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来源】天南星科半夏干燥块茎。 【性状】类球形,直径1~1.5cm。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 (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方剂】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出自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理气剂。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错杂者。 半夏在临床中的其他配伍: ①半夏配生姜,常用于和胃止呕(寒证),如小半夏汤。 ②半夏配干姜,常用于温肺化饮,如小青龙汤。 ③半夏配麦冬,常用于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如麦门冬汤。 ④半夏配茯苓,常用于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如二陈汤。 说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