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纪三十九(二)--仆固怀恩偏仆难怀恩  

 zqbxi 2019-08-30
     仆固怀恩出身蕃族,本是铁勒部落仆骨歌滥拔延的孙子,因语音的讹误,人们把“仆骨”喊成了“仆固”。铁勒部落归附唐朝在唐太宗时。贞观二十年(646年),铁勒九姓大首领率部落投降唐朝,朝廷在夏州设置了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个都督府,作为铁勒九姓蕃人聚居之地,让他们防御边境。仆固怀恩的曾祖父歌滥拔延就是九位都督之一,即金微府都督。拔延的儿子是乙李啜拔,乙李啜拔的儿子就是仆固怀恩,祖孙三代世袭都督。

一、出生入死,战功卓著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加仆固怀恩为左领军大将军同正员、特进。仆固怀恩先后为王忠嗣、安思顺的部下。因为他善格斗,了解各蕃族风情,又有统军才能,王忠嗣、安思顺等人都把他视为心腹爱将。安思顺为朔方军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朝廷考虑安思顺与安禄山的特殊关系,解除了他的兵权,由郭子仪接替他的职务。仆固怀恩跟随郭子仪出兵云中郡,进击高秀岩获胜,又在背度山下击败薛忠义,杀敌骑兵七千多,活捉薛忠义的儿子,进克马邑郡。天宝十五载(756年),郭子仪率军与李光弼会合,与史思明在常山郡、赵郡、沙河郡、嘉山郡交战,连续取得重大胜利,其中仆固怀恩战功最多。

肃宗在灵武即位,仆固怀恩随郭子仪赴灵武,任左武锋使。从长安叛逃的同罗部落、突厥兵首领阿史那从礼,诱使九姓府、六胡州各胡族数万人,在经略军北会合,将进犯朔方郡。郭子仪与仆固怀恩奉肃宗之命至天德军,发兵征讨。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玢率兵与敌人交战,兵败投降。后来又逃回,仆固怀恩怒斥仆固玢,喝令斩首,看到仆固怀恩如此大义灭亲,凶狠刚直,将士们都心惊胆战。因此,在仆固怀恩率领下作战,战士们无不一以挡百,击败同罗一千多骑兵,把他们的器械驼马全部缴获。肃宗虽有朔方军,又想借助外族军队壮大声势,派仆固怀恩与敦煌王李承寀出使回纥,请回纥派兵助唐平叛,与回纥建立友好关系。回纥可汗把女儿嫁给李承寀,又求娶唐朝公主,派首领随仆固怀恩入朝。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仆固怀恩随郭子仪攻下冯翊、河东二郡,贼将崔乾祐只身脱逃。仆固怀恩率唐军继续进兵,又攻下潼关,切断敌人长安与洛阳间的联系。敌人疯狂反扑,敌将安守忠、李归仁从长安增援,经两天苦战,官军败退。仆固怀恩退到渭水,没有船只,抱着马脖子泅水过河,这一仗官军一半战死,一半幸存。仆固怀恩率残军奔河东,回到郭子仪驻地。四月,郭子仪奉命赴凤翔,李归仁率五千精兵在三原之北拦击,郭子仪遇到劲敌,处境危急,派仆固怀恩、王升、陈廻光、浑释之、李国贞等到五将率兵埋伏在白渠留运桥,李归仁遇到伏兵,大败而逃。仆固怀恩又随郭子仪在清渠与敌人交战,战斗失利,回到凤翔。

当回纥派叶护帝得率数千骑兵入援唐朝,南蛮、大食的援军也陆续来到,肃宗任命广平王李俶为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进军长安。仆固怀恩领回纥兵随大军到澧水。官军与叛军在长安城外发生激战,敌人在阵东设有伏兵,仆固怀恩带回纥骑兵出击,尽歼敌人伏兵,敌人才像洪水般溃退。日暮时分,仆固怀恩告诉广平王:“敌人要弃城而逃,让我率二百名骑兵追击,我可以把李归仁、田乾真、安守忠、张通儒等人活捉。”广平王说:“将军打了一天仗,也累了,等到明天天亮再考虑吧!”仆固不恩说:“李归仁、安守忠都是敌人的猛将,偶遇败绩,是上天赐给我们的良机,为什么放掉他们呢?如果使这些人重新掌握了军队,又成为我们的后患,悔之不及。兵贵神速,何必要等到明天?”广平王坚决制止了他,让他回营。仆固怀恩回到军营又返回,再三向广平王请求,一个晚上起床四五次,广平王始终没有答应。天亮时侦察兵来报告,李归仁等人果然乘夜逃走了。仆固怀恩又随广平王追赶敌人,在陕郡城西的新店大败敌军。

