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于这种人。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3.「世界很单纯,人生也一样。」不是「世界」複杂,而是「你」把世界变複杂了。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 4.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节。 5.应付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勇气,能说明一个人如何定义生活的意义。 6.我们只要留心观察个人的行为举止就能了解这个人。行为举止是永远受到人生意义的制约的。 7.我们生存于与他人的联系中,如果我们选择孤独,便等于选择了死亡。 8.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绝不能放弃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10.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职业、交际和两性这三个问题。每个人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反应,都明了地显现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次诠释。 11.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重要、有价值,但如若不能搞懂个人的成就建立在对他人做出贡献的基础之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人的理想和行为,同样遵从这一原则:对于他人有意义的,才能算是意义。 12.只是想逃避困难的人,必然会落后于他人。 13.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14.一个人的精神思想是与其人生态度相一致的。 15.即使植物可以预知未来,然而却对它没有任何用处。比如,植物已经预料到:“一会儿将有人走过来,踩到我的身体。”这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即使预料到,结果仍然无法改变。《自卑与超越》 17.人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独有的一种优越感。它取决于人们赋予生命的意义。《自卑与超越》 18.一个人对外在的兴趣是需要培养和练习的。 20.如果我们能意识到武力永远无法赢得合作与爱,这个世界就可以避免无数的紧张关系,不用做那么多的无用功。 21.很多时候,目的是正确的,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22.逞强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不要努力“看起来很强”,而是努力“变得很强”。 23.如果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思想上积极,并主动克服困难,那么他也会获得成功。 24.我们称人类对环境所做的改变为文化,即精神指导肉体的结果。 25.重要的不是天生拥有什么,而是如何活用拥有的东西。 26.热心的人,不见得是体贴的人。他只是想让对方依赖自己,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个重要的存在。 27.正因为目标永远不会有达成的一天,所以自卑感油然而生。 28.遗传和成长环境只是单纯的“材料”,只有你能决定如何使用材料,来打造真正舒适的家。 29.有许多以自卑感为借口、逃避人生课题的胆小鬼。也有不少以自卑感作为发条而成就丰功伟业的人。 30.我们发现:一个完全被忽视、被憎恨或被排斥的儿童往往很孤单,不善于和别人交往,无视与合作的存在,也全然不顾能引导他和别人共同生活的任何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