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北京买不起房,家在哪里?

 慎不二 2019-08-30

我们家的东西南北都是田地和松树林,我们的小院就像一个孤岛,没有朋友,孤零零地在树林子里。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孤单,有时候,又会庆幸。

如果有一颗《小王子》里的小星球,我想我会很愿意搬到那里去住,远离人群。



2009年,大学毕业,我合租在宇宙中心的五道口的一个单间,五环内,每月1600元。

2010年,我们搬到了清河一居室,五环外,每月1900元。

2011年,工作室成立,第二年搬到了清河两居室,同小区又搬过一次,五环外,每月4600-5000元。

2016年--现在,工作室结束,租到了独立四合院,六环外。每月2000元。

家,越搬越大,也越搬越远。

2009年,北京房价均价1.5万,现在是201611月,均价55739元。

是的,我们的收入追不上房价,我们越发买不起房子。

平均一年半就要搬一次家,每次身心俱疲。最让我恐慌的是,我们未来如果有了孩子的话,我们的孩子能上什么学校呢?意识到这一点,都会生发出逃离北京的想法。

那几年,我被焦虑的大手抓住了,它在鞭笞着我努力工作,养家,期待有一个好一点的未来。对于拥有一个自己的“家”的期待令我抓狂,我甚至开始羡慕起留在老家的姐妹们拥有自己的厨房和孩子,我也想好成为一个家的女主人呀。

每一次租住一个新居,我还是不顾一切地去装饰它,让它变得温馨,看起来像是我们的家,尽管知道不久之后就会离开。

很多人说,在人间我们都是客旅,都是寄居的,我们的家不在地上,而在天上。

又有很多人说,有爱人的地方就是家啊,两个人在一起,不管在哪里都有家。

这些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可是还是无法平复我内心深处对于的强烈渴望。这种喷发出来的渴望从青春期开始就支配着我,让我无法放下。

“留在北京的都是强者,爱打拼的就应该来大城市,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毕业后,才意识到什么是屌丝什么是凤凰女什么是“Loser”。当好学生二十年后,终于开始后知后觉地抛弃头上的虚假光环。

学着自嘲,

学着面对。

学着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学着财务规划,

学着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

学着做真实的自己,

不活在别人的期望之中。

与其被房价绑架不得不出卖生命工作,不如让彼此都自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省下来的房贷或者房租可以让我们在世短暂的年岁变得生动,是不是一件令人激动人心的事?最重要的是,摆脱焦虑,享受当下的生活。

当手头的资源有限的时候,选择投资最重要的东西。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呢?我的答案是成为我自己。

我不是一直渴望田园生活吗?为什么不去试一试,难道非得等到退休吗?只有试过了,才知道是不是真爱,还只是一厢情愿的幻影。


想租地种菜很就很久了,以前一直觉得路途太远没法坚持所以作罢。现在干脆就搬到农场附近住吧。当然,老公的通勤交通时间也要重点考虑的。所以就在2016年,春寒料峭的时候,靠自行车和双脚丈量土地,终于找到了现在的小院,一见倾心。


它很破,很脏,很乱,可是我看到了它未来可爱的样子。



第一次见到它的样子


乒乒乓乓改造中


今年,我们种了很多蔬菜,西兰花,圆白菜,玉米,南瓜,番薯,生菜,豆角,番茄,韭菜。学着翻地平整土地,抓虫子,搭架子,施肥。挥洒汗水,肌肉疼痛,学着和虫子共处。


吃自己种出来的食物,踏实安心。

阳光把我的脸晒得很黑,我使劲地呼吸田野间的土地的气息。天很蓝,西山很美。


刚搬进来不久的那个夜晚,打扫好累,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闻着雨水打湿土地的味道,我想起了常常细雨蒙蒙的南方的家,我的内心深处仿佛有一朵绽放的樱花,复活了过来,我也有一个家了。不用再对外界保持着警惕,不用再扛起重担,我在那一刻与自己和解。


农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在我们这里交融,而我们的心灵往往赶不上头脑的变化。我们享受着这样慢的生活方式和快的思维方式。以前总觉得钢筋混泥土里的人们得了自然缺失症,现在我得承认,是我跟不上这快速的城市变化节奏,我宁愿慢一点,“落后”一点。


在这里,汽车尾气、喧闹的噪音和湍急的人流终于远离了我,互联网和京东快递让我们和这个世界保持着的联系。周末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进城里吃美食和看展览。我不再那么强烈地抗拒着这座城市,稍远的距离反而让我欣赏起它的丰富与精彩。


省下来的生活成本,让我有机会在这段时间里得以畅快地看了很多的书,好好地照顾自己。生活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对吗?选择你最适合的模式。

选择这种生活环境,是我们在综合考虑了客观条件之下,能够选择的性价比高的方式,同时又恰好满足了内心的需要。我不想你误解我的意思,以为说田园生活何等充满仙气,纯粹无扰。那不客观,我们目前仍然需要面对交通不便,生活不便,交际成本剧增。我们的这种生活模式并不适合大多数的人。我只是给你看这个样本,如果你也早就蠢蠢欲动想要到田野中来话。看了我的案例,或许会打消你的激情,或许会让你迈出一步。

你们也无需担心我因为遗世独立而会封闭自己。不会的,不管在哪种生活状态中,我仍然在努力,在改变,在尝试,在成长。你也一样对吗?对生活仍然充满热爱。

这只是生命旅行中一次短暂的驻足。

现在,在这个温暖的暂时固定的家里,在不再那么忙碌焦虑的生活状态里,在我每日自由地遨游的精神世界里,我才可以发自肺腑地说,相爱的人在哪里,家就在那里。

你在问我,在进行生活实验吗?

你在问我,最近在做什么?

你在问我,回北京了吗?

以上这些文字就是对关心我的人的答复。谢谢,我过得挺好的。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还会进入到人群里,仍然会绽放出灿烂的温暖的笑容给你,现在,就让我在这个孤岛中,好好地照顾自己吧!然后整理思绪,重新出发!


作者简介:包婷。浙江女子,出生于大陆曙光首照地石塘,喜欢看书,画画,80后,包包家儿童美术工作室创办人,目前与老公和两只猫咪一起生活。2016年来到小毛驴市民农园租种一块土地,加入驴家农人大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