二、朝廷的提拔与恩宠

在收复两京的一系列战役中,仆固怀恩都建立了显赫战功。根据他历次功劳,朝廷加仆固怀恩为开府仪同三司、鸿胪卿同正员、同节度副使。十二月,封丰国公,食实封二百户。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朝廷派九节度使围攻邺城,仆固怀恩随郭子仪率领朔方行营,击败安太清,攻克怀州、卫州,包围相州,与敌人在愁思岗交战。一连五个月,仆固怀恩常常作先锋打头阵,屡破坚敌大阵,勇冠三军。不久被任命为都知兵马使。相州兵溃后,李光弼代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仆固怀恩又成为李光弼的副职。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封他为大宁郡王,迁御史大夫、朔方行营节度使。又随李光弼守河阳,击败敌将周乂,活捉敌将徐璜玉、安太清,再次攻克卫州,仆固怀恩冲锋陷阵,战功第一。他的儿子仆固瑒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身份在仆固怀恩军中带兵打仗,每次深入敌人的军阵,以勇敢闻名,军中称他是“斗将”。

仆固怀恩为人雄毅倔强而沉默寡言,与人讲话言语舒缓,可是刚直果断,敢于冒犯上司。起初他为裨将,如果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即使是主将他也敢怒斥喝骂。郭子仪为帅,宽厚容众,特别器重仆固怀恩。郭子仪的部下都是出身蕃族或汉人的精兵猛将,战功显赫,恃功骄傲,常常违法犯禁。因为用兵打仗多倚赖这些人的勇猛好斗,郭子仪对这些人总是尽量的姑息迁就。但是李光弼执法严肃,遇事依法处罚,任何人都不宽恕,仆固怀恩对他既心存畏惧,也产生强烈的不满,两人意见常常不一致。上元二年(761年),仆固怀恩随李光弼与史思明在邙山交战,失利。肃宗因为仆固怀恩战功最高,对他的恩宠超过其他将军。这年冬天,加仆固怀恩为工部尚书,敕令李辅国与常参官送他上任,让御膳房的厨师专门为他做了一席酒饭,表示对他的爱重。

代宗即位,任命他为陇右节度使,还没赴任,又改为朔方行营节度,为郭子仪的副职。这年秋天,代宗派宦官刘清潭赴回纥请兵,回纥登里可汗已经与史朝义有约,举全国十万兵马入援史朝义,已经越过长城,刘清潭被回纥所囚,消息传到长安,关中震动。代宗又派殿中监药子昂骑马赶往塞上,慰劳回纥。登里可汗是仆固怀恩的女婿,要求与仆固怀恩夫妻、仆固怀恩的母亲见面,代宗下诏答应,但仆固怀恩有些害怕,担心回纥与唐朝一旦兵戎相见,自己和家人会受到连累。代宗亲手写下诏令,派他去与登里可汗相见,而且让他的母亲一起去,目的是通过他们与登里可汗的亲戚关系,争取回纥倒戈。回纥的骑兵战斗力很强,如果回纥与史朝义连兵,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解除仆固怀恩的后顾之忧,代宗赐他铁券。铁券俗称免死牌。得到朝廷的铁券,不管多大的罪,都不至于处死。

仆固怀恩在太原见到登里可汗,由于仆固怀恩的劝说,登里改变了立场,答应与唐兵联合,讨伐史朝义。这对唐朝的生死存亡具有关键的意义。朝廷任命天下兵马元帅雍王李适为中军先锋,仆固怀恩为副先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领河东、朔方节度行营及镇西、回纥兵马进军陕州,与各道节度使的军队一齐进军,收复东都。李适年幼,仆固怀恩成为唐军与史朝义叛军决战的总指挥。在回纥精骑的配合下,唐军再次收复了东都。

