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龙祥:针灸治疗原则的形成及其内涵的演变(此“虚实”非病证之虚实,而指“脉之虚实”)

 陈鑫医师 2016-08-01

作者/黄龙祥       

编校/芸菱


【导读】当年我们把“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作为针灸的治疗原则,而且矢志不移的认为它就是病证的虚实。今天读黄龙祥教授此文,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虚实”指“脉的虚实”。

 

关于针灸治疗原则,《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是《内经》中总结得较为全面的一条针灸治疗原则因其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在《内经》时代已为“众工所共知”《素问·宝命全形论》,当然也为今天的医家所熟知

 

那么,这一针灸治则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条治则提到了针刺补泻,而补泻的前提是“虚实”概念的确定。而早期的“虚”与“实”盈、满是指脉之虚实早在汉简《脉书》中,“盈”与“虚正作为脉诊的主要内容,并已确立了“脉盈而之,虚而实之,则待之”的针灸治疗原则不过这里的诊脉法不是独取寸口法,或人迎、寸口比较法,其“盈”“虚的概念与后世“实脉”、“虚脉”的概念也不尽相同,自然补泻方法也不同

 

《内经》中诊脉法与此书相类的是《素问·三部九候论》,该篇在九个脉诊部位诊候脉之大小、疾迟、寒热及陷下等七方面。其中脉之“大小”即是脉之“盛虚”。例如《灵枢·终始》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灵枢·禁服》作“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这样,上述《经脉篇》载针灸治则中所有脉候“盛”、“虚”、“寒”、“热”、“陷下”都见于《三部九候论》,也就是说,这一治则原本是针对三部九候脉法而言的

 

《经脉篇》十二经病候中“是动则病”也指各自经脉的诊脉部位的脉象,而不是人迎寸口脉”诊法该篇也明确指出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经脉篇》之所以将上述针灸治则中脉诊解释为人迎寸口比较脉法内容,是因为这一治则的主要内容直接引自《禁服篇》原文“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文正附于“人迎脉口诊”内容之后。

 

那么,应当如何理解《经脉篇》所载的针灸治则呢“寒则留之,热则疾之”见《灵枢·热病》原文“气满胸中息,取足太阴大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其中“寒热”是指脉口处寒热,原指十二经相应的上下脉诊处本末的寒热变化

 

《灵枢·禁服》原文仍谓“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邪客篇》更强调持针纵舍“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邪气·脏腑病形篇》在针灸治疗胆病时具体指明“候在足少阳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在具体刺法上,本末脉寒者“深内而久留之”热者“浅内而疾发针”。

 

现代学者一般都以为“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是指病证之寒热但原《禁服篇》在记述针灸治则前已指明了病之寒热作“盛则为热,虚则为寒”,可见紧接在“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之后的“寒则留之热则疾之”不可能再指病之寒热当然这一针灸治则也适用于寒热病证的针刺治疗至于将“陷下则灸之”理解为“阳气下陷”则与原文本意相去甚远。《禁服篇》原文对“陷下”的解释为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官能篇》:“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均与阳气下陷无直接联系

    

对于“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理解,是古今中外学者争论的焦点。《禁服篇》原文作“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有人见此处“经刺”一词与《官针篇》九刺之一“经刺”名相同,便将“以经取之”理解为取本经穴治之。可是《官针篇》所谓“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实乃一种刺络法,故杨上善注:“大经分间经之结络故经刺,非正经刺也”此二“经刺”名同实异。况且,将“以经取之”理解为“取本经穴治之”从医理上也说不通,因为脉之“盛”、“虚”、“寒”、“热及“陷下”皆可取本经穴治之,不独“不盛不虚”一端也

 

其实原文本意很简单,上文言明“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而“不盛不衰”,则不补不泻,以常法治之。

 

何谓常法《禁服篇》原文已有解释为“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灸刺”故后世医家也将此治则作为方药治病的大法例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序例·服饵第八》卷一中指出:“《素问》,实即泻之,虚即补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其大略也”。《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删繁》:“不虚不实,依经调之”古今中外学者对本条治则的注解,以王冰注近于正确:“不盛不虚,谓邪气未盛,真气未虚,如是则以穴俞经法,留呼多少而取之。”《素问·厥论》

 

难经·七十五难》解上述治则:“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是正经自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杨上善及《太平圣惠方》皆从其说。然《内经》中五输穴尚未与五行相配,更无泻子补母之说,此说难以成立《太平圣惠方》虽抄录了《难》的补泻经文,但在“徐疾补泻”中却:“右手存息捻针,左手掐穴,可重五两以来计,其针如转如不转徐徐下之。若觉痛,即可重二两若不觉,以经下之,入人营至卫,至病得气,量其轻重,以经取之,名徐疾者”。这两处“以经”都只能理解为“依经法)”,而无法理解为“依经脉”,或“取本经之穴”

 

上述针灸治则同样适用于络脉病候的针灸治疗。络脉病候是据络脉的“实”、“虚”总结的例如《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通里,去腕一寸半……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那么,何以别络脉之虚实原文明言“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可见,十五络病候中“实”与“虚”也是指脉之虚实。而有人见手太阴络病候中“其实”作“其病实”,《太素》作“其病”便将络脉病候之“实”、“虚”理解为病证之实虚然而络脉病候中具体的病症很难以“虚实”的概念加以分类。例如“心痛与“头强”心包络病候);“节弛肘废”与“生小肠络病候);“龋聋”与“齿寒痹隔”大肠络病候等等,如何以证之虚实加以分类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上述针灸治则一直存在许多误解,随着中医“虚实”概念的演变,这一治则渐渐成为分治治病的准则,人们愈来愈不知其本意。而这不仅影响人们对《内经》中许多篇章原文的准确理解,也直接影响到人们针灸临床诊病的思路。


 

本文选自针灸临床杂志

1994年第10卷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