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说话的人,都拥有开挂的人生

 紫图图书 2019-08-29

罗振宇在《奇葩说》曾提到: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强的人,会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机会和人脉。所以他们一开口,就赢了。

这契合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嘴上带尺,脚下有路。

没有人可以活成一座孤岛,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都在追求事业顺利、感情美满、家庭和睦……但这些事,都需要你“好好说话”

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的本质不是追求快乐,就是逃避痛苦。”所以,如果你说的话,让人听完觉得不爽,那么,愿意接近你、帮助你的人恐怕会越来越少;相反,如果你说的话能让人产生快乐,那么,你肯定就能走进对方的心。

会说话的人,都拥有开挂的人生

“怀才不遇”最大的原因不是你没钱、没背景,而是因为你不会说话

苏州园林—狮子林—真趣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典故。乾隆特别喜欢狮子林的假山,一次他玩到兴头上就不假思索的写下了“真有趣”三个字,写完后问别人怎么样,随从都知道这三个字太有失水准,若说“好”未免太假,若说“不好”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这时旁边的一个状元计从中来,他直夸皇上字写得好,并且求圣上将“有”字赐给他。乾隆皇帝也不傻,觉出了意思,遂高高兴兴把中间的“有”字赏赐出去。

这样一来,“真趣”两个字格外雅致,皇上也倍有面子,而状元捧得皇上御笔回家自然也是光宗耀祖。

 

这是会讲话的例子,结果是皆大欢喜。

有人说,学好说话是这个时代最易走的捷径。这句话实在是精辟!

会说话的人,职场上有人相助,能有效地避免被人刁难,还能提高做事效率;生活上能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构建幸福、快乐的生活环境。

会说话,不是让你阿谀奉承

有些人以为,做人要真诚坦率,有话直说才是美德,而那些会说话的人,都是做事圆滑、阿谀奉承的心机之辈,表面上是好人,却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在背后捅你刀子。

但其实所谓的“真性情”,只是你不会说话的挡箭牌而已。有些人一张口,就说得别人哑口无言,他自以为厉害,却不知道别人早已在内心默念“不与傻瓜论短长”。而会说话,并不是让你阿谀奉承。

作家毕淑敏曾说过这样一件事。

在她11岁左右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歌咏比赛,在一次排练当中,担任指挥的音乐老师突然跳到排练队伍当中转了一圈,最后停在毕淑敏面前,她叉着腰,一字一顿地说:

“毕淑敏,我在指挥台上总听到一个人跑调儿,不知是谁。现在总算找出来了,原来就是你!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我把你除名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毕淑敏惊呆了,她只能低下头灰溜溜地挪出了队伍,羞愧难当地走出教室。

后来,音乐老师又找到她,埋怨毕淑敏小小年纪个子太高,毕淑敏就“不由自主就弓了脖子塌了腰”。

从此,这个姿势贯穿了毕淑敏的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

而为了整体协调,音乐老师又让毕淑敏站回参赛队伍里充当只张嘴不出声的傀儡,心灵备受摧残的小毕淑敏就这样落下了不能唱歌的毛病。

很多年以后,毕淑敏已经忘了那个音乐老师的名字,也能明白她当时的用意和苦衷,但毕淑敏无法抹去音乐老师在她心中留下的惨痛记忆——烙红的伤痕直到数十年后依然冒着焦煳的青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会说话,是对别人的尊重,是把别人放在心上。

会说话的人,能让周围的人如沐春风;

会说话的人,能化解他人的敌意;

会说话的人,能让所有人都伸出援助之手。

其实,会说话跟性格、天赋无关,所谓的说话高手,都是可以通过简单的技巧培训出来的。

金牌律师、知名主持人、营销高手

都在用的“说话之道”

人民日报最近推荐的《会说话的人,都拥有开挂的人生》这本书,用许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道出了说话技巧的本质规律。

1、每个人想要被满足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

据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还需要满足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最后是自我实现需求。

社交需求,简单来说,就是想拥有伙伴。聊天锁定的目标便从这里开始。借由聊天找出自己和对方的共通点,设法成为伙伴,努力让对方和自己归属于同一个群体。如此一来,便能使对方产生好感。

因此,人们会反复接触喜欢的人,所以制造频繁接触的机会,比任何技巧都重要。

或者在聊天中突出自己和对方是老乡、上过同一所学校、有相同的烦恼等相似性,便能迅速赢得对方好感想赢得对方的好感。

 

尊重需求指的是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得到好评价。

因此,聊天时常说“对啊”“我懂”“我也这么觉得”等,运用共鸣能让对话持续;少用“不过”“可是”,要用“对了”“再加上”等,避免正面冲突。

或者当听众,让对方说便能满足他的自尊心,对方会对你的印象非常好。

当想表示不同意时,可以先口头上赞同,然后用第三方的见解提问:嗯嗯,但有些人不同意,你怎么看呢?

2、注意麦拉宾法则。

有个著名心理学概念被称为“麦拉宾法则”(Rule of Mehrabian)。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在人与人沟通时接收的资讯里,有哪些要素会对对方产生影响。研究中举出了三项要素,分别是言语(谈话内容)、语调和语速等听觉资讯、外表等视觉资讯。

麦拉宾发现,假设资讯对一个人的整体影响为100%,言语的影响只占极低的7%,语调、语速等听觉资讯的影响约占38%,外表等视觉资讯的影响约占55%。换句话说,影响沟通的资讯,有九成以上是言语以外的部分。

所以比起话题,更应注意外表。

另外,人的心理状态一定会在某些地方显露出来,所以聊天时要先对他人抱有好感。

3、不想说没意义的事?闲聊才是关键

有些人不喜欢说话不着边际,或是谈论自己的隐私等。不论想到什么话题,最后都会觉得这种话对对方一点意义也没有,还是不要说好了。

然而,只要你抱持这种想法,便绝对无法消除聊天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烦恼。聊天的词义是“各式各样的谈话、不着边际的对话”,谈话内容本来就没有意义。

一开口就谈工作,总让人觉得有些不自然。即使为了工作,希望和对方建立良好关系,要是完全不了解对方,也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就算是同事,如果完全不聊天,只是独自进行工作,有时难免会因为没有掌握对方谈话的确切含意而招致误解,甚至是失败。

通过聊天,可以了解对方的人格特质,能让初次见面的人拉近距离,并建构促使工作变得顺畅的人际关系。

所以,以闲聊的经典话题天气为例,跟别人说说“今天天气真不错”“最近天气真的变冷了”等内容即可。

或者偶尔谈谈自己的失败经验,会让对方觉得你更加真实、容易亲近。

想寻找话题时,可以聊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映入眼帘的任何东西。

会说话的人,在谈判中总能比别人顺利;

会说话的人,意见更容易被采纳,从而实现步步高升;

会说话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会说话的人,只要一开口说话,就能打动别人。

衷心祝愿各位能“学会说话,”拥有开挂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