三、儿子仆固瑒

史朝义从洛阳逃出,向河北奔窜,仆固怀恩派儿子仆固瑒率兵万人乘胜追击,自己则随着战线的向前推进,紧追其后。唐军在仆固瑒指挥下长驱直进,在郑州又大败敌人;进军到汴州(今河南开封),守将张献诚开门出降;又攻克滑州,击败史朝义于卫州。敌将田承嗣、李进超、李达卢等率四万多人到卫州与史朝义会合,在黄河岸上布置对唐军的抵御。仆固瑒组织部队渡河,猛攻敌阵,敌人溃逃,唐军一路追至长乐县城东。史朝义又率魏州兵马来战,失败而逃,李达卢投降。唐军的胜利进军极大地瓦解了敌人军心,史朝义任命的各地节度使纷纷向唐军将领投降。

史朝义到贝州,又与大将薛忠义会合,军威复振。仆固瑒进军到临清县,担心敌人兵力强盛,暂时驻扎下来,等待时机。史朝义率三万人马带攻城战具来攻临清县城,仆固瑒设下三处伏兵,令高彦崇、浑日进、李光逸等人分别管领,当敌人有一半人渡过黄河时,伏兵发起进攻,三路出击,敌人溃退。这时回纥骑兵也赶来了,唐军士气顿时更加高涨,仆固瑒扔掉盔甲,轻骑追击,敌人在博县城东南背水布阵,双方展开大战。唐与回纥的联军以大兵冲击敌阵,敌阵被冲垮,大批敌兵落入黄河,积尸顺流而下,黄河水面上甚至出现拥堵的状况。史朝义又逃往莫州,唐军尾随而追至城下,史朝义与田承嗣多次出城与唐军交战,都大败而归,史朝义临阵处死他任命的尚书敬荣。

面对唐军的猛烈进攻,田承嗣劝史朝义亲自往范阳调集援兵,史朝义领兵出城奔范阳,仆固瑒与高彦崇、侯希逸、薛兼训等人率三万兵马追史朝义,在归义县又发生激战,史朝义兵败后继续北逃。这时敌人幽州节度使李怀仙投降,仆固瑒暂留其辖区,命李怀仙分兵追击史朝义。史朝义逃到平州石城县温泉栅,走投无路,到树林里自缢而死,李怀仙派内弟徐有济把史朝义的头送到长安献给朝廷。至此河北全部平定,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平息。

仆固怀恩率诸将凯旋。

四、遭受诬陷与朝廷的误会

朝廷下诏令仆固怀恩奉送回纥可汗回国,仆固怀恩便领兵从相州城西一个叫郭口的地方出发,到潞州与回纥可汗相会,打算经太原向北回到回纥可汗牙帐。当初仆固怀恩带老母来太原,见登里可汗,河东节度使辛云京知道登里可汗是仆固怀恩的女婿,怀疑他召回纥兵侵犯边境,关闭城门不向朝廷汇报;又担心回纥进攻,不敢犒劳回纥的军队。现在仆固怀恩送走回纥,路过太原时,辛云京又像当初一样,回纥愤怒,想对太原动兵,仆固怀恩苦苦劝说,好不容易把回纥送出国境。仆固怀恩完成使命,返回太原,辛云京仍闭门不出,未加劳问。这些年仆固怀恩父子效命朝廷,攻城野战,出生入死,参加过无数次战斗;由于他结好回纥,一举消灭史朝义,收复燕、赵、韩、魏之地,自以为功劳无人能比。现在又受到辛云京的阻拦,仆固怀恩非常愤怒,上表朝廷告发辛云京,表中列举辛云京的罪状,然后驻军汾州,等待朝廷的消息,不奉诏回军。

中使骆奉先到太原,辛云京诬陷仆固怀恩与回纥达成了协议,说他反叛的野心已经暴露,他又送给骆奉先大量钱财,跟他结为密友。骆奉先回到仆固怀恩军营,仆固怀恩的母亲责备骆奉先说:“你们与我儿子约为兄弟,现在又与辛云京亲近,怎么做两面派呢?虽然如此,过去的事就算了,以后我们母子兄弟还应该像从前一样,回到朝廷还请你多加关照。”酒喝到兴奋时,仆固怀恩起身舞蹈,骆奉先赠仆固怀恩丝帛,作为缠头彩,双方似乎消除了误会。仆固怀恩要回赠骆奉先礼物,骆奉先不敢接受,告诉仆固怀恩自己马上要动身返京。仆固怀恩说:“明天是端午节,请在这里再住上一个晚上,明天好一起过个节日。”骆奉先坚决要走,仆固怀恩苦苦劝留,命人把骆奉先的马藏起来。半夜时,骆奉先告诉随从说:“我初来就责备我,现在又把我的马藏起来,是要害我呀!”骆奉先害怕了,越墙而逃。仆固怀恩听说后,知道这个误会闹大了,赶快派人追上来,把马还给他。骆奉先回到长安,上奏仆固怀恩要反叛。仆固怀恩向朝廷告发辛云京和骆奉先对自己的诬陷,要求朝廷杀掉这两个人。代宗考虑到辛云京有大功,亲手写下诏敕,令二人和解。这让仆固怀恩非常不满,他开始对朝廷产生背逆之心。

