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希腊战事记(二):300勇士的史诗(色摩匹雷战役下)

 陆一2 2019-08-28

        斯巴达人留了下来,和他们一起留下的,还有700名铁斯匹亚人和400名底比斯人,当然还有斯巴达的希洛特奴隶。

        铁斯匹亚人感召于李奥尼达牺牲的勇气,决定留下来和斯巴达王同呼吸,共命运。而底比斯人留下来的原因就很简单了:底比斯基本已经投降了,在色摩匹雷的这400底比斯人基本是底比斯全部的抵抗派了,他们已然无家可回,即便回去也会被底比斯目前的当政者处死,那样还不如在色摩匹雷为了希腊的自由贡献自己的生命。

        就这样,1500人留了下来,其余五千士兵抄小路以最快的速度逃回了伯罗奔尼撒。

底比斯遗迹

By Nefasdicere,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ndex.php?curid=1973846

        天色破晓,斯巴达人团坐一处,开始享用早餐。

        说是早餐,其实就是一些黑糊糊的面包。斯巴达的饮食都是这样,难闻难看还难吃,但是斯巴达人却把它看作勇敢的象征。

        李奥尼达和其他斯巴达人吃的都一样。前几天为了节约粮食,他们都是省吃俭用,今天李奥尼达却拿出了所有食物,把所有东西分给了他那三百战士。

        “大家饱食早饭,因为今夜我们就要在冥界晚餐了。”

        与此同时,波斯营帐中,薛西斯也在享用自己的早餐。

        不似斯巴达人那么寒酸,薛西斯的餐桌上,摆满了希腊人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阉牛、驴子、鹿、各种小动物、鸵鸟、鹅和鸡等等都再平常不过了。就连国王喝的水都是从千里之外的苏萨用罐子装来的。薛西斯坚持要品尝家乡的水,希腊的水他一概不喝。

        吃下最后一块布丁,薛西斯站起了身,他向远处眺望,看着中门的方向。多少天以来薛西斯第一次有这么高的兴致。他开心地对身边的仆从说:“今天中午之前,我们就能穿过这条该死的小路了。”

薛西斯陵,王家的气派一览无余

        吃过了早饭,斯巴达人悄然离开了中门——他们当然不会留在原地等着敌人包抄自己——来到了西门。

        李奥尼达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注定要死,李奥尼达决定对波斯人发动一次突击。这次突击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薛西斯的项上人头。一旦把薛西斯杀掉,那么这场战争基本就可以结束了。李奥尼达想让自己的死更有价值一些。

        上午9点,突击开始了。

        在《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分析奥斯特里茨战役俄军失败的原因,说俄罗斯那个总参谋只想着运筹帷幄进攻法国,从来没想到如果拿破仑进攻,俄军该怎么防守。

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

        薛西斯犯了同样的错误。

        薛西斯的计划就是等待包抄的部队到达中门,然后两面夹击彻底将斯巴达人消灭。在他看来,斯巴达人就应该乖乖待在中门等着被包围。他万万没想到,斯巴达人还敢主动出击。

        因此,波斯人被打得措手不及。

        这回希腊人没玩什么车轮战术,他们全军出击,全力扑向薛西斯的大帐。数不清的波斯人试图列队阻挡他们,但是他们无力的抵抗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只能成为希腊人长矛下一个又一个牺牲品。很多波斯人掉头开始逃跑。何其可笑!几十万人居然能被一千多人吓成这样。希腊人凭借着一鼓作气的勇猛,一路过关斩将,径直杀到波斯的中军,找到了薛西斯的营帐。

        一点点激动,一点点紧张,李奥尼达带着几名斯巴达战士挑开帐篷的门,缓步走了进去。

        帐篷里面只有几个人,那几个人都是锦衣华服,李奥尼达被那些衣服晃花了眼,他也不知道薛西斯平时穿什么衣服。于是他干脆就问那些波斯人。

        “你们谁是薛西斯?”

        那些波斯人没有回答他,他们拿起武器,冲向了李奥尼达。真是可笑,那些平素养尊处优的波斯贵族哪里是斯巴达人的对手!他们的进攻只是在送死。李奥尼达生擒了一个希腊翻译官,将其他人全都杀死了。

希波战争的双方

By A.Davey - This file has been extracted from another file: Hoplite circa 500 BCE and Scythian soldier of the Achaemenid army circa 480 BCE.jpg, CC BY 2.0, https://commons./w/index.php?curid=73714707

        “谁是薛西斯?”李奥尼达问那个“俘虏”。

        “大王不在这里,大王早就走了,外面一乱就走了。”

        一名斯巴达战士上前割断了那个翻译的喉咙。

        李奥尼达的眼眶红了。

        他早应该想到的。薛西斯不是李奥尼达。仗一打起来,薛西斯怎么可能还留在这个帐篷里?他本以为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战争,但是命运之神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李奥尼达自己可能不知道,但他这一波其实挺值的。他虽然没有杀死薛西斯,却成功杀死了薛西斯的两个弟弟。

        事已至此,李奥尼达没有多说一句话,他转身走出了帐篷。

        这个时候,情况有些不太妙了。

        波斯人逐渐回过味来,尤其是斯巴达人停止了进攻,一大帮人全往薛西斯的大帐那儿扎堆,这更是给了波斯人喘息之机。很快,波斯人就恢复了队型。三十万人在鞭子的抽打下,颤抖着双手,举着武器徐徐前进,从四面八方逼向斯巴达人。

