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经》三关病候的腧穴应用规律探析

 369蓝田书院 2019-08-29

(选自《针刺研究》2019年第八期)

《脉经》三关病候的腧穴应用规律探析

许骞1,唐萍萍2,张建斌1,3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3;

2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210029;3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210017)

《脉经》的相关研究多以“脉学”为切入点,然而在脉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关系中,针灸与脉的探讨较少。与“循经选穴”[1]不同,《脉经》三关病候的针灸治疗,更注重“凭脉取穴”[2]与“看部取穴”,体现了早期针灸临床取穴的思路和原则。本文从疾病选穴、腧穴主治、腧穴操作3个方面,探讨《脉经》三关病候的腧穴应用规律,深入分析其腧穴选择与部位的关系、腧穴操作方法与疾病的关系。

1 三关病候的腧穴选择

《脉经》三关病候的记载,主要见于其书第二卷第三节以“平三关病候并治宜”为题的文字。在该节中,王叔和以上部寸口、中部关脉、下部尺脉3个部分,记载了18种脉形的病候、用方、选穴及对腧穴的操作方法。除了集中记载三关病候的第二卷第三节,在全书其余各卷,也有对寸、关、尺三部的脉形、病候的散在描述,但较少提及相应的治疗方案。所以,这些散在的条文不纳入到三关病候腧穴选择的讨论中。

总体上,《脉经》三关病候的选穴符合以下规律:寸口脉多候上部(头胸部)病,取位于头胸的腧穴治疗;关脉多候中部(腹腰部)病,取位于腹腰的腧穴治疗;尺脉多候下部(少腹部、足部)病,取位于下腹、足的腧穴治疗。以上即“看部取穴”。梳理文本[3]发现,关于脉位(主要是寸、关、尺)与病位的联系,王叔和在《脉经》第一卷第三节“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中有详细描述:“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三关脉所候的病症,分别对应人体上、中、下三部,即上焦、中焦、下焦三部。这种对应,王叔和用一个“射”字来表述,意味着其注重三关脉与人体上中下三部的直接对应,而不关注中间的路径。

另一方面,三关脉与人体三部的对应,也是较为宽泛的,并非完全“精准”的一一对应,这也体现在王叔和针灸诊疗的选穴差异上。此外,脉是用以区分疾病病机及腧穴选择的重要参考标准。

1.1 寸部脉与腧穴选择

寸口脉共17条,其中14条提到针灸治疗和选穴。“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寸口脉紧,苦头痛,骨肉疼,是伤寒……针眉冲、颞颥……。”“寸口脉数,即为吐,以有热在胃脘,熏胸中……针胃脘……。”“寸口脉缓,皮肤不仁,风寒在肌肉……灸诸治风穴。”“寸口脉滑,阳实,胸中壅满,吐逆……针太阳、巨阙,泻之。”“寸口脉弦,心下愊愊,微头痛,心下有水气……针期门,泻之。”“寸口脉弱,阳气虚,自汗出而短气……针胃脘,补之。”“寸口脉涩,是胃气不足……针三里,补之(三里,一作胃管)。”“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去血故也……灸膻中。”“寸口脉伏,胸中逆气,噎塞不通,是胃中冷气上冲心胸……针巨阙、上脘,灸膻中。”“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针巨阙,泻之。”“寸口脉濡,阳气弱,自汗出,是虚损病……针太冲,补之。”“寸口脉细,发热,呕吐……吐不止……灸中府。”“寸口脉洪大,胸胁满……针上脘、期门、章门。”

寸口脉对应胃脘及其以上部位的病症,针灸诊治选择的腧穴具体有风池、风府、眉冲、颞颥、中脘、太阳、巨阙、期门、足三里、膻中、上脘、太冲、中府、章门等14穴。除太冲穴在足部,足三里在小腿部之外,其他腧穴都在中脘及其以上部位,体现了病症部位和选择相关部位腧穴的一致性,即“看部取穴”。例如,针对病位在“胸中”的病症,不论其脉形滑、伏或沉,表现的病症是“胸中壅满”“胸中逆气”还是“胸中引胁痛”,其治疗的腧穴中都有巨阙。