五、与朝廷的鸿沟越来越深

这年七月,改元广德,朝廷表彰平叛以来诸将战功,拜仆固怀恩为太保,任命他一个儿子为三品官,一个儿子为四品官,又加实封五百户。任命仆固瑒一个儿子五品官,加实封一百户。朝廷赐仆固怀恩铁券,把他的名字记录在太庙的功臣册里,又把仆固怀恩的肖像画在凌烟阁上。不久又任命仆固瑒为御史大夫、朔方行营节度使。这里面既表现出朝廷对仆固怀恩父子的奖赏,同时也表现出朝廷对仆固怀恩的不信任。朝廷的任命架空了仆固怀恩,他失去了实权和兵权。仆固怀恩想到从安史之乱发生以来,为了平息战乱,效命唐朝,一家人中46人死于战争;幸存者在战争中出生入死,皆“创痍满身”;为了结好回纥,女儿远嫁异域;两次收复西京和东京,都为回纥作向导,打前锋,摧灭强敌,功高无比。现在却为小人离间,心中愤愤不平。仆固怀恩出身胡族,性情本来就豪爽粗犷,不喜欢斗心眼,玩诡计,因此心中充满不快,压不住心头的怨气,就派人写下一道表疏,奏上朝廷,自叙多年来的功劳,指斥朝廷。这道表疏写得情词激烈,流露出对朝廷怨愤不满的情绪。在这道表疏里,仆固怀恩自述六条所谓“不忠于国”之罪,都是反语:

——当年同罗背逆,扰乱河曲之地,兵连祸结,自己不顾老母年高,从肃宗于行在,募兵讨贼,击溃同罗。

——为了激励士气,取得对安史叛军战争的胜利,舍天性之爱,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仆固玢,以效命王室。

——为了取得回纥入援唐朝,把自己两个女儿远嫁回纥,为国和亲,从而与回纥联兵,击灭强敌。

——与儿子仆固瑒亲临兵阵,九死一生,为的是保国家,卫社稷。

——河北平定后,诸镇皆握重兵,替朝廷安抚诸镇,使他们归顺朝廷。

——与回纥搞好关系,平定中原,使陛下完成中兴大业,忠孝两全。

这六条“大罪”,都是仆固怀恩一门效命王室的不世之功,却反说大罪,其内心的怨愤不满和激动的情绪,洋溢于字里行间。

九月,代宗考虑到回纥的军队离边境地区很近,仆固怀恩与辛云京发生这么深的矛盾,担心仆固怀恩勾结回纥入侵,派黄门侍郎裴遵庆出使汾州,表明朝廷信任仆固怀恩的意旨,劝仆固怀恩向朝廷道个歉,一切都不追究。当然也想利用这种机会,让裴遵庆观察眼下仆固怀恩的动静。裴遵庆到汾州,仆固怀恩抱着裴遵庆的脚号泣哭诉,裴遵庆便宣布代宗的旨意,说皇上恩德无量,希望仆固怀恩入朝觐见,仆固怀恩答应了。

但仆固怀恩很快便改变了主意,因为他跟部下一商议,大家都劝他不要赴京搞什么觐见,特别是他的副将范志诚极力劝阻,说此时进京朝见皇上非常危险,简直就是自投罗网,范志诚说:“小人进谗,离间朝廷与太保您的关系,您有功高不赏遭受谗害的危险,既然与朝廷的矛盾已经形成,为什么要入朝到吉凶难卜的长安?您没有看到来瑱、李光弼的下场吗?功高却不为朝廷所容,两人或被杀,或逃避,都不能保全名节。你如果现在听信裴遵庆的甜言蜜语,入朝就会成第二个来瑱。”

