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三立年轻时学相声太苦,报考这工作,考官被他“怼”得说不出话

 历史解密坊 2019-08-30

马三立老先生,是中国已故的相声泰斗。马先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贯口”和文哏段子风格,并创立了独树一帜的“马氏相声”。可是,您知道吗,马先生早年的学艺之路并不平坦,甚至中途差点儿改行。马先生早年为什么差点儿改行,又是改的什么行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马先生出身艺术世家,父亲不仅说相声,而且还是有名的“相声八德”之一。母亲学过京韵大鼓,马先生的兄长也是一名著名的相声演员,并已形成了自己擅演“文哏”段子的艺术风格。再加上马先生初中毕业,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儿,照理说,学相声应该比许多人轻松。
可事实却没这么简单。艺术不同于其他技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马先生的老师很严厉,对徒弟的要求也很严。

马三立开始的时候,学艺水平一般,经常挨师父的巴掌,马先生也曾一度认为,自己并不适合说相声。恰好马先生看到了一则招巡察的广告。他一看广告上写的年龄,体质、文化水平等,自己都符合要求。当时,年轻的马先生头脑一热:既然说不好相声,当个巡察(景查的意思)也不错,总能混口饭吃啊!

马先生真的去报名了。在当时,初中文化水平就不低了,于是,文化考试马先生很顺利地通过了。接下来,就到了面试环节。面试发生的故事是马先生自己口述的,比较有意思,基本上可以当一段相声来听。

当时的巡察都不咋地。马先生一进面试那屋,面试的是一胖一瘦两个考官,两人还都没闲着,瘦子一个劲儿地抽烟,手指头都黄了,随时可能把自己点着喽;胖子一个劲儿地嚼着口香糖,还看着小人书,估计有字儿他也看不懂。
就这么两位,要对马先生进行面试。先是例行检查,也只是问问得没得过病,跟自己比划比划身高,再让他把上衣解开,数数马先生的肋骨。这些都不是重点,考官很快问马先生:“想当巡察,懂规矩不?”马先生一愣,只听说过说相声有规矩,当巡察还有规矩吗?于是就问:“啥规矩?”巡察白了马先生一眼,“你带钱没有?”

马先生一听说要交钱,一下子愣了,他明显感觉到自己新的职业生涯可能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于是随口来了一句:“要钱,那广告上也没写呀!”由于当时心情激动,一下子声调还提高了好几度。
两个考官也愣了,怎么,我们哥俩暗地里收你点儿小钱,还得写广告上?是你傻还是我傻呀?再一看马先生那一幅激动的样子,两个考官一时间倒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现场的气氛,一度十二分的尴尬。

就这样,马先生随口一句话,就把两个考官一下子给怼没电了。当然了,马先生这个巡察也自然当不成了。不过呢,时值今日,我们仍得感谢那一胖一瘦两位考官。正是因为他们,让世间少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巡察,倒留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相声大师,也给人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笑声。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