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了中医“温胆汤”,胆子真的能变大吗?

 金坛区 2019-08-30

温胆汤是现如今临床很常用的方剂之一。近年来,有些人论及温胆汤不查出处,以讹传讹,常把温胆汤释为二陈汤加减作以论述,殊不知温胆汤是唐代之方剂,而二陈汤则是宋代和剂局方所载;且中医药高等院校《方剂学》教材中的“温胆汤”亦是载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之方。若源流颠倒,会影响对温胆汤原意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温胆汤于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胆腑·胆虚寒》即被收录: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

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 ,橘皮(三两),甘草(一两),生姜(四两)。

上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孙氏温胆汤是为胆虚寒证而设,故而温养胆气、和胃化痰、恢复胆的温和之性和升发功能是该方本义。

方药

分析

温胆汤方是由半夏、生姜、橘皮、枳实、竹茹、甘草组成。

其中辛味药占四味,即半夏、生姜、橘皮、枳实;

温热药占三味,即半夏、生姜、橘皮;

微寒性药占两味,即竹茹、枳实;

甘味药占两味,即竹茹、甘草。

纵观全方,以辛温为主,寒温并用。

方中重用半夏、生姜为君,其辛温之性可温胆化痰、和胃止呕、升清降浊,以助胆恢复其升发之性;辛温芳香之橘皮为臣,取其辛能散气,温能和气,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能降之作用,助半夏、生姜升清降浊,理气和胃化痰;甘而微寒之竹茹为佐药,在辛温药量过重之时佐以少量甘寒之品,以防温燥太过;枳实苦辛微寒,取其辛开苦降,破逆行气之用;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适应证

温胆汤寒温并用,以辛温为主,补胆虚,温胆寒,化痰浊,而促胆之升发,助胃之和降。全方中虽无重镇安神之品,但由于能升清降浊,故阴阳之道可通,则能入寐。

后世医家根据温胆汤的特点将其功用不断扩展通过和胃化痰、温通胆腑、和解枢机而用于胆郁痰热上扰之证。使温胆汤又具有了“清胆”之功效。《医方集解》还将其列入了“和解门”。温病学亦将其划归为和解剂。

总之,该方能通调阴阳之道路,调整气机之升降,升清降浊,温养胆气,故凡属胆虚惊悸不寐或胆胃不和,痰热上扰都可加减治疗,且疗效满意。

临床应用

具体而言,温胆汤的适应证应具备两组症状:

一是惊悸(胆怯)、不眠、健忘、头晕、头痛、幻听、幻见等精神神经性症状。

二是消化系统的症状,如食欲差、恶心、口苦、腹满胀、大便不调(或溏、或秘)等。其脉弦或弦滑、其舌苔多薄腻。

症见上述两组症状之一或两者兼具者,均可运用本方。

因此,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结合现代医学,本方对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病、精神分裂等疾患,如辨证无讹,或加苏合香丸以开痰湿之闭,或加至宝丹以苏神开窍,其疗效颇使人满意。所以,本方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方面,很有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病案举隅

女,28岁,2003年3月初诊。自诉:头痛、失眠、烦躁已半年余,曾做脑电图、心电图均正常,现每晚服4~ 6片地西泮方能入睡。

刻诊:患者面色㿠白,神情抑郁,烦躁,头昏沉不爽,失眠、多梦,口黏且苦,时有心悸、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为情志不遂,忧思郁怒,郁而化火,痰火内扰,阻滞清窍,窍机不利所致。治以疏理肝胆气机,健脾和胃化痰,寒温并用,升清降浊,方以温胆汤加全瓜蒌、川贝母、橘络、黄芩、炒酸枣仁、知母。服5剂后,睡眠明显改善,神情自如,地西泮片从4片减至1片;再服5剂,患者精神状况正常,自述地西泮片减至1/2片。三诊时再服5剂,地西泮片减至1/4片,15剂后,停地西泮,并嘱其常服山药,用薏苡米粥、杏仁、大豆黄卷等食疗法以调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