仆固怀恩觉得他说得很对,第二天就以担心朝廷处他死罪为理由,取消了赴长安的计划。裴遵庆退了一步,太保不敢去长安,那就让儿子代您去,也可以呀。仆固怀恩心眼直,又觉得这是好主意,答应让一个儿子入京朝见代宗。但与部下一商议,范志诚又不赞成。为什么呢?你想啊,派一个儿子到了朝廷,等于是送了一个人质,朝廷再有什么命令,你根本就失去了讨价还价的余地,朝廷动不动就以你儿子的生命相威胁,你必须乖乖听命。送去一个儿子,就等于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常被动的地位。仆固怀恩舍不得儿子,裴遵庆回朝复命。

仆固怀恩与朝廷的鸿沟在加深,这一方面与部下的挑拨有关系,也是朝廷诛杀功臣造成的后果。仆固怀恩与回纥之间,可能的确有某种恐为人知的内幕。总之,仆固怀恩最终走向反叛朝廷的道路有其必然性。御史大夫王翊出使回纥,将要返回长安,仆固怀恩怕他与回纥之间的交往被泄露,把他扣留下来,这样他与朝廷的决裂便公开化了。

六、走向不归路

回纥、吐蕃的军队进犯河西。程元振把消息压下,不告诉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攻陷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吐蕃,又为吐蕃做向导,带敌人深入,抢掠奉天县和武功县,过渭河南下,向长安方向行进,京师震动。吐蕃进入长安,代宗出幸陕州,号召各地兵马入援,这给仆固怀恩提供了一个机会,仆固怀恩率大兵救援朝廷,一切误会、猜忌都会化解,可是仆固怀恩却按兵不动。

吐蕃抢掠长安,从长安撤离,代宗返长安。第二年正月,代宗派检校刑部尚书颜真卿至朔方行营传达朝廷对仆固怀恩及其将士的关心和慰问。当代宗在陕州时,颜真卿曾请求去召仆固怀恩入援,代宗没有答应。现在派他去,他说:“去召回仆固怀恩的时机已经错过了。仆固怀恩拥兵不动,反叛之心已经昭然若揭。当陛下避难到陕郡时,我去可以用忠义道理说服他,说皇上蒙难,当臣子的理应尽忠报国。那时仆固怀恩来朝见皇上,是入援朝廷抵御入侵的敌人,他的理由很正当,就有了下台的阶梯;现在入侵者已经退兵,皇上已经回到长安,仆固怀恩在天子蒙难时没有率兵勤王,退守又不放弃兵权,在这种情况下召请他,他怎么肯来呢!而且说仆固怀恩背叛朝廷,只有辛云京、骆奉仙、李抱玉、鱼朝恩四人,其余的大臣都认为他冤枉。陛下不如任命郭子仪代替仆固怀恩,可不战而胜。”

汾州别驾李抱真发现仆固怀恩要背叛朝廷,从汾州逃出来,到了长安,代宗召见李抱真,问他对付仆固怀恩的计策,李抱真回答说:“仆固怀恩不值得忧虑,朔方兵思念郭子仪,就像旱苗久盼甘雨,子弟思念父兄。仆固怀恩欺骗他的部下说:‘郭子仪已经被鱼朝恩杀了’,大家相信了他,所以为他所用。陛下如果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朔方将士不召自来。”颜真卿、李抱真的攻心之计的确奏效。

仆固怀恩既然与朝廷公开对抗,便和河东都将李竭诚暗中谋划里应外合,攻取太原。辛云京察知这一阴谋,杀掉了李竭诚,做好了守城的准备。仆固怀恩派仆固瑒率军进攻太原,终于与朝廷兵戎相见。辛云京领兵出战,仆固瑒大败而还,仆固怀恩又派仆固瑒领兵围攻榆次县。代宗告诉郭子仪说:“仆固怀恩背负朝廷,实在辜负了朕对他的期望。听说朔方将士思念将军,像旱苗之望甘雨,您为我镇守河东,驻扎在汾州的朔方将士就不会发生兵变。”朝廷任命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仆固怀恩部下将士听说后,都说:“如果我们跟随仆固怀恩,从事不义之事,有什么脸面见汾阳王啊?”军心开始动摇。

