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中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发起了“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因而白居易的诗集中多乐府诗,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长恨歌》和《琵琶行》两首长篇乐府诗。其中《琵琶行》被选入高中课本,想必大家都经历过“背诵全诗”的痛苦。《琵琶行》这首诗最为精彩的便是对琵琶女弹奏的描写,从“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手法技巧,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再到“冰泉冷涩弦凝绝”的袅袅、至“银瓶乍破水浆迸”的高潮,最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有江心秋月白”的回味。可谓是将整首琵琶曲描写得如泣如诉,如“说尽心中无限事”。 唐诗数万首,描写乐曲的诗作不少,但能将乐曲描写如此详细,又如此形象生动的却极少,《琵琶行》便是这极少数中的巅峰之作。只不过,这首诗真的很长,当初为了“背诵全诗”大家肯定也花了不少时间。 不过,白居易还写过一首缩减版的《琵琶行》,这首诗就很好背了,只有四句。就凭这四句,却能胜过千言万语。且来欣赏白居易的这首《夜筝》: 夜筝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琵琶行》要缩减,实在很难下手的,毕竟要将琵琶的乐曲声音、弹奏者的心情心事、乃至弹奏时的景物衬托都包容进去,殊为不易。但这首《夜筝》却算得上绝妙的缩减版,所不同是诗中所写的是弹筝而已。 开头第一句“紫袖红弦明月中”交代了环境、人物、事件,“紫袖”便是弹筝者,“红弦”是筝、“明月中”三字大有“浔阳江头夜送客……别时茫茫江浸月”的情景之感。 第二句“自弹自感暗低容”写出女子全神投入弹奏的情态,“暗低容”便类似《琵琶行》中“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的自感自哀。 第三句“弦凝指咽声停处”则是描写乐曲了,女子弹得如泣如诉,此刻弦凝声停,仿佛《琵琶行》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的突变,乐曲从高潮到突然无声,流露出富有想象力的无声之美。 结尾一句“别有深情一万重”,则是从这无声的沉寂中感受到的声情,“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无声中所蕴含的“一万重深情”就靠读者从言外余意中感受了。 白居易的这首《夜筝》有叙事、有写景、有声、有情,几乎完全是《琵琶行》的剪辑版本,只不过这首诗对乐曲的描写过少,只有女子弹筝结束的那一刻,但这也正是其精彩之处:取一顷刻,窥一斑而见全貌,描写极富想象力,尤其是将这首诗与《琵琶行》联想互读,更觉妙哉!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