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饥饿随感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8-30

吃饭,是每天都少不了的动作。一顿饭半小时,一天花费在吃饭的时间就一个半小时。花了这么多时间,为什么我们不觉得累呢?不觉得麻烦呢?为什么不会放弃吃饭这个动作呢?

而说到要读书,要锻炼,要工作,要做家务了…… 这时候,又开始打退堂鼓了,觉得没时间,太累了,坚持太难了。

吃饭吃了一顿,饱了,过几个小时,饿了,又想吃了,饱了,满足了,过几个小时,又饿了,又想吃了。就是这么的循环往复,我们才每天要花一个半小时在吃饭上,却依然乐此不疲。

有人说,吃饭是人的本能啊!不吃饭,过不了多久就被饿死了。正是人对于饥饿的恐惧,以及饥饿的难受。才让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即便是要排队,即便是顶着烈日去找家餐馆,即便是吃顿饭要花这么多时间,却依然吃得乐此不疲。

那这就很好理解了。我们为什么在生活中总是忽视锻炼、看书学习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式。以及,被懒惰和欲望所控制。这都是被暂时的快乐所蒙蔽,而看不到长久的快乐,而短时间的享受,往往会造成以后,更多的不快乐,悔恨,痛苦。

人们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如此,平时不注重积累,不重视学习,到了机会来临时,却因为自己才疏学浅,能力不足,而失之交臂。

不要到进了医院,再多钱都买不回健康的时候,才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到了这个时候,才明白今日不养生,明天养医生的道理,未免太晚了。

把饭吃好,就已经是一种人生哲学了。吃饭,饿了就吃,吃了会饿。吃饭规律,控制吃的量,这就是修行。

饭吃好了,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

跑步,跑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又可以跑了。每天跑,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这样你会觉得累吗?会觉得跑步没时间吗?多了一个好习惯,把这个习惯融入进我们的血液而已。

看书,很多人看书就犯困,那是完全没找到读书的乐趣。即便一开始困了,也没什么关系。困了,可以放松一下,慢慢来,循序渐进,慢慢懂得了一些语言和基础背景,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看书怎么会让自己产生“饿”的感觉呢?我们吃饭,我们饿了才想吃饭,吃得不亦乐乎。同样,看书也要让自己“饿”啊!怎么让自己饿,这不刚好“书到用时方恨少”吗?其实,我觉得心态摆正,这不是悲观的谚语,这恰恰是告诉我们,学了东西要用才有用,用了才知道自己哪里会哪里不会?才知道学的东西是干嘛的。

怎么用?有实践的机会当然要实践,无数次的实践,遇到了各种场景都能运用自如,那自然就掌握了,在用的过程中,吸收了更加广阔的知识。

如果没那么多实践的条件怎么办?写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把学过的东西,写出来,整理思路,表达出来,这也是在使用知识,这样用久了自然就知道自己哪里不足?有学习的动力了。

乔布斯说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就是这个道理。让自己保持谦卑的心态,才能让自己学得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