仆固瑒攻榆次,十多天没有攻下,又调发祁县兵增援,祁县兵将白玉、焦晖不满仆固瑒的凶暴,率兵杀了仆固瑒。当仆固瑒的头被送到长安,群臣向代宗表示祝贺时,代宗满脸不高兴,说:“我不能让人信任我,使立下大功的人遭致这样的下场,我自己感到很惭愧,有什么可贺的呢?”仆固怀恩听说郭子仪出镇河东,仆固瑒被杀,率数百骑兵渡黄河逃到灵武,数万朔方兵投奔郭子仪。仆固怀恩在灵武召兵买马,兵力渐盛。代宗念他功勋卓著,不想让他陷罪受诛,对他的家人非常照顾,朝廷遥授他为太师、中书令,封他为大宁王,罢免其他职务,仍然希望他悔过自新,但仆固怀恩始终不敢归顺朝廷。

这年秋天,仆固怀恩诱导吐蕃十万大军侵犯泾州、邠州,走上了叛国投敌的道路。他曾到来瑱的墓上祭奠,自称与来瑱“俱遭放逐”。当他领吐蕃的军队进犯奉天县、醴泉县时,被郭子仪率军击退。永泰元年(765年),代宗征天下兵马防御仆固怀恩和吐蕃。仆固怀恩纠集各蕃部军队,号称二十万,南犯长安。他让吐蕃军队从北道进犯醴泉、奉天,派任敷、郑庭、郝德从东道进犯奉先、同州,西羌、吐谷浑、奴刺的军队从西南进犯盩厔、凤翔。朝廷震动,派郭子仪等人分道抵御仆恩怀恩,代宗亲率禁卫军,屯守苑中,下诏御驾亲征。

仆固怀恩领回纥及朔方军进军,行至鸣沙县,身患重病被抬回灵武,九月九日死去。他的部曲按照铁勒族习俗把他火化,而后埋葬。仆固怀恩死的消息传来,代宗沉默良久,说:“仆固怀恩并不反叛朝廷,是被他身边的人所迷惑。”

史书上常常把郭子仪、李光弼、来瑱、仆固怀恩等人的不幸遭遇归咎于宦官干政,或小人离间,实际上最高统治者对武将的猜忌是根本原因。安禄山叛变的教训使朝廷深深感到武将功高难制,容易拥兵自重,因此百般设防,以免兵权旁落。那些宦官、小人的中伤、奸计所以屡屡得逞,也正是利用了最高统治者的这种心理。统治者猜忌功高的将军,这在古代社会几乎是铁定的规律,历史上此类悲剧不断重演,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唐朝几位中兴将军重蹈了覆辙。

唐纪三十九(二)--仆固怀恩偏仆难怀恩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三十九(二)--仆固怀恩偏仆难怀恩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三十九(二)--仆固怀恩偏仆难怀恩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王甫自称京兆尹,聚众二千余人,署置官属,暴横长安中。壬寅,郭子仪至浐水西,甫按兵不出。或谓子仪,城不可入。子仪不听,引三十骑徐进,使人传呼召甫;甫失据,出迎拜伏,子仪斩之,其兵尽散。白孝德与邠宁节度使张蕴琦将兵屯畿县,子仪召之入城,京畿遂安。

    宦官广州市舶使吕太一发兵作乱,节度使张休弃城奔端州。太一纵兵焚掠,官军讨平之。

    吐蕃还至凤翔,节度使孙志直闭城拒守,吐蕃围之数日。镇西节度使马璘闻车驾幸陕,将精骑千余自河西入赴难;转鬬至凤翔,值吐蕃围城,璘帅众持满外向,突入城中,不解甲,背城出战,单骑先士卒奋击,俘斩千计而归。明日,虏复逼城请战,璘开悬门以待之。虏引退,曰:“此将军不惜死,宜避之。”遂去,居于原、会、成、渭之地。

    十二月,丁亥,车驾发陕州。左丞颜真卿请上先谒陵庙,然后还宫,元载不从,真卿怒曰:“朝廷岂堪相公再坏邪!”载由是衔之。甲午,上至长安,郭子仪帅城中百官及诸军迎于浐水东,伏地待罪。上劳之曰:“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以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禁兵,权宠无比,筑城于鄠县及中渭桥,屯兵以备吐蕃,以骆奉仙为鄠县筑城使,遂将其兵。

