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在广袤的蔚蓝色海洋深处,海底地形是怎样的呢?它是否与陆地上一样,有山川、高原和盆地吗? 答 是的。在距离大洋洋底2000~3000米处,有一条像“巨龙”一样蜿蜒的巨大山脉,它就是“洋中脊”。 问 不同的大洋,它的形态都一样吗? 答 不一样。在太平洋,它的位置偏东,称为东太平洋海隆;在大西洋,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以延伸到北冰洋;在印度洋,洋中脊分为3支,分别为西南印度洋脊、西北印度洋脊和中印度洋脊,呈“入”字形。三大洋的洋中脊在南半球互相连接,总长达6.5万千米。在洋中脊中央的裂谷处,不断有来自地球深部的岩浆上涌、冷却,形成底部新的洋壳,并不断地向两侧扩张推移。 问 海底除了洋中脊外,还有其他海山吗? 答 还有很多不同规模的海山,它们分布在板块的内部,被称为“板内海山”。它们有的呈链状,有的呈不规则分布。链状海山中最著名的要数夏威夷-皇帝海山链。它有6000千米长,且年龄呈线性分布,也就是说,海山的年龄是由老到新逐渐变化的。 问 在洋中脊和海山上,分布着哪些资源? 答 分布着2种资源,它们分别是多金属硫化物和铁锰结壳。 多金属硫化物,也称热液硫化物,是一种含有铜、锌、铅、金、银等多种元素的重要矿产资源,主要出现在大洋中脊和断裂活动带上。海水从地壳裂隙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热液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铜、铁、锌、铅等金属后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形成上千吨至上亿吨的块状海底矿床。海底热液在喷出的过程中还可形成像烟囱一样的奇特景观。(见上图) 铁锰结壳是生长在海底岩石或岩屑表面的皮壳状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富含锰、钴、铂、稀土等金属元素,因钴含量是多金属结核的3倍左右,故又名富钴结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