米芾学习的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