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仅20岁的印度“国王”,坐拥8.5亿美元财产,曾登上福布斯榜单

 昵称413468 2019-08-30

现如今印度总人口已经有13亿,而且人口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印度虽然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其实却保留着很多封建的东西,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要数“种姓制度”了!印度政府虽然宣称人人平等,但实际印度的高种姓和低种姓地位和生活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后就实行了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即白人是最高种姓,而印度的原住民则是低种姓,这也是人们能够从肤色分辨出种姓高低的原因所在——一般而言种姓越高肤色越浅,种姓越低肤色越深。印度能够统一还要感谢英国,要知道印度内部以前有无数国家,在英国人来了后才统一。印度独立后虽然不承认这些曾经国家的国王,但实际上这些国王和贵族手中却掌握着巨大的财富。现如今印度最出名的一位国王便是Padmanabh Singh了,他虽然只有20岁,但是却被尊称为国王。

据印度媒体报道,Padmanabh Singh手中掌握着的财产达到了8.55亿美元,他在斋浦尔甚至拥有一座红色城堡和皇宫!这些当然不是他自己挣来的, 他从一出生就拥有了这一切,这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他的家族曾经是印度的国王,虽然印度早已没有了国王,但人家毕竟是高种姓,而且有钱,家族对他一直是按照国王的标准培养的,从小就学习高尔夫球、马球,年纪轻轻就已经环游过世界了!

Singh的家族是印度历史上斋浦尔王,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303代了!2011年Singh就从父亲手里继承了王位,成为斋浦尔王宫的主人,现在这座王宫还是印度的文物呢!根据史料记载,浦斋浦尔王宫修建于1727年,已经有差不多300年的历史了!作为印度种姓制度金字塔顶端的男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他18岁生日的时候印度的名人悉数到场!坐拥祖辈留下的财富,他有了花不完的钱,曾经登上过福布斯30岁以下亚洲人榜单。

大家肯定羡慕Singh的生活,但是对于Singh自己来说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了!为了打发时间他只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曾经搬到意大利,就为了参加时装秀!Singh的生活光鲜亮丽,但印度还有好2亿人吃不上饭,好几亿人住在贫民窟里面,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疯狂了!现如今印度总人口已经有13亿,而且人口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印度虽然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其实却保留着很多封建的东西,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要数“种姓制度”了!印度政府虽然宣称人人平等,但实际印度的高种姓和低种姓地位和生活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后就实行了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即白人是最高种姓,而印度的原住民则是低种姓,这也是人们能够从肤色分辨出种姓高低的原因所在——一般而言种姓越高肤色越浅,种姓越低肤色越深。印度能够统一还要感谢英国,要知道印度内部以前有无数国家,在英国人来了后才统一。印度独立后虽然不承认这些曾经国家的国王,但实际上这些国王和贵族手中却掌握着巨大的财富。现如今印度最出名的一位国王便是Padmanabh Singh了,他虽然只有20岁,但是却被尊称为国王。

据印度媒体报道,Padmanabh Singh手中掌握着的财产达到了8.55亿美元,他在斋浦尔甚至拥有一座红色城堡和皇宫!这些当然不是他自己挣来的, 他从一出生就拥有了这一切,这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他的家族曾经是印度的国王,虽然印度早已没有了国王,但人家毕竟是高种姓,而且有钱,家族对他一直是按照国王的标准培养的,从小就学习高尔夫球、马球,年纪轻轻就已经环游过世界了!

Singh的家族是印度历史上斋浦尔王,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303代了!2011年Singh就从父亲手里继承了王位,成为斋浦尔王宫的主人,现在这座王宫还是印度的文物呢!根据史料记载,浦斋浦尔王宫修建于1727年,已经有差不多300年的历史了!作为印度种姓制度金字塔顶端的男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他18岁生日的时候印度的名人悉数到场!坐拥祖辈留下的财富,他有了花不完的钱,曾经登上过福布斯30岁以下亚洲人榜单。

大家肯定羡慕Singh的生活,但是对于Singh自己来说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了!为了打发时间他只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曾经搬到意大利,就为了参加时装秀!Singh的生活光鲜亮丽,但印度还有好2亿人吃不上饭,好几亿人住在贫民窟里面,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疯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