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项报告怎么写?这篇文章值得你拥有

 乘舟泛海赏雨 2019-08-29

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中国能源效率与节能研究”于2008年立项,由财贸所副所长史丹主持,课题组成员共l3人。课题最终成果为专著《中国能源利用效率问题研究》。

一、研究主要问题及思路

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一、从理论上探讨能源利用效率的决定因素,构建研究能源利用效率问题的分析框架;二、从li'hai行业的角度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情况,为进一步提高重点行业的 能源利用效率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先从理论上探讨能 源利用效率的决定因素,然后定量分析各 因素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再结合各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和地方政府实施节能政策中存在的困难, 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方法、现场调查方法等。课题 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回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主要推动力究竟是结构调 整还是技术进步这一的重要问题;二是通过 引入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为能源利用效率 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使得能源利用效率 问题研究具有更强的微观基础。

课题成果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为我国 “十二五”期间各地区节能目标的确定提供 了理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重点耗能行业能源效率提高的政策建议;提 出了我国节能财政政策的目标、方向和具 体的政策建议;发现地方节能政策实施中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课题总结

1.课题进行过程

2008年9月,为了加强课题研究力量, 课题组召开启动会,分解课题研究任务。2008年lO至11月,课题组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思路。2008年l l至l2 月,课题组到北京市和广东省实地调研节 能政策实施成效和问题,撰写调研报告。2009年1至6月,课题组收集、整理、分 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的“总论篇”初稿。2009年7月,课题组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经 济运行监测协调局联合召开主要工业行业节能形势座谈会,详细了解电力、有色金 属、钢铁、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成效 及问题。2009年8月,课题组赴广东省广 州市、佛山市等地调研钢铁、石化等重点 耗能行业节能政策实施情况。2009年9月, 课题组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调研民航机场 节能政策实施情况。2009年1O月,课题 组到山东省淄博市调研机械行业节能政策 实施情况。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 课题组撰写部分行业发展状况和节能形势研究报告初稿。2010年3月,课题组到江 苏省南京市、南通市、无锡市、常州市等 地调研节能产品研发和制造情况。2010年 4至5月,撰写部分行业发展状况和节能形势研究报告初稿,并到贵州省贵阳市参 加南方电网节能发电调度试点总结会议, 了解电力行业节能情况。2010年6至7月, 到山西省太原市、晋城市、长治市等地调 研重化工行业节能政策实施情况。2010年 8至11月,形成研究报告“行业篇”和“政策篇”初稿。2010年12月,召开课题组内部 研讨会,讨论研究报告初稿,对研究报告 进行修改完善。2011年1月,课题组召开 成果鉴定会, 申请结项。

2.资料搜集情况

课题研究人员搜集了英美等发达国家 的能源消费数据,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 国内生产总值等宏观数据,以及水泥、有色金属、钢铁、石化、机械、电力、家电、 大型公共建筑、交通运输等9个重点行业 的发展状况和能源消耗数据。研究人员赴 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山西省、江西省、贵州省、吉林省等地调研区 域节能政策实施成效和问题,以及钢铁、 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情况,并与工业 和信息化部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局联合举行 行业节能形势研讨会,详细了解高耗能行业节能工作开展情况。这些数据资料为课 题组从整体上把握能源利用效率变化趋 势,以及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深入分 析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实地调研为 课题组深入了解我国节能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使课题研究更 有针对性,更加有的放矢。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介绍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 究——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 解”,作者为课题组成员史丹、吴利学、傅 晓霞和吴滨,发表于《管理世界》2008年 第2期。该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 数的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分析框架,并采用 方差分解方法测算了1980年至2005年中 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中各因素的作用大 小,结果发现:(1)全要素生产率、资本 ⋯ 一能源比率和劳动—— 能源比率差异的 平均贡献份额分别为36.54%、45.67%和 17.89%;(2)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作用在不 断提高,是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扩大的 主要原因;(3)增长方式趋同的东部地区能 源效率也存在显著收敛趋势,而中西部能 源效率内部差异呈现波动性变化。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只有改善中西部地区的 资源配置效率并促进区域间的技术扩散才 能有效提高落后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理论解释、数值 模拟及政策含义”,作者为课题组成员吴利 学,发表于《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该文从波动角度分析了中国能源效率的变 化,特别强调波动成分对能源效率的短期 影响,并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 能源效率的机制决定模型,以探讨不同冲击对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的作用差异。

“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决定机制的变化”,作者为课题组成员傅晓霞、吴利学, 发表于《管理世界》2010年第9期。该文 从企业能源需求函数出发,根据能源效率 的经验决定模型对中国能源效率以及影响 因素进行了时间趋势分析,特别是采用半参数估计得到了变系数能源效率模型,从 而使得我们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不同发展 阶段和经济条件下能源效率决定机制的变 化,即技术进步、工业化程度、重工业比 重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对能源效率影响程度 的差别。与现有研究相比,该文的分析方 法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能源效率决定机制 一1 R 一 信息.研究结果也有助于根据不同现实情 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目标和措施。

