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薛公池和咏归亭百年前的老照片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莆田城区5处古迹退出城区,移至绶溪公园原貌重建。这5处文保单位包括朱天贵祠、薛公池和咏归亭、修史堂、翁氏民居和林氏民居,它们将与莆田市博物新馆相呼应,形成新的历史文化景观。目前,薛公池和咏归亭、修史堂、翁氏民居的古建构件已下架保存,尚存在原地的只剩朱天贵祠和林氏民居。文物古建筑迁建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目前正在征地,筹备资金,计划9月份动工建设,明年年底完成迁建。
一、莆田城区5处古迹简介
朱天贵祠康熙封赠专祠。置身四面现代高楼之中,矮旧的瓦房形单影只。朱天贵祠是康熙收复台湾后给予朱天贵封赠所建的专祠。这座祠坐东朝西,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与穿斗木结构,建筑保存清初原构。
林氏民居。在莆田市区梅园东路,林氏民居是他们的先祖林文俊宅第,林文俊是明正德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原本这宅里还有许多匾额等珍贵的历史文物,可惜在上世纪60年代全毁了。
薛公池和咏归亭。薛公池和咏归亭原是莆田县县学旧址,薛公池和咏归亭文物面积为2317平方米,位于市区胜利路文献广场南侧,与其毗邻的县人民体育场原是宋代莆田县署旧址。据记载,北宋咸平三年,大理寺丞薛奎来莆田担任知县,重修衙署,引水成池,建亭榭,薛奎离任后,民众思其德政,将衙署命名为“薛公池”。明洪武二十九年,莆田县知县任益筑台池中,建亭台上,亭名“咏归亭”。原县学建筑群在上世纪60年代被撤废后,只剩下薛公池和咏归亭。2010年,有关部门决定将其迁建至绶溪公园中的延寿溪旁。据悉,薛公池和咏归亭迁建后将重现池亭楼阁、繁花似锦的园林风貌。
修史堂宋史巨著诞生地。在莆田市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料室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部明嘉靖年间的《宋史新编》。他告诉记者,这部古籍已被国家收入珍贵古籍保护名录。据记载,明代史学家柯维骐辞官在柯氏宗祠内研究史学。他有从学者达400多人,花了20年心力,写成《宋史新编》200卷。后世史学家对该书极为推崇,日本学者和英国史学界人士都认为,这是一部研究宋史的佳作,所以柯氏宗祠也叫“修史堂”。它也是莆田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曾有群众反映,荔城区胜利北路南段城市改造,使修史堂受到破坏。记者从文管部门了解到,修史堂已于2009年被拆除,部分木构件则被编号保存了下来。
翁氏民居昔日“大宅门”。在莆田市区梅园路城北市场西侧观桥看到,原翁氏民居所在地已经被围挡起来,几名工人在工地上穿梭忙碌。昔日的“大宅门”早已不见踪影。“2010年4月26日被拆的!”翁氏民居建于清嘉靖年间,到了道光年间才完工。行制上沿袭了莆田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在装修装饰上极具地方特色,是典型的清代莆田民居,1993年被莆田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延寿村及绶溪公园简介

图片:莆田延寿村延寿溪上的延寿桥

图片:唐朝状元徐寅院落的状元井
延寿村距莆田城区5公里,是一个文化古村,是唐朝状元徐寅的故乡。村里的延寿溪是木兰溪交汇处,风景秀丽。在实现民族解放和推翻三座大山的民主革命时期,延寿村人纷纷投身轰轰烈烈的革命潮流中去,并由此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1930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派邓子恢同志来莆田地区指导工作,建立了闽中特委,邓子恢同志看到延寿人民斗争志气高涨,群众基础好,再加上这里又地处城乡结合部,决定在延寿村正式成立“闽中特委机关联络站”。
莆田延寿村延寿溪,为木兰溪五大支流之一。宋建炎二年时,邑人李富,在溪南延寿村,发动群众捐资兴建延寿桥。青石板桥长93.5米,宽2.6米,高8.5米,跨径7.5米。桥畔今存南宋龙图直学士陈密题书“延寿桥”石碣一方。延寿桥是在莆田市城厢区城郊乡延寿村的延寿溪上。延寿溪发源于仙游县钟山九鲤湖,流经常太莒溪、过“碧濑飞泉”(亦称“八濑飞泉”为莆田24景之一,今为东圳水库),入泗华陂,过延寿陂遗址后,就到延寿桥。旧志称延寿溪至此“十里无湍激声,一碧如绶带”。故又称绶溪(寿溪)。延寿溪上的延寿桥创建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桥为石构,造型古朴,雄伟壮观,建桥872年来,历尽沧桑不改原貌,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延寿桥下十里平溪,两岸荔枝成林、龙眼成荫、佳树秀木、倒映溪中、影影绰绰、泛舟垂钓溪中,乐趣无穷,溪上钓艇穿梭如织。雅称“绶溪钓艇”,为莆田廿四景之一。唐代长官吴兴曾在此开发,建延寿陂,开大小渠道60多条灌溉,置涵洞60多处泄洪,外筑海堤御潮,使北洋万顷田地受益。又在延寿桥外开两条大渠道,引导溪水径陡门入海。吴兴斩蛟遗址至今尚在,吴兴的事迹与延寿溪延寿陂延寿桥一起载入史册,千古流传。延寿溪、延寿陂及白杜自然村是吴兴开发北洋的所在地,经济发展早,文化发达。延寿溪畔好读书,历史上赢得了“壶公山下千钟粟,延寿桥头万卷书”的美称。宋状元徐铎在延寿建万卷“藏书楼”,白杜方家世代为官也建“万卷楼”藏书,吸引四方学子到此求读。桥西南有克庄墓;桥北一里龟湖山(即白杜山)下曾有闻名遐迩的“祥应庙”(尚存)有“祥应庙记碑”中记载宋代我国跟印尼海交往来的史实,是一块研究我国,尤其是莆田宋代对外海上贸易的难得实物史料。
绶溪公园就是建立在延寿村落,绶溪公园一期工程的主题为“清溪·绿岛·古桥,丹荔·田园·乡村”,力争恢复“绶溪钓艇”的优美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