    乙未,以苗晋卿为太保,裴遵庆为太子少傅,并罢政事;以宗正卿李岘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遵庆旣去,元载权益盛,以货结内侍董秀,使主书卓英倩潜与往来,上意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无不合;上以是愈爱之。英倩,金州人也。(昏君之下,奸臣辈出

    吐蕃旣去,广武王承宏逃匿草野;上赦不诛,丙申,放之于华州。

    程元振旣得罪,归三原,闻上还宫,衣妇人服,私入长安,复规任用,京兆府擒之以闻。

    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于是剑南西山诸州亦入于吐蕃矣。

    代宗广德二年(甲辰,公元七八九年)

    春,正月,壬寅,敕称程元振变服潜行,将图不轨,长流溱州。上念元振之功,寻复令于江陵安置。

    癸卯,合剑南东、西川为一道,以黄门侍郎严武为节度使。

    丙午,遣检校刑部尚书颜真卿宣慰朔方行营。上之在陕也,颜真卿请奉诏召仆固怀恩,上不许。至是,上命真卿说谕怀恩入朝。对曰:“陛下在陕,臣往,以忠义责之,使之赴难,彼犹有可来之理;今陛下还宫,彼进不成勤王,退不能释众,召之,庸肯至乎!且言怀恩反者,独辛云京、骆奉仙、李抱玉、鱼朝恩四人耳,自余羣臣皆言其枉。陛下不若以郭子仪代怀恩,可不战而服也。”时汾州别驾李抱真,抱玉之从父弟也,知怀恩有异志,脱身归京师。上方以怀恩为忧,召见抱真问计,对曰:“此不足忧也。朔方将士思郭子仪,如子弟之思父兄。怀恩欺其众云"郭子仪已为鱼朝恩所杀",众信之,故为其用耳。陛下诚以子仪领朔方,彼皆不召而来耳。”上然之。

    甲寅,礼仪使杜鸿渐奏:“自今祀圜丘、方丘请以太祖配,祈谷以高祖配,大雩以大宗配,明堂以肃宗配。”从之。

    乙卯,立雍王适为太子。

    吐蕃之入长安也,诸军亡卒及乡曲无赖子弟相聚为盗;吐蕃旣去,犹窜伏南山子午等五谷,所在为患。丁巳,以太子宾客薛景仙为南山五谷防御使,以讨之。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奏名所管曰天雄军,从之。

    仆固怀恩旣不为朝廷所用,遂与河东都将李竭诚潜谋取太原;辛云京觉之,杀竭诚,乘城设备。怀恩使其子玚将兵攻之,云京出与战,玚大败而还,遂引兵围榆次。上谓郭子仪曰:“怀恩父子负朕实深。闻朔方将士思公如枯旱之望雨,公为朕镇抚河东,汾上之师必不为变。”戊午,以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等使。怀恩将士闻之,皆曰:“吾辈从怀恩为不义,何面目见汾阳王!”

    癸亥,以刘晏为太子宾客,李岘为詹事,并罢政事。晏坐与程元振交通;元振获罪,岘有功焉,由是为宦官所疾,故与晏皆罢。以右散骑常侍王缙为黄门侍郎,太常卿杜鸿渐为兵部侍郎,并同平章事。

    丁卯,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大使。二月,子仪至河中。云南子弟万人戍河中,将贪卒暴,为一府患,子仪斩十四人,杖三十人,府中遂安。

    癸酉,上朝献太清宫;甲戌,享太庙;乙亥,祀昊天上帝于圜丘。

    仆固玚围榆次,旬余不拔;遣使急发祁县兵,李光逸尽与之。士卒未食,行不能前,十将白玉、焦晖以鸣镝射其后者,军士曰:“将军何乃射人?”玉曰:“今从人反,终不免死;死一也,射之何伤!”至榆次,玚责期迟,胡人曰:“我乘马,乃汉卒不行耳。”玚捶汉卒,卒皆怨怒,曰:“节度使党胡人。”其夕,焦晖、白玉帅众攻玚,杀之。仆固怀恩闻之,入告其母。母曰:“吾语汝勿反,国家待汝不薄,今众心旣变,祸必及我,将如之何!”怀恩不对,再拜而出。母提刀逐之曰:“吾为国家杀此贼,取其心以谢三军。”怀恩疾走,得免,遂与麾下三百渡河北走。

