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音乐除了会令人联想到骏马奔腾,用在龙舟竞赛上也是十分契合的。一篇公众号可以同时满足试听的双重需求也是没谁了…… 前几年,每逢节假日必然会收到很多群发的问候节日快乐的信息,开始是短信息,后来是微信群发的信息。实话说,对于这些群发的信息,九哥很不以为然,颇有不胜其扰的感觉,而且也是一概不回的,除非是针对性的私信或者署名短信。
大概是二、三年前,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所谓专家的言论,认为端午节是一个祭祀的日子,不能互致快乐,否则就是不严肃。那么端午节是祭祀谁的呢?最普遍的说法是祭祀屈原,其次是伍子胥,最后是曹娥。 先说曹娥,我相信绝大多数读到此文的朋友都不知道曹娥是谁,但同样以“烈”留名历史的孟姜女可能就无人不知了,为什么孟姜女那么大的名气,却没有一个祭奠她的节日?
再说伍子胥,首先伍子胥并非投江而死的,是夫差赐了他一口剑自杀而死的。伍子胥因为父兄冤死在了楚国,毕生以灭亡自己的祖国为唯一追求和生存的唯一意义。楚国因吴国的进攻而迁都后,伍子胥因为没有找到楚王室的人报仇,就把楚平王的墓给掘开了,将楚平王的尸体取出鞭尸。在屡屡顶撞吴王夫差后,夫差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了一口剑,让他自戕。结果伍子胥自戕前,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对他有恩的吴国,说是要让人把自己的眼珠子挖出来,放在吴国的城门楼上,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此人可谓古今第一“怨毒之人”!一个没有爱只有仇恨的人,九哥不认为这样的人值得在文化上去纪念和祭奠!
至于司马迁对伍子胥所做的肯定的评价,其实是司马迁在给自己强调苟且偷生的理由。按说遭到腐刑后,司马迁作为一个男人活着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但如果就这么死去,历史上将没有人会记住司马迁,也没有《史记》。尽管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已经表明了心迹,但司马迁仍然会在诸多的“太史公曰”中反复强调。
今天,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屈原之前,吴越一带就有了赛龙舟的是习俗,换言之,如果作为端午节最具标志性的活动与屈原投江无关,那么纪念也好、祭奠也罢也就都无从说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