此外,也能看出脉形对病机的重要意义,以及对腧穴选择的指导,即“凭脉取穴”。以头痛这一症状为例,寸口部浮、紧、弦3种脉形的头痛,选择的治疗腧穴不尽相同,分别位于项部、头面部及胸部。脉浮头痛,且“中风,发热”,说明该病为表证(《脉经·心小肠部第二》载:脉浮,故无里也);脉紧头痛而“骨肉疼,是伤寒”,则表明该头痛为伤寒引发的头痛;而脉弦头痛,又“心下有水气”,则表明其病是由于心下有水气而引发。因此,虽然都有头痛这一病候,但是导致头痛的病机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腧穴的选择上。所以,“凭脉取穴”是在依据脉形确定了病候的病机之后,再据此选择腧穴,即“脉形—病机—腧穴”。因此,脉形对腧穴的指导,实际上是以对病机的分析作为中间联系的。而基于病机选择腧穴,与先秦两汉以来对病机的重视密切相关。

1.2 关部脉与腧穴选择

关部18条,主要选择了上腹部巨阙与下腹部关元之间的腧穴[4]。“关脉浮,腹满不欲食……针胃管,先泻后补之。”“关脉紧,心下苦满急痛……针巨阙、下管,泻之。”“关脉微,胃中冷,心下拘急……针巨阙,补之。”“关脉数,胃中有客热……针巨阙、上管,泻之。”“关脉缓,其人不欲食……针章门,补之。”“关脉滑,胃中有热……针胃管,泻之。”“关脉弦,胃中有寒,心下厥逆……针胃管,补之。”“关脉弱,胃气虚,胃中有客热……针胃管,补之。”“关脉涩,血气逆冷……针足太冲上,补之。”“关脉芤,大便去血数斗者,以膈俞伤故也……灸膈俞。若重下去血者,针关元……。”“关脉伏,中焦有水汽,溏泄……针关元,利小便,溏泄便止。”“关脉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针胃管,补之。”“关脉濡,苦虚冷,脾气弱,重下病……针关元,补之。”“关脉迟,胃中寒……针胃管,补之。”“关脉实,胃中痛……针胃管,补之。”“关脉牢,脾胃气塞,盛热,即腹满响响……针灸胃管,泻之。”“关脉细虚,腹满……针灸三管。”“关脉洪,胃中热,必烦满……针胃管,先泻后补之。”

关部脉主要对应胸部以下,少腹以上的病症,针灸诊治选择的具体腧穴有中脘、巨阙、下脘、上脘、章门、太冲、膈俞、关元8穴,除太冲穴在足部,膈俞在背部,其余腧穴都在巨阙以下,关元以上。而“看部取穴”在关脉病候中也有显著体现。以病位在胃中的疾病为例,其治疗都与中脘穴密不可分。本章中,有8条条文讨论了与胃相关的疾病,分别涉及了“胃中冷”“胃中客热”“胃中热”“胃中有寒”“胃气虚”“胃中寒”“胃中病”,其中有6条都选择了中脘穴作为治疗穴位,说明了王叔和对“看部取穴”的重视。此外,以“不欲食”这一症状为例,脉浮者为“虚满”,脉滑者为“热实”,脉缓者为“胃气不调,脾胃不足”(《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所以,前两种脉形而见“不欲食”选择中脘,脉缓者选择章门,同样体现了以病机为中间连接的“凭脉取穴”特征。

