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你知道是谁惹得陶渊明说此豪言吗?

 鹿文康金 2019-08-29

作者:不老松

《历史探秘大全》签约作家

字数:982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很多人都读过陶渊明写的《归去来兮辞》,其中人人皆知的就是那句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可你知道,是谁惹得陶渊明说此有骨气的话吗?笔者今天就来揭晓这件事。


陶渊明(公元352年或365年—公元427年)是浔阳柴桑人,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祭酒、参军、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结果只干了八十一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陶渊明一开始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那么,陶渊明既然不愿做官,为何还去当彭泽县的县令呢?原因很简单,为了养家糊口。因为再不出去做事,家里就断粮了,所以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没想到到任第八十一天的时候,碰到浔阳郡派遣的督邮来检查公务,成了他辞职的导火索。


督邮是个什么官?其实,督邮不算官,而是吏。督邮是督邮书掾、督邮曹缘的简称,始于汉代,为各郡的重要属吏,可以代表各郡的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个郡分若干个部,每个部都设一个督邮。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官”与“吏”是有区别的。官就是官,吏就是吏,其主要区别在于“官”是上等人,是百姓为他服务的;而“吏”则是下等人,是为官服务的。当时,由于社会风气败坏,督邮这种“下等人”常常仗势欺人,往往以巡视为名到管辖的各县索要贿赂。如稍有违背,便栽赃陷害。

这次来彭泽县督察的督邮叫刘云,此人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他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刘云一到彭泽县的馆驿,就让人去叫县令陶渊明来见他。本来,陶渊明对这种假借上司的名义发号施令的督邮很厌恶,但不见又不行,只得勉强去见见。不料,县吏阻拦道:“当束带迎之。”就是说,你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这一下,陶渊明忍耐不住了,他说:“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俸禄,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呢!说完,他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写作,一面躬耕陇亩。


而那个刘云此后怎么样了呢?史书上没有交代,想必听说陶渊明辞职不干了,这个仗势欺人的小人一定会认为陶渊明“不识时务”吧?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