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海边图书馆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听优质好课——览历代之精华 来源:诗词世界(shicishijie) 编辑:聂隐娘,转载请注明出处 博尔赫斯说:若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诗词君深以为然。 在图书馆,随手撷取一段时光,都显得静谧而美好。 一个午后,饮一杯茶,翻看一本喜欢的书,静静享受这独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 今天,诗词君要推荐中国10个最美的图书馆,书香宁静,自然美好,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男孩在废墟前看书 三联海边图书馆 图片来源:景观中国网 这座图书馆叫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建筑师叫董功。 图书馆的设计感极强。面朝大海的一面,用了高通透的玻璃幕墙,室内以原木色为主调,有三层阶梯,每一层的书架前都有座位供读者阅读使用,每个座位都面向大海,视野一览无余。 许多人不远万里,慕名而来,看书观海,这种遗世独立的感觉,恍如每一个阅读者的孤独的心灵。 独自读书,独自面朝大海,独自春暖花开。
天津滨海图书馆 2018年,美国《时代》周刊发布一份旅游目的地榜单,列出世界上100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天津滨海图书馆荣登榜首。 仅凭几张设计感十足的照片,滨海图书馆曾引为8万点赞,周末更是排起了长队,大家纷纷想要目睹这座图书馆的风采。 ![]() 独特的设计是这座图书馆最大的亮点,一层层白色的阶梯呈波浪状铺开,阶梯之上架有同样波浪状的书架。拾级而上,遇到一本喜欢的图书,便可坐在旁边的台阶上阅读。 置身其中,犹如转向于一个科幻场景中。在现代设计中,翻阅一本古典书籍,颇有时空穿越之感。 高达34层的“书山”更是令人震憾。有网友说:这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的海洋原来是这样的啊! 图书馆设置有阅览席位1500个,藏书将达130万册。准备好来感受科幻之美了吗?
上海嘉定图书馆 这是一座具有典雅气质的图书馆,坐落在中国最现代的城市上海。 江南韵味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构成了它独特的气质。 图书馆主体建筑两面制造出环水效果,屋顶像打开的书籍,随时欢迎你去探究它。 天气晴好的时候,玻璃窗上映出云与水;天阴的时候,则好像一副水墨画,在雨中安安静静地待人欣赏。 走进这里,会让你觉得走进多年前的江南书院,古朴的风韵,让人陶醉。 嘉图不仅有又美又安静的图书馆,还在商圈、居民区、学校周边等人口集中区域建设“我嘉书房”。 南翔镇的“我嘉书房”有着古今融合的“味道”。 “书房”以传统文化、古镇历史和智慧阅读为打造重点,装修采用中式风格,巧妙融入了“槎溪十八景”等古镇元素。同时,“书房”还配有书法机、国画机、听书机等现代化数字阅读设备。 家门口图书馆,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小确幸小美好。
铜陵滨江码头图书馆 码头改成的图书馆,你去过吗?这座图书馆被誉为最美“江上书屋”。 它又叫码头书屋,位于滨江公园原铜陵县四通码头上。 来到码头书屋,顺着“竹走廊”来到书屋的一角,听一首歌,品一杯茶,读一本书,静静地享受阅读,一阵江风吹来,竹风铃叮当叮当敲出清脆的声响,这种感觉足以让你忘记喧嚣的世界。 靠窗的落地玻璃满足观江的需要,书架墙的内部围合出一个由阅览室向码头表面跌落的“阶梯阅读区”,该空间的吊顶是一个竹装置——“倒置竹山水”。 竹装置在风中轻轻晃动,仿佛跃然眼前的水墨山水,使人产生奇妙的感受,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境。 一边是阅读,一边是江水。读书累了,抬头看看眼前的江水,烟波浩渺,气象万千。从书中走入自然中,天人合一。
台湾北投图书馆 北投图书馆像一座大船,掩映在一片绿色中。 这是一座环保图书馆。北投图书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以自然环保的建筑方式建成。 据说为了在夏季降低馆内温度,节约电力的使用,馆内采用了高低窗设计产生对流,降温且利于空气流通。图书馆的主要能源来自于太阳能,屋顶的草皮也采用了特殊的设计,可以储存雨水,用来浇灌馆内的绿植和洗手间的用水。 安静而专注是北投的气质,大面积落地窗的使用充分利用了自然光,馆内的灯光明亮而温暖,木制的书架也都不高,一点也没有拥挤和逼仄的感觉。 望向窗外,亦是一片郁郁葱葱,让人生出在森林中阅读的感觉,木香与书香融合,真是爱书人的天堂。如果时间允许,我想我很愿意在这里静静地待上一整天。 有人曾这样描写北投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内,小小的空间,兴奋交织着局促与新奇,电流般将每个人连成一个磁场。在这里,太阳馈赠的能量让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水乳交融,令人一见倾心。”
篱苑书屋 在北京怀柔的山谷中,有一个名叫篱苑的书屋。这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清境。 场地前的水面,水边栈道、卵石平展的铺排以及篱笆(取自漫山遍野的劈柴混)围合的空间,让书屋本身与自然环境结合成浑然的一体。 场景中,既遮阳又透光,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性,书屋也因此取名“篱苑”。 室内空间的构成简单直白,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即摆在台阶下方,成为主要的阅读空间。 为了使建筑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设计师还引入了当地村民常用的柴禾,将它们布置在玻璃幕墙后以形成篱笆。 图书馆采用钢与玻璃的混搭结构,采光与坚固度兼顾,外墙取材自当地村民的柴火——洋槐、桑木等十多种树木的枝干,木板与亮光相互调和,并平均分配整个空间的亮度,营造出浓浓的书卷气息。
国家图书馆
宝安图书馆 深圳是一个繁忙的城市,在一片繁忙中,还有一片静谧的所在,这就是宝安区图书馆。 方形的馆形设计,简约端方,犹如君子行止。外部水池环绕,远处看就像座落在水上,此情此景,图书馆犹如《诗经》中的伊人,在水一方。 夕阳西下之时,残光映照水面,好一番景致。 馆内高大的落地窗设计,让视野更开阔,阅读后,抬起头,看看窗外,是休息,也是欣赏。 每到周末,宝安图书馆就排满了长队。去晚了,就抢不到位置了。
中新友好图书馆 ![]()
杭州晓书馆 晓书馆是由著名音乐人、作家高晓松发起创立的,选址在良渚文化村,由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 图片来源:微博@晓書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