1.3 尺部脉与腧穴选择

尺部16条,主要选择脐旁天枢及以下部位的腧穴[4]:“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针横骨,关元,泻之。”“尺脉紧,脐下痛……灸天枢,针关元,补之。”“尺脉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气……针气海。”“尺脉数,恶寒,脐下热痛,小便赤黄……针横骨,泻之。”“尺脉缓,脚弱下肿,小便难,有余沥……针横骨,泻之。”“尺脉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尿血……针关元,泻之。”“尺脉弦,小腹疼,小腹及脚中拘急……针血海,泻之。”“尺脉弱,阳气少,发热骨烦……针关元,补之。”“尺脉涩,足胫逆冷,小便赤……针足太冲,补之。”“尺脉芤,下焦虚,小便去血……灸丹田、关元,亦针补之。”“尺脉伏,小腹痛,癥疝,水谷不化……针关元,补之。”“尺脉沉,腰背痛……针京门,补之。”“尺脉濡,苦小便难(《千金》云:脚不收风痹)……针关元,泻之。”“尺脉迟,下焦有寒……针气海、关元,补之。”“尺脉实,小腹痛,小便不禁……针关元,补之,止小便。”“尺脉牢,腹满,阴中急……针丹田、关元、中极。”

尺部脉主要对应少腹及足的病症,选择的具体穴位有横骨、关元、气海、血海、太冲、石门、京门、中极,除太冲位于足部,其余皆分布于下腹部,又一次体现了“看部取穴”。而以“小便难”这一症状为例,尺脉浮者为有“客阳”(《脉经·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载:“尺脉浮者,客阳在下焦”),尺脉缓者则可能为“中湿”(《脉经·平湿脉证第二》载:“脉沉而缓者,为中湿”),故而选择的腧穴也有所不同,同样体现了“脉形—病机—选穴”的“凭脉选穴”。

由此可以得知,三关脉形,实际上代表了该脉位的气血变化和病理反应。之所以针对同样的症状,仍然有不同的腧穴选择,是因为该病候的病位及病机存在差异。而对病机的判断,王叔和依据的是脉形,这一点在《脉经》其他各卷中也有许多佐证。例如《脉经·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的记载:“寸口脉偏绝,则臂偏不遂;其人两手俱绝者,不可治。两手前部阳绝者,苦心下寒毒,喙中热。关上脉浮而大,风在胃中,张口肩息,心下澹澹,食欲呕。”这样的描述,表明了脉形与病候的紧密联系。而对于腧穴的选择,王叔和则依据病性和病位。所以,三关的“凭脉取穴”,实际上是三关定病位,脉形定病性,病位、病性定腧穴的过程。另外,三关病候的取穴多位于躯干部,以胸腹部的腧穴为主,与《脉经》第二卷第一节“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中对手足腧穴的重视截然不同。以上说明,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王叔和对腧穴的选择也不同。

2 三关病候的腧穴主治规律

三关病候中所提到的腧穴有24个,从腧穴使用频次的角度分析,出现较多的腧穴为:关元(13次)、中脘(12次)、巨阙(6次)、上脘(4次)。这些腧穴均位于人体躯干的前正中线上,归属任脉,其高频使用可能与魏晋内丹术对任脉的重视有关。《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中“丹田”穴的出现,就表明了这种影响。

2.1 关元穴主治

关元穴主要用于治疗关部(3次)、尺部(10次)的病候。这样的主治,显然与关元穴所在的位置存在关联。使用关元穴的13条条文表明[4],该穴可用于治疗关脉“芤”之“重下去血者”,关脉“伏”之“中焦有水气,溏泻”,关脉“濡”之“苦虚冷,脾气弱,重下病”,尺脉“浮”之“下热风,小便难”,尺脉“紧”之“脐下痛”,尺脉“滑”之“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尿血”,尺脉“弱”之“阳气少,发热骨烦”,尺脉“芤”之“下焦虚,小便去血”,尺脉“伏”之“小腹痛,癥疝,水谷不化”,尺脉“濡”之“苦小便难”,尺脉“迟”之“下焦有寒”,尺脉“实”之“小腹痛,小便不禁”,尺脉“牢”之“腹满,阴中急”。虽然,关脉的芤、伏、濡涉及到关元穴的运用,但是分析条文可知,这3种脉形具有“重下去血”“溏泄”“重下病”的病候,与下焦密切相关。由此可知,关元穴主治可分为3个方面:对下焦虚证的补益,对小腹痛症的调整,对二阴病的治疗。