“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 — 对中国各地区的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 节能潜力分析”,作者为课题组成员杨红 亮、史丹和肖洁,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 2009年第4期。该文认为,对地区能效可 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既可能是经济 社会因素,比如说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均GDP等,也可能是自然环境因 素,比如说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温、 曰照时间等。经济社会因素内生于人类社会本身,其对能效造成的影响最终可以通 过政策调整、改变人们的能源消费方式等 手段来加以改变。与此不同, 自然环境因 素外生于人类社会,其对能效造成的影响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根本上讲,经济社会因素对能效造成的影响部分才是可 以真正实现的节能潜力。基于这样的理 念,该文提出了“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节 能潜力”的概念,并且首创了把环境变量纳 入全要素能效考察的方法和经济学模型。

此外,其它阶段性成果还有:“能效研 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作 者为杨红亮、史丹,发表于《经济理论与 经济管理》2008年第3期。

“我国石化工 业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作者为朱彤,发 表于《经济管理》2010年第lO期。

“服务 业能耗的国际比较—— 基于OECD多国投 入产出表的分析”,作者为李鹏飞、汪德华, 载于《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与社会经济协 调发展》(魏一鸣主编),由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于201 0年5月出版。

“我国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区域差异变化趋势分析”,作 者为吴滨,发表于《经济管理》2009年第 5期。

“工业碳排放及能源消耗研究”,作者 为吴滨,发表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 年第1期。

四、最终成果

课题研究的主旨是:对我国能源效率 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地深 入分析,提出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能效提升的政策路径和措施。该课题最终成果共 分三篇,共二十二章。

第一篇是“总论篇”,在介绍能源利用 效率含义与度量的基础上,总结了主要发 达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动趋势,阐述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意义,测算了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的潜力,分析了增长方 式、产业结构、自然环境因素、能源相对 价格等价格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对 高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能源利用效率波动的原因与政策冲击进 行了估算。第二篇是“行业篇”,对水泥、有色金 属、钢铁、石化、机械、电力、家电、大 型公共建筑和交通运输等9个重点耗能行 业的发展状况、能源消耗、节能工作进展、 能源效率提高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 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考虑到机场做 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建筑,在建筑节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此部分特别介绍 了国外建设新一代环保节能机场的政策措 施和管理经验,并结合中国民用机场节能 环保的措施,提出了加强新一代环保节能 机场建设的政策建议。第三篇是“政策篇”,在梳理总结中国 节能财政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 鉴国外节能财政政策的先进经验,明确了 中国节能财政政策的发展目标和支持方 向,并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中国节能财政政策的政策建议。此外,为了使课题研究成 果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通过实地 调研,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和广东省的能源 利用状况、节能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下一 阶段节能形势与政策建议。该课题研究的理论突破主要体现在结 合工业化发展阶段,比较系统地搭建了一 个研究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既能分析产业结构 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又能研究技术进步、体制变革、价格变化等因素对能源利 用效率的作用机制,还能区分中国各地区 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节能潜力。

课题研究的方法创新主要体现在:

(1) 在国内学者中首次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 模型来研究能源利用效率波动问题,利用 数值模拟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波动进行分 析,并通过脉冲试验方法讨论提高能源效 率的政策工具;

(2)在国内学者中首次将 自然环境因素纳入能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 析中,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区域节能目标 估算方法;

(3)在估算我国各地区能源利 用效率的潜力时,综合采用了单要素和全 一19 — 要素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更加准确地估算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了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课题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 在:第一,通过系统性的研究较好地回答 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主要推动力究 竟是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这一长期困扰理论界的重要问题。第二,通过引入随机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使得能源利用效率问 题研究有了更强的微观基础,从而使基于 相关理论分析的政策建议具有相当程度的 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课题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主要有:

(1) 通过估算我国各地区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节能潜力,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各地区节 能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2)通过 对水泥、有色金属、钢铁、石化、机械、电力、家电、大型公共建筑、交通运输、 民用机场等1O个重点耗能领域的发展状 况、能源消耗、节能工作进展、能源效率提高潜力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 的政策建议;

(3)通过对我国现行节能财 政政策的分析,借鉴国外节能财政政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节能财政政策的目 标和方向,并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4) 通过对北京市和广东省节能工作的调研,发现了地方节能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五、社会评价

课题主持人就该课题研究的部分成 果,已在多个场合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 广东省人民政府等政府决策部门进行了交流,所提政策建议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关于课题研究成果的被引用情况,根据中 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该课题已 发表的主要成果的被引用次数已达83次。具体是:《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 效率的比较》一文在2008年发表后,到目前为止已被42篇相关文献引用;《中国能源 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 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一文在2008年 发表后,到目前为止已被34篇相关文献引 用;《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对中国各地区的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节能 潜力分析》一文在2009年发表后,到目前为 止已被3篇相关文献引用;《中国能源效率波 动:理论解释、数值模拟及政策含义》一文在2009年发表后,到目前为止已被3篇相关 文献引用;《我国高耗能行业能源技术区域差异变化趋势分析》一文在2009年发表后, 到目前为止已被1篇相关文献弓I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