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读高分文献第38期,丢了甲状腺人会不开心?甲状腺切除术后抑郁症风险可能真的会增加…… [1] Diabetes Care:2型糖尿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增加相关 Key Point GoDARTS研究是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旨在分析2型糖尿病与痴呆症之间的关系。研究共纳入了超过1.8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564名患者在随访期间被证实患上了各种类型的痴呆症。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所有痴呆症患病风险较其他无2型糖尿病的患者升高46%(HR 1.46,95%CI 1.31-1.64)。其中,2型糖尿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增加147%相关(2.47, 1.92-3.18),但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无关(1.02, 0.87-1.18)。不过,研究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遗传风险(wGRS)与其发病具有显著的关系(1.23, 1.12-1.34)。 https://care./content/early/2019/08/05/dc19-0380 图 1 2型糖尿病和遗传风险共同推高了痴呆症患病 [2] Diabetes Care:糖尿病推高卒中风险,需要针对性预防 Key Point REGARDS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探索糖尿病与卒中之间年龄、种族和性别之间的差异。这项研究共纳入了2.3万名年龄≥45岁的参与者,其中19.1%在研究开始时患有糖尿病,但均没有卒中。在随访期间共出现了1018例卒中事件。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年龄<65岁的参与者中,与未患糖尿病的参与者相比,糖尿病白人女性、黑人女性以及白人男性患者的卒中风险均有所升高,但黑人男性中没有出现卒中风险的增加;在年龄≥65岁的参与者中,黑人女性和白人男性的卒中风险则没有增加。虽然研究中并没有纳入亚裔人群,但随着糖尿病的流行,我们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种族和性别有针对性地预防卒中。 https://care./content/early/2019/08/05/dc19-0442 图 2 糖尿病与卒中风险之间的关系因人而异 [3] Diabetes:中国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 Key Point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常人的2-4倍,而最近纳入了中国标准化生物银行16万中国人数据的研究则进一步指出,2型糖尿病的遗传风险也与心血管/微血管疾病有关。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遗传风险评分每增加一个对数单位,相应的颈动脉斑块、缺血性卒中、非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主要冠脉事件、脑出血的风险将会上升最多17%。这一研究的结果与观察性研究相一致,提示在中国人中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具有因果关系。 https://diabetes./content/early/2019/08/07/db19-0224 图 3 观察性及遗传学研究均发现2型糖尿病与心血管/微血管疾病有关 [4] JAHA:2型糖尿病增加心力衰竭患者重复住院和/或死亡的风险 Key Point 2型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心血管并发症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大的杀手,两者的关系难舍难分,而最近的来自新加坡研究则让两者的关系又近了一步。这项研究共纳入了5028例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HFrEF)以及1139例射血分数保持正常的患者(HFpEF),其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0.2%和45.0%。结果发现,患有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容量较小,生活质量较差,相应的重复住院风险上升27%(aHR 1.27, 95%CI 1.05-1.54; p=0.014)全因死亡/1年内心衰住院风险上升22%(1.22, 1.05-1.41; p=0.011)。研究指出,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应密切监测其病情进展并优化他们的管理。 https://www./doi/10.1161/JAHA.119.013114 图 4.1 糖尿病与心衰患者心脏结构改变有关 图 4.2 糖尿病增加心衰患者住院及死亡风险 [5] Menopause:糖尿病家族史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增加相关 Key Point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上升,但祸兮福之所倚,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属可能反而能从中获益。最近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虽然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但同时骨矿物质密度(BMD)可能也有所上升(p<0.05),这项研究在分析了近900名血糖正常的绝经后妇女后发现,糖尿病家族史与腰椎BMD(p=0.001)以及股骨颈BMD(p=0.021)增高有关,这两者同时也与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呈正相关(p=0.041; p = 0.005)。 https://www./docs/default-source/press-release/bone-mineral-density-and-diabetes-family-history-8-21-19.pdf https://insights./crossref?an=00042192-900000000-97341 图 5 糖尿病家族史与BMD较高有关 [6] Thyroid:甲状腺切除术后的重度抑郁症发病率增加 Key Point 随着甲状腺癌筛查的全面铺开,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手术避免了甲状腺癌的危险。不过,福兮祸之所伏,最近来自韩国的研究则指出甲状腺切除可能与重度抑郁症(MDD)发病相关。研究使用了韩国2009-16年期间所有接受了部分或全部甲状腺切除术的18.7万名患者的数据,其中有超过1.6万人患有MDD。分析显示,在甲状腺切除术前的1年内患者的MDD风险会有所升高。而在甲状腺切除术后,部分切除的患者在术后30-61天的风险升高68%,但在270天时恢复原来的水平;全部切除的患者术后31-60天的风险81%并可持续升高至术后540天。研究指出,需要对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定期的精神状况随访评估。 https://www./doi/10.1089/thy.2019.0091 图 6 研究纳入了十几万名甲状腺术后患者 [7] Nat Rev Endocrinol:《生物钟和甲状腺功能之间的联系》 Key Point 昼夜节律系统几乎调节所有生理过程,光照、食物摄入的时间、轮班工作、跨时区旅行或不规则睡眠则可以影响这一节律。慢性昼夜节律中断可能会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和癌症,最近的研究则发现昼夜节律同样可能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产生影响。生物钟相关的基因在甲状腺癌患者中表达异常,而在良性结节或健康甲状腺中则保持正常。因此,甲状腺的昼夜节律特征可能会改善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 https://www./articles/s41574-019-0237-z 图 7.1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受昼夜节律调控 图 7.2 TSH分泌具有昼夜节律 [8] BMJ:维生素D补充与常人死亡风险无关,但降低癌症患者16%死亡风险。 Key Point 补充维生素D的利弊争议不断,最近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纳入了52项研究,共涉及7.5万名参与者,评估了补充维生素D与死亡风险以及各类特异性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补充维生素D并不能降低参与者的全因或心血管死亡风险,但补充维生素D能够降低16%的癌症死亡风险。此外,还发现补充维生素D3参与者的死亡风险均低于维生素D2,今后可能需要研究补充维生素D3是否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https://www./content/366/bmj.l4673 图 8.1 维生素D摄入与总体死亡风险无关 图 8.2 维生素D摄入与癌症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
|
来自: kanglanlan > 《疾病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