2.2 中脘穴主治

在三关病候中,中脘穴可主治寸口部(2次)、关部(10次)的病候,而未见用于尺部病候,表明中脘的主治涉及上、中两部,且较多地用于调整中部疾病。遍览文本[4],中脘可主治寸口脉“数”之“吐,以有热在胃管,熏胸中”,寸口脉“弱”之“阳气虚,自汗出而短气”,关脉“浮”之“腹满不欲食”,关脉“滑”之“胃中有热”,关脉“弦”之“胃中有寒”,关脉“弱”之“胃中有客热”,关脉“沉”之“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关脉“迟”之“胃中寒”,关脉“实”之“胃中痛”,关脉“牢”之“脾胃气塞”,关脉“洪”之“胃中热,必烦满”,关脉“细虚”之“腹满”。从文本可知,中脘穴与寸口脉的数、弱有关,分析两种脉形的病候可知,寸脉数者的病候为胃中有热所致的“吐”,而寸口脉弱者是因为阳气虚所致的“自汗短气”。故初步分析,中脘穴的主治可分两大类:补虚作用,尤其体现在对阳气的补益上;对“胃中”“心下”病证的治疗作用,其实也就是对胃脘的调节作用[7]。此外,中脘穴对胃脘的主治作用,与胃脘部本身的疾病性质无关。即不论“胃中”有“寒”或有“热”,是“痛”或“满”,中脘穴都能治疗,并使胃的功能趋向正常。

2.3 巨阙穴主治

巨阙穴主治寸口部(3次)、关部(3次)的病候,可治寸口脉“滑”之“阳实,胸中壅满,吐逆”,寸口脉“伏”之“胸中逆气,噎塞不通,是胃中冷气上冲心胸”,寸口脉“沉”之“胸中引胁痛”,关脉“紧”之“心下苦满急痛”,关脉“微”之“胃中冷,心下拘急”,关脉“数”之“胃中有客热”。虽然,巨阙穴也见于“心下”“胃中”病的治疗,但是配合下脘、上脘,以针灸处方的形式出现的,不应归为巨阙穴的腧穴主治。综上,巨阙穴针对“胸中”之疾的主治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4 上脘穴主治

上脘穴主治寸口部(2次)、关部(2次)的病候,主要治疗寸口脉“伏”之“胸中逆气,噎塞不通,是胃中冷气上冲心胸”,寸口脉“洪大”之“胸胁满”,关脉“数”之“胃中有客热”,关脉“细虚”之“腹满”。其主治作用也主要针对“胃中”。而由其“胃中冷气上冲心胸”的描述推测,上脘穴可能更针对胃上部的病候。

分析三关病候中具有代表性的腧穴主治可以发现,胸腹部腧穴的主治更多地表现为腧穴的“近治作用”,《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则是对相关腧穴主治的具体部位,有比较明确的阐述。

3 腧穴操作规律

《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不仅提到了腧穴,还提到了在疾病条件下对腧穴的操作方法。操作上包括了针刺和艾灸,也写明了针刺时对腧穴的补泻要求。现从选择针刺或艾灸、针刺的补泻两方面,探讨《脉经》三关病候的腧穴操作规律。

3.1 方法选择

基于脉形与病候的结合,在治疗三关病候时,王叔和常选择针刺、艾灸及针灸结合3种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对腧穴针刺的条文有40条,对腧穴施灸的条文有5条,对腧穴既针又灸的条文有5条。依据这3种手段对原文进行分类发现,王叔和是以脉形来区分病候的虚实和选择治疗方式的,这可以归纳为“凭脉针灸”,体现在:寸口脉紧、数、滑、弦、弱、涩、沉、濡、洪大,关脉浮、紧、微、数、缓、滑、弦、弱、涩、芤、伏、沉、濡、迟、实、细虚、洪,尺脉浮、微、数、缓、滑、弦、弱、涩、伏、沉、濡、迟、实、牢,诸脉形代表其病候为实或虚不显著,此时王叔和用针刺;寸口脉缓、芤、细,关脉芤等表明病候为虚较显著,此时单用灸法;对于寸口脉浮、伏,关脉牢,尺脉紧、芤等虚实夹杂的情况,则既用针又用灸。

