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胆子再看一遍,但是奉俊昊的《杀人回忆》一直是我个人的韩国电影top1,同时我也一直觉得这部电影已经是他导演的最高水平,后来再看他的《汉江怪物》等作品,终究不是一样的气候,不过一个导演一辈子能有这样的一部电影已经是足够了。所以开始看《寄生虫》的时候,也并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 没想到一看吃惊不小。倒不是说《寄生虫》比《杀人回忆》更好,毕竟后者取材于真实事件,从题材来看也是老天爷的恩赏,不可能复制。但是从对世间百态的观察入微,到表达手法的流畅自然,以及导演看待世界的宽度和高度,都让我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个精致流畅,完成的捶打细磨出来的漂亮的作品。 同样作为创作者,这种创作态度本身,就让我在观影过程中受到了非常大的鼓舞。 至于观赏者大面积的关于穷人,中产阶级,阶级分化等等讨论,我倒是没想那么多。 在我看来,好的文艺作品不是为了阶级斗争而生的,也许里面有阶级斗争,但沦为阶级斗争工具的文艺作品,绝不是好作品。而文学艺术的本质,是看得到一个一个的个体的人,这是人类需要它的原因,也是它的神性所在。 《寄生虫》里有穷人,也有富人,但是穷人和穷人大不一样,富人和富人也不一样。人和人就不一样。 我宁愿把他们看成是两个个体的家庭之间发生的联系,贫穷和富有是他们的重要属性,但不是他们的全部。 从这个角度来看,奉俊昊对人物性格的揣摩是吃得很透,表达得很准确的。 先说金司机一家。他们一家人虽然很穷,却是很普通的穷人,没有许多观众所期待看到的那种穷人的美德。奉俊昊用几个细节干净利落的就把这家人的性格刻画了出来,一家人都非常窝囊,被醉鬼堵在窗口撒尿也不敢言声,却眼高手低,瞧不上糊纸盒的工作,接了糊纸盒的工作能干出四分之一残次品,可想而知这家人之所以会这么穷,其自身的个性也是有很大原因的。 他们不是坏人,但是懒惰,油滑,总喜欢暗搓搓的鼓捣。所以才会在朴社长家外出的时候,跑到东家的房子里胡搞。同样是穷人,可能换一家人,就不会这样做,但是换一家人,也不会连蒙带骗的一家人都跑到人家去。换一家人,可能早就四处去打工赚钱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并不专业,但是短时间内也没有那么容易被发现。 再说朴社长一家,是上流精英,但也很明显的传统的父权文化,这一点恰恰和金家形成对比,女主人虽然是阔太太,但其实并不是一个傲慢的人,这是典型的父权文化下,男尊女卑家庭里的女性,人也很善良单纯,对于丈夫听话顺从,对女儿漠视,却管不了儿子。 由于电影只展示了两家人交集的部分。对于这个家庭的整体情况,我们只能猜测,她应该是从小家境优渥,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也许大学毕业就结婚了,一天班都没上过。 丈夫的家庭背景可能比她家更强,所以两个人其实都不是底层出身。对于穷人知之甚少。女主人从未见识过人性的阴暗,而男主人不至于看不出来,而是他根本没有正眼去看过每天进出自己家里的这些人。 也有可能早期有过短暂的平凡的生活,也不是刻骨铭心的那种苦日子,也挤过地铁,但是都早已经忘记了。这才是人,就像片中那位前任女管家的丈夫说,住在地下室里,时间久了,记忆就模糊了,好像从来都住在这里一样。 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大家可以自己看电影去琢磨。 总之这样的两家人的交集,在生活中如此密集的来往,但是又彼此需要划清界限。特别是对于东家这一方,朴社长看上去反复强调的界限,是对自己家庭的保护,不希望对方窥伺自己的隐私,那么他也同样不会打听对方太多。 这就是这个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像精心做出来的一个作品,如果你仔细琢磨,一切都合情合理,这家的父母是这个个性,所以他们会走到一起,生出这样的一对儿女,然后一起又穷又骗,价值观一致,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朴社长这样个性的男人,就会娶这种单纯没社会经验又漂亮听话的老婆,养在家里,对自己言听计从,生出这样的一儿一女。因为一帆风顺,觉得厄运永远不会降临自己的生活,从未对命运有丝毫警惕。 在这样合理的两个小世界的碰撞,也是合理的,一个家庭是习惯打擦边球,总是越过界限去偷偷摸摸的人,一个家庭是条理分明,恪守家庭角色的本分,不越界的人。然而不越界的宿主,虽然可以对明目张胆的越界严防死守,却对寄生虫偷偷入侵毫无觉知。 以及到最后,穷人之间的互相残杀,和金司机突然爆裂的自尊心,也是合情合理的,要知道,贫穷并非必然会产生不满和愤怒,而是像埃里克·霍弗说过的那样:“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事情一部一部的推着向前发展,你可能觉得每一步,他们都可以有别的选择,但如果你仔细想想,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再重新来一次,就他们的那个性格,再加上一些偶然的因素,比如下大雨之类,可能还是会继续向这个方向发展。 奉俊昊的这部作品,其实在价值观上对我没有太大的冲击,就像我前面所说,他的目的也并非是要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我对他最佩服的一点,其实是他观察世界的视角,那是真正的上帝视角,既冷漠无情,又悲悯温柔。或者也可以说,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更多的是呈现了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因果关系。 故事讲起来像小报上的社会新闻,但是它是怎么发生的。普通人只会说好奇葩,好变态,匪夷所思,脑子进水了吧。而导演会把它拆开来看了又看。想知道事情是怎么演变的。 这很像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天爷并不仁慈,也并不残忍,它只是按照其自己的规律,顺其自然的发展。富人也好,穷人也罢,都只是这世间万物的一部分,也不过是刍狗。 世界上有寄生型的植物和动物,就有宿主,大自然如此,人类社会也必然如此,宿主可以拒绝被寄生吗?大树可以拒绝藤蔓吗?大鱼可以拒绝附着在它身上的小鱼嘛?恐怕很难。 电影里唯一的人类社会的宿主就是朴社长本人,他有自主的意识,拼命想划清界限,拒绝寄生动物伸过来的触角,想自己选择寄生在自己身上的物种,他只选择自己的妻子儿女的寄生,但是依然很难。他不是被这家人寄生,就是被那家人寄生。这就叫道法自然。 过于强大的生命体,就会吸引来无数的寄生者。 而且奉俊昊把这个故事的整体的因果,局部的因果,都琢磨得很透彻,但是表达的很有限,需要读者自己凭借经验去观察,理解。这让我这样的观众,得到了非常大的乐趣。 所以说,这段话才是导演的心声,什么阶级斗争,其实全他妈的无所谓了。 当然大家非要那么喜欢,其实也无所谓。 |
|
来自: 淡墨书香日子长 > 《影视&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