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颈部淋巴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及颈部淋巴结所致的慢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大多数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和支气管结核病变,并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引起发病。临床以颈部一侧或双侧出现多个淋巴结肿大,逐渐形成不规则肿块,晚期出现寒性脓肿,溃后经久不愈为特点。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感染科、普通外科、头颈外科。 流行病学 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病因 本病与结核菌从扁桃体、龋齿侵入颈部淋巴结有关。 临床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 危害 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肺、脑、肾、肝、肠、骨等部位的病变。 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X线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诊断 依据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结合结核菌素试验、X线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诊断。 饮食建议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油腻性食物,忌烟酒。 治疗原则 采用抗结核药物等全身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 典型症状 颈部一侧或双侧有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肿大。早期肿大的淋巴结常孤立无痛,质地较硬,可移动;中期淋巴结可融合成团,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移动;晚期淋巴结液化,形成冷脓肿,溃破后排出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窦道或溃疡。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伴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 诊断依据 1.病史部分患者可有结核病史。2.临床表现颈部一侧或双侧有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肿大。3.辅助检查(1)X线片:胸部X线片可了解有无结核灶。(2)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3)组织病理学检查:在未破溃前,可切除淋巴结行病理检查。 治疗方针 抗结核药物全身全身抗结核杆菌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1.口服异烟肼,伴有全身症状或合并其他部位结核病变者,加服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链霉素等。2.对局限性寒性脓肿可采取穿刺抽脓注入抗结核药物。 手术治疗 1.手术切除适用于初起少数较大的、局限的、尚未液化且可移动的病变淋巴结。2.穿刺抽脓适用于已液化成脓,但表面皮肤尚完整的病例。3.病灶搔刮适用于已破溃形成溃疡或窦道。 预后情况 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预后,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脑、肾、肝、肠、骨等部位的病变。 日常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定期开窗通风。2.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3.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饮食调理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性食物,忌烟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