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楹联书法(一)——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三二三)

 百了无恨 2019-08-30

楹联书法(一)

楹联,通称“对联”,也称“楹帖”。在宫廷、府宅、庙宇、祠堂、亭台、园林等处的楹柱上,用木版、竹片刻制,或在石柱上镌雕的联语(有时,还配以横披),常见的是用纸或用绢等裁成二条分上下联书写联语后装裱悬挂于客厅、书斋、寝室等处。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落成以后,贾政说道:“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难生色”。这“生色”二字,包含着楹联对园林的作用。所以凡是优美的风景、著名的古迹、庄严的庙宇、雅致的厅室,配以楹联装饰,则能交相生辉。除此以外,凡喜庆哀吊、四时八节均可用它来表达思想和寄托情感。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就是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经常可以看见:春联、婚联、寿联、挽联等等。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广政27年(公元964年),在春节前夕,学士幸寅逊在寝门左右二块悬挂的“桃符板”上题写联句,(在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中引作“辛寅”。)以迎新春,孟昶看过认为幸寅逊题句不工稳,便亲自命笔在“桃符板”上书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吉祥联语。据传,这就是我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一副楹联。至于桃符板的起源,那就更早了。

《淮南子》说,桃符是用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余的桃木做成。上面写“神荼”、“郁垒”二个门神的名字,或画上他们丑怪凶恶的画像,以此“驱邪避鬼”。而这两个神话人物,据《山海经》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北宋王安石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讲的就是这个新春挂桃符的风俗。这种桃符由画门神改为写联语,并由木版改为纸张,成为春联,据传说是在宋元时己逐渐开始,但未见实物传世,大概由于它是贴在大门上的,风吹雨打很难保存下来吧。又传明太祖朱元璋是春联的提倡者。据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说,有一年除夕,太祖传下圣旨,要求官府宅弟和老百姓家,都必须在门上张贴春联,以示迎春庆贺。并亲自撰写了“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的联语赐给一位名叫陶安的文臣。太祖还微服出巡,边视察边观赏,当经过一户人家门口,见张贴着无字的红纸,便询问原因,知是阉猪人家还未曾请人代写,便取笔题了一联云:“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可谓奇巧幽默,传为趣谈。这种贴在大门上的春联,后来演变成贴在柱子上的楹联;再变为写在纸绢上,而装裱起来挂在墙壁上的楹联,大概是明代中叶之后的事。

在传世的早期楹联实物中,笔者所看到的最早是明嘉靖时代温如玉的作品。由于楹联可以应景生情,因人制句,再加上优美的书法,精致的装裱,既可装饰美化环境,又可欣赏,因此,自明清以来,一直成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族传统艺术形式。

例:杨再春为APEC雁栖湖会场书法艺术创作的楹联作品

东方破晓光迎日,云路飞天欲化龙。

杨再春,书

作品现场图片

创作手札:此联取法赵体字的秀美和《圣教序》的结构严谨。上联“东、破、迎”三个捺和“晓、先”两个钩不可雷同。下联“路、天、欲”三个捺,“化、龙”两个撇均有变化,在对联创作中是关键结构的处理并要左右呼应,此为与条幅创作不同之根本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