    时朔方将浑释之守灵州,怀恩檄至,云全军归镇,释之曰:“不然,此必众溃矣。”将拒之,其甥张韶曰:“彼或翻然改图,以众归镇,何可不纳也!”释之疑未决。怀恩行速,先候者而至,释之不得已纳之。张韶以其谋告怀恩,怀恩以韶为间,杀释之而收其军,使韶主之;旣而曰:“释之,舅也,彼尚负之,安有忠于我哉!”他日,以事杖之,折其胫,置于弥峨城而死。

    都虞候张维岳在沁州,闻怀恩去,乘传至汾州,抚定其众,杀焦晖、白玉而窃其功,以告郭子仪。子仪使牙官卢谅至汾州,维岳赂谅,使实其言。子仪奏维岳杀玚,传首诣阙。羣臣入贺,上惨然不悦,曰:“朕信不及人,致勋臣颠越,深用为愧,又何贺焉!”命辇怀恩母至长安,给待优厚,月余,以寿终;以礼葬之,功臣皆感叹。(李豫还算有良知

    戊寅,郭子仪如汾州,怀恩之众悉归之,咸鼓舞涕泣,喜其来而悲其晚也。子仪知卢谅之诈,杖杀之。上以李抱真言有验,迁殿中少监。

    上之幸陕也,李光弼竟迁延不至;上恐遂成嫌隙,其母在河中,数遣中使存问之。吐蕃退,除光弼东都留守以察其去就;光弼辞以就江、淮粮运,引兵归徐州。上迎其母至长安,厚加供给,使其弟光进掌禁兵,遇之加厚。

    戊子,赦天下。

    自丧乱以来,汴水堙废,漕运者自江、汉抵梁、洋,迂险劳费。三月己酉,以太子宾客刘晏为河南、江、淮以来转运使,议开汴水。庚戌,又命晏与诸道节度使均节赋役,听从便宜行毕以闻。时兵火之后,中外艰食,关中米斗千钱,百姓挼ruó穗以给禁军,宫厨无兼时之积。晏乃疏浚汴水,遗元载书,具陈漕运利病,令中外相应。自是每岁运米数十万石以给关中,唐世推漕运之能者,惟晏为首,后来者皆遵其法度云。

    甲子,盛王琦薨。

    党项寇同州,郭子仪使开府仪同三司李国臣击之,曰:“虏得间则出掠,官军至则逃入山,宜使羸师居前以诱之,劲骑居后以覆之。”国臣与战于澄城北,大破之,斩首捕虏千余人。

    夏,五月,癸丑,初行五纪历。

    庚申,礼部侍郎杨绾奏岁贡孝弟力田无实状,及童子科皆侥幸;悉罢之。

    郭子仪以安、史昔据洛阳,故诸道置节度使以制其要冲;今大盗已平,而所在聚兵,耗蠹百姓,表请罢之,仍自河中为始。六月,敕罢河中节度及耀德军。子仪复请罢关内副元帅;不许。

    仆固怀恩至灵武,收合散亡,其众复振。上厚抚其家,癸未,下诏,称其“勋劳着于帝室,及于天下。疑隙之端,起自羣小,察其深衷,本无他志;君臣之义,情实如初。但以河北旣平,朔方已有所属,宜解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等使,其太保兼中书令、大宁郡王如故。但当诣阙,更勿有疑。”怀恩竟不从。

    秋,七月,庚子,税天下青苗钱以给百官俸。

    大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临淮武穆王李光弼,治军严整,指顾号令,诸将莫敢仰视,谋定而后战,能以少制众,与郭子仪齐名。及在徐州,拥兵不朝,诸将田神功等不复禀畏,光弼愧恨成疾,己酉,薨。(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李光弼墓,在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南市所管辖的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八月,丙寅,以王缙代光弼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行营。(一失足成千古恨

      郭子仪自河中入朝,会泾原奏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十万众将入寇,京师震骇,诏子仪帅诸将出镇奉天。上召问方略,对曰:“怀恩无能为也。”上曰:“何故?”对曰:“怀恩勇而少恩,士心不附,所以能入寇者,因思归之士耳。怀恩本臣偏裨,其麾下皆臣部曲,必不忍以锋刃相向,以此知其无能为也。”辛巳,子仪发,赴奉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