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不能说快乐,只能祝福安康?

 如海 2021-06-14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端午节如意。

文/如海

今天端午节,难得夏日里清爽的一天,炎热未现,岁月静好。

端午节究竟是为了纪念谁,居然有许多种说法。大家边吃粽子,我们边聊聊端午的故事。

其一之说,纪念屈原。

端午节纪念屈原,是传播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屈原简直就是完美的神人化身。屈原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博闻强识,文采斐然;且志向远大、忧国忧民,胸怀家国天下,求索精神令人钦佩。如果屈原有一个公众号,一定是篇篇十万加,圈粉千万。

屈原刚正不阿,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后来,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悲愤欲绝,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爱国的信仰,贯穿于屈原的整个人生,不苟活于世,屈原的人格魅力和巨大光亮,长存于后世千秋。我觉得几乎可以这样说,屈原这样的爱国诗人典范,长长久久地作为一个亘古学习和瞻仰的标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屈原写过的那些悲天悯人的爱国诗句,句句带来都是气势磅礴,慰藉人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屈原无畏死生,心系家国,值得我们永远缅怀。端午节,吃着粽子,不要只是感谢屈原给了我们一个假期,还要思考思考:自己如何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其二之言,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是个忠臣,一心为国。他为吴王出差出生入死,征战沙场。最终,伍子胥还是被谗言诬陷,被夫差赐死。他的尸体被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但后世许多人,实际是厌恶伍子胥的。他叛国、涂污、掘墓、鞭尸、抠眼,一系列异常神操作,令后人所不齿。

伍子胥先是背叛了楚国,后来逃亡窘迫的时候浑身污垢、头生癞疮,一路行乞,没有一点帅将风采;伍子胥没抓到楚昭王,就掘了已葬十年的楚平王之墓,拖出尸骨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伍子胥被赐死,死前叫别人在他死后,挖出自己的眼睛挂在城东门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军从东方进城灭掉吴国。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曾说“子胥为人刚戾忍訽,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刚戾”和“忍訽”两种极端性格,貌似自相矛盾,却预言了伍子胥后半生的性格。

伍子胥实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狠人。伍子胥的一生,报楚仇、兴吴国,在复仇的路上隐忍决绝,有着超越常人的狠劲和毅力,不到目的誓不罢休。他把守昭关,一夜白头;遭遇疾病数月乞食求生,顽强活下来;看清庙堂阴险,退乡耕种六年之久,忍而待发。总之,伍子胥所能的,一般凡人之不能。

司马迁很中意伍子胥,费了不少笔墨来写《伍子胥列传》。伍子胥的遭遇特别悲壮激烈,司马迁却不仅没有厌弃之感,反而喜欢他的悲壮。司马迁和伍子胥是隔着时空流转的知音,没有人比他更懂伍子胥。遭受过宫刑的司马迁,从伍子胥身上看到了自己相似的命运,共情共鸣至深。伍子胥的怨毒、能忍、刚烈、无畏,已经超出肉身之人的汹涌,反而让司马迁热泪盈眶,对他大书特书。

其三之言,纪念介子推。

晋文公在成就霸业之前,历经了19年的逃亡生活。一路的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介子推忠心耿耿,不离不弃。有一次晋文公特别饥饿,于是介子推给他端上了一碗肉汤。晋文公才恢复了力气,忽然觉得不对:野菜都吃不上,怎么会有肉呢?介子推说:“这是我大腿的肉。”晋文公感动落泪。介子推说:“公子贤德,希望回国后发愤图强,勤政亲民,善待百姓,就是苍生之福!”

后来,晋文公如愿当上了国君。他赏赐群臣时,忘记了介子推。而介子推选择了退隐山林,回到了老家山中陪伴老母亲。晋文公非常后悔自责,派人四处寻找介子推,定要封赏他。但是介子推避而不见。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放火烧山;大火烧连续了三天,介子推还是没有出来。

悲催的是,后来发现,介子推母子背靠大树被烧死了。在树洞里,晋文公发现了介子推写的一首血诗,说明了拒绝出山的真正原因。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十分感动,决心励精图治,不辜负介子推的良苦用心。后来,晋国强大起来。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在他被烧死的这一天一致不再烧火做饭,被称为“寒食节”。端午节也被认为是纪念介子推。

忠孝两全的介子推,有人说他只是忠君,而非爱国。我倒不这样看,他“割股食君”实乃“食国”,正是中华民族正道爱国传统美德的体现,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

其四之传,纪念曹娥

百善孝为先,世间至善莫过于至孝。

有一个孝女曹娥,相传是东汉上虞人,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一天,她的父亲溺于水中,数日没见到尸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四处寻找,昼夜沿着大江哭泣。

就这样过了17天,曹娥知道父亲永远回不来了,便在五月五日这天,也因思念父亲,伤心过度而选择投江而死。5日后,她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了水面。

后人为了纪念情深至孝的曹娥,便改舜江改名为曹娥江。

这样的故事,读来令人感动不已。今天的人,在关键时刻,可能愿意为孩子去死,为父母去死的估计不多。人老之后,都难免遭到嫌弃。孝敬父母,终归是道德层面的事,依靠的是觉悟和内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悲凉的。孝顺父母,从点滴中做起,无论你拥有多少权势和财富,你都是父母的孩子。

我们都提倡孝顺父母,但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也不尽相同。父母给予儿女的一生挚爱,其实我们终其一生永远都难以回报。所以,多理解和宽容父母,多陪伴父母,让她们能够心情愉悦地安享晚年,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到的。因为,我们也有无可避免老去的一天。

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传说,好了,我就说到这里。

有人说,端午节不能祝你“端午快乐!”,显得没有文化,那就祝福你们“端午安康!”吧。安康代表着平安、吉祥、同样是一种美好的祝福。愿你,脸上有灿烂的笑容,眼中有斑斓的风景,心中有耀眼的光芒。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愿我们依旧岁月悠扬。

祝您端午安康!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每天读你意料不到的文字。
青春、梦想,诗和远方

主张俗世中,不俗的精神生活

文字原创温暖,必定值得与你为伴

一日不读琴深如海,仿若三日不知肉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