        李奥尼达粗略看了一下情况,自己快被敌人包围了,这个局势对斯巴达人非常不利,因为自己这边人少,敌人人多。而且希腊方阵虽然正面几近无敌,但侧面和后背极其脆弱。一旦被包围,也就没有什么抵抗的意义了。

        因此,李奥尼达决定突围,回隘道去。

古希腊重装步兵方阵,正面几近无敌,后背和侧翼极其脆弱

        随着斯巴达王一声怒吼,一千多希腊人一起向东杀去,那些被鞭子驱赶的士兵根本不敢与他们接触,他们看着如狼似虎的斯巴达人奔着自己来了,吓得纷纷掉头往回跑。不管后面的将领怎么抽打,他们都不愿意返回战斗。前排的士兵往回跑,后面的士兵迫于鞭子的压力不断往前上,两下挤成一团,成了斯巴达人屠杀的猎物。斯巴达人的方阵就像一把镰刀,将波斯人一片片地割倒。无数的波斯人倒在斯巴达人矛下,也有很多人倒在自己同胞的脚下,更多的人则被挤下悬崖,葬身大海。最终,斯巴达人面前的敌人崩溃了,他们放弃了阻挡斯巴达人的尝试,纷纷往两边跑,给斯巴达人让出了一条路。

        斯巴达人跑到了西门附近的一个浅滩上,准备继续防守。

        几十万波斯人重整阵型,向斯巴达人发动了总进攻。李奥尼达身先士卒,很快就阵亡了。波斯人甚至抢走了李奥尼达的遗体。

        这就把斯巴达人惹火了,他们重新燃起了小宇宙,战斗意志格外高涨。长矛折断了,他们就拔出短剑,短剑砍断了,他们就用盾牌,用剑柄,用拳头,甚至用牙齿。总之战斗的目标只有一个——夺回李奥尼达的遗体。

        波斯人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进攻,斯巴达人就打退了敌人四次进攻,终于,在击退敌人第四波攻势之后,斯巴达人抢回了李奥尼达的遗体。

        斯巴达人将国王的遗体安置在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然后继续投入战斗,继续防守西门。

李奥尼达在色摩匹雷

        这时,那一万绕后的不死军战士来了。

        这一万人从斯巴达人背后发动了一场突袭,大多数斯巴达战士都牺牲了,剩下的战士护着李奥尼达的遗体退到了西门附近一个山丘上。底比斯人试图攀爬几百米高的峭壁,但是失败了。斯巴达士兵和铁斯匹亚士兵绝望地进行着抵抗,然而这已无济于事。斯巴达人全部战死了,剩下少数铁斯匹亚人颤抖地举起双手想要投降,却被杀红了眼的波斯人一并砍成了肉酱。那些爬墙的底比斯人和大部队走散了,他们保全了性命,却被套上了枷锁。他们将以奴隶的身份过完自己的后半生。

        午后,薛西斯骑着马越过了温泉关,看着满地的尸体,他相当难过。他下令厚葬那些为了自己的事业奋战至死的战士。波斯官员一统计,居然有两万波斯人葬身在这小小的色摩匹雷。

        薛西斯出离愤怒了,波斯向来尊重抵抗到底的勇士,但是这回,薛西斯却砍下了李奥尼达的脑袋。他把那颗怒目圆睁的头颅插在一根长矛上,那根长矛就竖在路边。波斯大军就在那双眼睛的注视下通过了这条小道。

李奥尼达

By de:Benutzer:Ticinese - First uploaded on Wikipedia de: (14. Jun 2004 19:06), own picture,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ndex.php?curid=251186

        后来,就在那根长矛曾经竖立的地方,人们立起了一个石碑,石碑上这么写道:

“异乡的过客啊,

请告诉斯巴达人,

我们长眠在这里,

到死也没有后退一步!”

        当然,也有一个石碑纪念自愿留下来的铁斯匹亚人:

“这儿长眠着英勇战死的美吉司提亚斯,

他是被米底人杀死的,

  这位预言者清楚地知道即将到来的宿命,

却不愿离开斯巴达的统帅。”

斯巴达人的生活

        在这场战斗中,有两个斯巴达人没有到场。这两个人一个叫埃乌律托斯,另一个叫阿里斯托戴莫斯。他们的眼睛出了点问题,暂时看不见东西了。在得到李奥尼达的许可后在后方养伤。

        后来,得知李奥尼达被敌人包抄的消息以后,埃乌律托斯义无反顾地返回了战场并和斯巴达人战死在了一起,而阿里斯托戴莫斯却回到了斯巴达。

        回家之后,阿里斯托戴莫斯被所有人鄙视了,没人愿意和他讲话,没人愿意和他一起吃饭,大家纷纷称他为“懦夫阿里斯托戴莫斯”,搞得他险些精神分裂。

        在后来的普拉提亚战役中,这位“懦夫”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勇敢。

        至于那位叛徒厄菲阿尔特斯,他辗转希腊各地逃亡十年,最终还是没有逃过被捕杀的命运。

        其实斯巴达300勇士并不像一些人说的,是没意义的牺牲。当时雅典正在组织大撤退,要全城撤离。雅典的撤离花了两周时间。要知道,色摩匹雷距离雅典城,走快点也就一周,走慢了十天怎么也到了。李奥尼达和波斯人对峙了四天,打了三天,给雅典挣出了一周时间。雅典人在色摩匹雷失陷后的第六天才完成撤退,第九天波斯人就到了。可以说要不是有李奥尼达的死扛,雅典可能就灭亡了。希波战争的结果可能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