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播手记(三)“从老柴到肖邦”之波兰、捷克

 小黑爷爷 2019-08-29

“从老柴到肖邦”947音乐之旅,在结束了俄罗斯的行程之后,飞往波兰华沙,追寻浪漫“钢琴诗人”肖邦的足迹。在完整15天的行程中,波兰和捷克的比重与俄罗斯相当,扑面而来的精彩同样让人难忘。

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旅行回顾之后,隔了一个多月才把波兰和捷克的感悟拿来分享,作为拖延症晚期可以给自己找到无数个借口,但其中最主要也最真实的,我想是因为旅行中包含的内容太多,每天的惊喜和触动让我一时没了梳理的头绪,在翻看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的时候,觉得此行能和所有充满美好的旅伴们一起拥有这些是如此难得。


在行程中,我们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的概念,而是将城市人文、历史故事、艺术家生平等等全部结合在一起,用更整体更全面的方式去接纳我们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切。当这些内容在我们各自的大脑中有机结合,并产生化学反应时,“音乐之旅”的意义,也就荡漾在每个人每天相见时的笑脸中了。

所以,回顾还是要写的,为把我们三十多人共同的美好记忆,分享给更多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朋友们。

主播手记(一):充满惊喜的俄罗斯圣彼得堡

主播手记(二):雨水相伴的俄罗斯莫斯科

1

华沙 —— 肖邦之城

华沙曾是一个几经磨难、浴火重生的城市。而今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是华沙这个城市的名片,肖邦的钢琴声是这个城市的符号。在华沙,肖邦无处不在。


到达华沙,这座已有80年历史的机场,原名华沙-奥肯切国际机场,后为了纪念肖邦而改名为弗里德里克·肖邦机场。
 
圣十字教堂,位于华沙国王大街上的一座巴洛克式建筑。
 
肖邦辞世后,被安葬于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按他的临终嘱托,亲人将其心脏装进瓦瓮送回华沙圣十字教堂,当时主教将其封存在中厅左侧第二根廊柱内,柱面刻着肖邦的简介。
华沙大学是波兰最大的公立大学,建立于1816年。华沙大学的前身是华沙中学,从1817年到1827年,肖邦在此度过了10年的青春时光。
 

这座叫“圣母访问会”的教堂,在华沙大学主校区的隔壁,与圣十字教堂只有几步之遥,是肖邦读书时每周必去的教堂。肖邦少年时代常在这座教堂演奏风琴,也是在这里结识了在弥撒咏唱的初恋情人康斯坦茨。
 
波兰总统府,原址为皇宫,肖邦八岁首次公开演出的地方。
 

位于圣十字大教堂的旁边的察普斯基/克拉辛斯基宫,这里是肖邦1830年离开波兰前在华沙居住的最后一个地方。肖邦离开华沙后,这所公寓的正面墙上刻下了一段令人惋惜的话语“肖邦1830年从这里永远地离开了华沙”。

肖邦的长凳,从圣十字教堂门口开始直到老城广场的国王大街上,留心观察就会看到这种看起来普普通通供人休息用的长凳,长凳上画着所有凳子摆放的位置地图,轻按旁边的开关按钮,长凳就会开始演奏肖邦的作品。


在长凳前,有一块铜牌,刻着“休息一下,和肖邦一起”的字句,走累了的时候,还能有肖邦陪伴,这是华沙城对所有追寻肖邦而去的人们最美好最细心的欢迎了吧。


1830年10月,肖邦永别故乡,在这条大道上,肖邦的恩师埃尔斯纳带领学生们齐唱专为离别而作的一首小康塔塔,隆重送别。
“愿你的才华,从这里生成,在别处闪耀,传遍各地。”现在的这条大街就是按照1778年的这幅油画修复的。
 
距离华沙50公里以外的热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是肖邦的出生地,后人为了纪念肖邦,将此地改造成了一个小型的肖邦纪念博物馆。
 
故居中陈列着肖邦手抄的谱子,《d小调波兰舞曲op.71 no.1 
 
肖邦手写的信件
 

故居外风景如画,这个园林是由著名的波兰建筑艺术家赫伦契舍克设计的。种植着由波兰各地捐献的名贵花草树木,院内的肖邦雕像也是无处不在。
 
瓦津基公园是波兰最美丽的公园之一,具有英国园林风格。原是波兰末代国王斯·奥·波尼亚托夫斯基(1766-1795年的别墅。

1958年5月,肖邦雕像又重新立起。在肖邦协会的组织下,每年6~9月,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要在肖邦雕像下举行露天音乐会。火辣辣的太阳根本挡不住我们对肖邦、对音乐的热情。
 
雕像中肖邦倚靠的大树,是取材自玛祖卡舞曲的故乡所特有的一种树木,以此代表肖邦时刻在心中挂念的祖国波兰。

2

克拉科夫

离开华沙,我们去到克拉科夫,这座位于维斯瓦河上游两岸,建于公元700年前后的美丽小城,1320~1609年为波兰全盛时期的首都。14-16世纪,她与布拉格、维也纳并称为中欧三大文化中心。


