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2副“新婚”对联,最是妙极:新娘看懂后,满脸通红

 360QAQ 2019-08-28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时常写在纸、布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据记载,我国对联,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在《易经》的很多卦辞里都有对联的影子。

对联除了传统的表现形式在外,也是古代文人墨客间的文字游戏。有的高雅,有的诙谐幽默,也有的会作为一种“字谜”来进行出现。其中历史上,就有2副关于“新婚”的字谜式对联,非常有趣,最是妙极。

古人2副“新婚”对联,最是妙极:新娘看懂后,满脸通红

其中一副出自纪晓岚笔下。提起纪晓岚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乾隆时期最有名的大学士之一。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更难得的是他是当时一流的对联高手,常常和乾隆皇帝吟诗作对,由此还成为乾隆皇帝身边大红人,乾隆六下江南,都将纪晓岚带在身边。

在《纪晓岚全传》里曾经记载过这么一件事。话说纪晓岚的学生周建平要结婚,作为文字大咖,和大学士的纪晓岚,想给学生送去一个“别致”的贺礼。

纪晓岚苦思冥想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送给他一副对联,其中,

上联是:平仄平仄平平仄;下联是:仄平仄平仄仄平。最有趣的是横批,“平上去入”。

古人2副“新婚”对联,最是妙极:新娘看懂后,满脸通红

话说,当天仪式完成后,周建平送走客人,唯独对老师的这个对联百思不解。一直到了晚上,还点着蜡烛,坐在桌前思索。新娘催了好几遍,周建平都没上床。

一直到了戌时,周建平还是想不出来,不知道老师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是一直把新娘晾在那里也不合适。无奈只好上床。可正当周建平与新娘子“被翻红浪”之际,突然想明白了,大笑着跳下床,瘫坐在地。娘子见状,惊惑不已,忙问出什么事了。

周建平答曰:“顷,恩师送我《诗韵》对联为贺礼,生不解其意。此‘周公之礼’时,生耳畔突悟师命余曰:‘平,上去入。’”

古人2副“新婚”对联,最是妙极:新娘看懂后,满脸通红

这副对联确实有意思,要不是“云雨”时还想着这个对联,是断然猜不出的。对联字表意思看只是一串诗韵,像脑筋急转弯一样,按常规的思路肯定中圈套。

除了纪晓岚的这副对联,还有一个对联也很巧妙,说的也是新婚之事。这幅对联出自康有为笔下。说起康有为大家肯定也不陌生。他是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也是变法的发起者。同时他还是清末时期,非常有才华的文化人,接触过西方文化熏陶,思想比较先进。

当时康有为有个朋友要结婚,当康有为收到请帖后,对朋友的婚礼很是重视,也想送去一份“别致”的贺礼。于是康有为想了一下午,才写出一副祝福新人的对联。

古人2副“新婚”对联,最是妙极:新娘看懂后,满脸通红

这幅对联的巧妙之处在于,一开始众人看了这副对联都看不懂其中的真意。对联总共只有8个字,“司月二大,旦牛住了”。不止是寻常百姓,当时很多文化人看后也很难看懂。

当所有来宾都盯着这副对联不明就里时,康有为乐呵呵的说道:“我还没写完,现在就来补全”。于是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在对联的每个字上加了一笔。对联就变成了“同用工夫,早生佳子”,看到这里,在场人纷纷拍手称赞。新娘子更是满脸通红,娇羞地躲到了后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