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家的孩子幸福吗?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29

你家的孩子幸福吗?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曾参与开发和实施一项国际学生幸福度评估项目。项目评估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72个国家中,中国学生的幸福指数处于第41位。显然,这样的位置,学生的幸福感是比较低的。

幸福感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在幸福感普遍较低的国度里,有的孩子幸福指数也很高。现在的问题是,你家的孩子幸福吗?如果不那么幸福,从哪些方面去改善?

孩子的幸福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拥有知识的丰富程度,对人和事物的心理评价,身体的健康状况和社会的交往能力。

一、知识让人心里亮堂,孩子的知识越丰富,幸福感就越强

知识是人们以往经验的总结,学习、掌握和利用知识,是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快速途径。拥有的知识越多越丰富越全面,越容易认清周围的人和事物,越能清醒地知道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减少碰壁的几率,缓解矛盾的程度,从而提高幸福的指数。

爱学习的孩子,能专心致志地接受他人的智慧,心平气和地从老师、课堂、书本那里快速获得较为丰富的知识。再加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认识周围事物和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方面,能比较从容地走在同辈人的前面,获得较多的支持和夸奖,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轻松的认知感。

不爱学习的孩子,因掌握的知识有限,在认知上容易出现不理解、不明白、糊里糊涂的状态。因经常处于落后的位置,容易遭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轻视、数落甚至嘲讽,从而降低幸福的感觉。

因此,想让孩子获得较高的幸福感,作为家长,就要考虑如何才能让孩子喜欢读书,让他主动地自觉地有选择地去学习某些方面的知识。

二、积极评价让人健康向上,看到事物美好的孩子,幸福感较强

身处错综复杂的社会,接触五颜六色的生活,怎样去看待和评价活动在身边人,发生在身边的事,是影响孩子幸福感的主观因素。

所有的事物,有长处也有不足,'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和日常生活也不例外。着眼于优点和长处的孩子,容易发现事物的美好,愉悦感就高,认同感就大,幸福感就强。反之,就会看到事物的缺点,产生不满意的消极感觉。

指导孩子对己、对人、对事物进行积极的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幸福指数。比如生活,要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态度。对学校,要看良好的出发点和各项措施的长处。对自己的未来和期待,要立足实际,规划可以达到的高度,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待考试和学习中出现的焦虑,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消除,比如这次考得不好,下次考试争取超过一位或两位同学,而不是一下子超越好几位。

三、健康的体质让人没有后顾之忧,身体健康的孩子,幸福指数相对较高

身体健康,没有残疾,不爱生病,就没有学习和交往的后顾之忧,是孩子获得较高幸福感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体质逐年下降,体质下降严重影响孩子的幸福感。别的不说,单就近视而言,中国孩子的幸福指数就受到很大的影响。资料显示,2018 年,我国幼儿园孩子的近视率7%,小学45%,初中超过了70%,高中学生的近视率更高。

体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家长溺爱,不重视体育,活动少,时间短,强度小,饮食习惯不好等等。

需要改进的方向:学校应重视体育教育,校外应注意健康教育,增加校外活动次数,增加练习时间,改善饮食结构,养成和父母一起用早餐、晚餐的习惯。减少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等。

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提升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避免孤立和孤独

交往是提升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善于交往的孩子,有众多的熟人,成群的玩伴,充实而快乐。不善于交往的孩子,如果又不喜欢读书的话,朋友会少之又少,容易陷于孤立和孤独的境地,会少许多幸福和快乐的体验。

在学校,如果孩子感觉很容易找到朋友,感觉同学们都很喜欢自己,老师给自己的评价比其它同学高等,孩子就会有一种归属感。就愿意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去,就乐意学习,就容易取得好的成绩。

反之,在学校,如果孩子觉得是个局外人,同学、老师都不大喜欢自己,甚至遭到孤立和嘲笑,就会感到尴尬、不自在,对学校就没有归属感,就不愿意到学校去,就会对听课、作业、交往等产生抵触感。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平平或越来越差。

作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和同学交朋友,邀请小伙伴到自己家里来玩。分享玩具、游戏、书籍和美味。多亲近老师,说出老师的优点,有问题积极向老师请教。向社会学习经验,见到街坊邻居主动打招呼,遇见熟识的长辈礼貌地问好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得到情感上的奖赏,提升幸福的感觉。

尽管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让孩子幸福的途径却是相同的。从上述四个方面去努力,不管谁家的孩子,都能提高幸福感。

参考文献:严弈峰 李欣《学生幸福感从何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