据说在二战时期,因为希特勒钟爱这座城,想要完整地据为己有,所以下令不能轰炸不得损伤一丝一毫,所以克拉科夫完全保留了中世纪的旧城风貌。
 
历经沧桑,见证历史的中世纪城堡。

3

奥斯维辛集中营

被称为人间地狱的奥斯维辛,距离古城克拉科夫以西52公里。

这个原本宁静、安详的美丽小镇,经历了二战中纳粹德国统治此地的幽暗岁月,使它背负了人类文明的耻辱并载入史册。
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没有皇宫教堂历史古迹;也没有绮旎风光自然美景,却吸引着每天十万左右的游客。
 
这条被无数次搬上荧幕的铁路,是一条通向地狱的路。
一排排简易,整齐的板房,四周绿树成荫,难以想象,这里埋葬着110万被杀害的灵魂。此行随团的小提琴家宋阳,在修复后的牢房里,为我们演奏了电影《辛德勒名单》主题曲,以告慰那些苦难的灵魂。

随着如泣如诉的琴声,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似乎近在眼前,悲伤的情绪在第一个音符被拉响时,就入侵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脏。

此行中的琴声,当然不只在这特定地点的特殊安排。在入驻的酒店,小提琴家宋阳也为我们带来了房间里的“私享音乐会”。
 

除了音乐家的专业演奏,多才多艺的团友们也拿起小提琴为大家献技,琴声欢笑声响彻在我们的房间里,也回荡在我们的心里。

 

 

3

弗罗茨瓦夫

弗罗茨瓦夫是波兰第四大城市,二战以前曾是德国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居全德国第六位。二战后划分给波兰,所以城市建筑保留了德式风格。


在做行程计划时,对这座城最为期待的是世界著名指挥家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曾在这里出生,这位有故事的指挥家让我们对弗罗茨瓦夫充满了好奇。

而去到弗罗茨瓦夫之后,吸引我们的,却是街头巷尾时不时出现的“小铜人”。据说,在这个城市有着一个遥远的传说,很久以前的欧洲森林深处,存在一批善良有爱的“地精灵”,个子矮小只有一尺高,他们正义勇敢,不畏惧恶势力,团结有爱与恶势力做斗争。这样一批正义形象铭刻在当地人的心中。


从2001年开始,弗罗茨瓦夫为了纪念,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摆放铜质的小矮人。第一批小矮人出现后,弗罗茨瓦夫民众立刻爱上了它们,很多商家和个人也开始自掏腰包来制作这些小矮人。到目前为止,弗罗茨瓦夫老城里的很多街角、门旁、窗台、木椅旁、教堂前等很多地方,已经摆放了300多个小矮人。小矮人已经是这座城市的标志
 
当然在弗罗茨瓦夫游玩的一个非常“重要项目”就是寻找小矮人,到老城的各种犄角旮旯里搜寻小矮人的踪影。
 



4

布拉格 

尼采曾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作为古老欧洲的中心,布拉格是唯一一整座城市都列为世界遗产的城市。是无数作家笔下浪漫故事的发生地,让人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夜幕下的布拉格,漫步在伏尔塔瓦河畔,倾听彼岸的城堡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布拉格著名的建筑:跳舞的房子,又名“弗莱德与琴吉的房子(Fred and Ginger)”,暗喻一对舞者。跳舞的房子脱颖于新巴洛克、新哥德与新艺术运动的建筑之间,是布拉格十分驰名并具代表性的建筑。

金碧辉煌的国家歌剧院,代表捷克历史和艺术的建筑物。布拉格国家歌剧院于1888年开放,建筑外观的特色是歌德、莫扎特、席勒等著名音乐家的半身像,据说内部装饰精美使这座建筑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之一。而隐匿在查理大桥下咖啡馆旁的斯美塔那雕像,一直静静地守护着伏尔塔瓦河。
 
在欧洲中世纪地堡风格的餐厅,乐手们一首接一首地演奏,从《沃尔塔瓦河》到《月亮代表我的心》,成为了此行中又一次集体狂欢。
 
短短15天的旅程,每一位团友都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年纪最小的团友已经开始了绘画课程的学习,年纪最大的团友也将画作放在全国最重要的水彩画馆本月的画家联展之中展出。团友们说:“从老柴到肖邦”的音乐之旅是不可复制的旅行,唯有跟着947才能做到!

行程中的最后一顿晚餐前,有团友提醒我,是不是该说点儿什么,毕竟落地上海后,大家就各奔东西了。可我觉得,我们原本就来自上海的各个角落,旅行结束,虽然带着激动和疲惫回到各自温暖的小窝,但心与心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相约见面那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还有很多次相聚,很多顿晚餐,很多段旅行…

撰文:费佳、洪韵 

添加经典947吉祥物九九为好友
实时关注经典947最新动态
微信号:jingdian9479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