王叔和在针、灸的选择上大略符合以下规律:单纯的实性病候选择针刺。灸法以治疗上部疾病及严重血虚为主。对于单纯的虚性病候,若虚损程度较轻或病候在中下两部,则仍然选择针刺作为治疗方法。而对于虚实混杂的“不通”病候,通常选择既针又灸的方法。虽然三关病候中灸法的应用明显少于针刺,且运用范围远没有今天广泛,但是依然能反映出《脉经》时代的古人,对针刺、艾灸的作用已经有比较细致的观察和实践。

3.2 补泻应用

在对三关病候进行腧穴针刺时,王叔和还提到了对腧穴的补泻,这也是针刺能够治疗虚损较轻病候的原因。按照补泻区分《脉经·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的针刺条文并计数发现,对腧穴使用补法的有19条、对腧穴使用泻法的有12条、对腧穴既用补法又用泻法的有2条,未提及腧穴补泻法的有9条。

首先,对于寸口脉弱、涩,关脉微、缓、弦、弱、涩、沉、濡、迟、实,尺脉紧、弱、涩、芤、伏、沉、迟、实诸脉形,王叔和多选用补法。其次,对于寸口脉滑、弦、沉,关脉紧、数、滑、牢,尺脉浮、数、缓、弦、濡诸脉形,王叔和选择泻法。第三,对于关脉的浮、洪脉形,则既用补法又用泻法。第四,在对寸口脉的紧、数、洪大,关脉的芤、伏、细虚,尺脉的微、实、牢诸脉形,未提及对腧穴的补泻。此外,涉及补法的腧穴有中脘、足三里、巨阙、章门、足太冲、关元、丹田、京门、气海;涉及泻法的腧穴有太阳、巨阙、期门、下脘、上脘、中脘、横骨、关元、血海;既用补法又用泻法的腧穴是中脘;未提及补泻的腧穴涉及眉冲、颞颥、胃管、上管、期门、章门、关元、下管、气海、关元、丹田、中极。

从脉形与补泻的视角分析,滑、弱、涩、迟、实诸脉形,不论见于三关的哪一个脉位,其补泻的选择都是相同的,即脉滑者泻,脉弱、涩、迟、实者补。这可以称为“凭脉补泻”,即跟据脉形选择补泻方式。而此处的“凭脉”,也是依据脉形确定病性,依据病性来确定补泻,总体上符合补虚泻实的原则。从脉位与补泻的视角分析,寸口11条选择针刺的条文中,3条用补法,3条用泻法,还有5条未提补泻;而关脉18条选择针刺的条文中有9条使用补法,4条使用泻法,有2条先泻后补,4条未提补泻;尺脉16条选择针刺治疗的条文中,8条使用补法,6条使用泻法,还有2条未提补泻。由此可以看出,王叔和十分注重对中部脾胃疾病的补益和养护,这样的观点可能受到了张仲景的影响。

4 小结

《脉经》三关病候的腧穴应用规律,整体上还是以“看部取穴”为主,即注重病症部位和选择相关部位腧穴的一致性。但是,对于同一症状,在其腧穴选择上有差异,主要依据脉形,参考其他症状,确定疾病的病机,进而选择腧穴,这是其“凭脉取穴”的体现。此外,王叔和依据脉形确定病候性质,选择对腧穴的操作方法和刺激强度,即“凭脉针灸”“凭脉补泻”。可以说,《脉经》的三关病候源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又受《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影响,延续了仲景“脉—证—治”的临床思路,且补充了针灸治疗的内容。《脉经》三关病候的腧穴应用,也进一步地影响了《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的腧穴主治。因此,从针灸临床的视角解读《脉经》,探索早期针灸临床诊疗思维和实践模式,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注:本次研究选择的《脉经》是以叶氏广勤堂影元刻本为底本,对校佚名氏影宋刻本、钱本及周学海本整理而成,是《脉经》研究的主要参考。文中上脘穴原文载为“上管”,中脘穴原文载为“胃管”,下脘穴原文载为“下管”。此外,原文中“丹田”一穴,暂不确定其穴的通用名称,故仍以“丹田”录之。)(选自《针刺研究》2019年第八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