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当你被问到这个问题时, 说明两点—— 第一,面试已经接近尾声; 第二,这次面试还是有希望的。 所以,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经历的面试。面试官,基本不会在面试的开头,就先问你期待的薪酬是多少的。这个问题,一般是在面试官对你有了一步初步的了解和判断之后才问的,问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确认你跟岗位的匹配性。
所以,回到题目,面试官问“你期待的薪酬是多少”到底在问什么呢? 1.一般来说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字面意思:你期待的薪酬是多少,跟我能够给的薪酬相比有多大的出入。 如果正好合适就非常棒了;如果还在可控范围内,可能会跟你谈谈,压一下薪酬预期(比如介绍一下未来发展前景呀、公司的薪酬福利啦,这些都是为了告诉你——不要只看月薪是多少嘛);如果差距特别大,恐怕面试官内心会有一种“辛苦了半天,快要凉凉”的感觉。 2.特别的情况下,问薪酬期待也可能是要核实面试者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比如,你之前的经历上各种的高大上,但是薪酬期待却明显过低,这不由得不让面试官怀疑你之前的信息是否是真实的。反过来,如果他怀疑你提供的信息不真实,也可能通过问薪酬的方式也探一下底。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面试问薪酬待遇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作为面试者应该在面试之前就考虑清楚。那么,如果面试官问的时候才开始拍脑门,说句不好听的,说明你本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面试者。 那么,到底说多少合适呢?这肯定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跟我们买买东西一样,谁都想低买高卖,如果我们的'报价'太低,确实有可能会吃亏(不排除有些大公司,有非常明确而清晰的薪酬体系,不会因为你报多报少而改变),所以,关于说多少合适这件事,我再多啰嗦几句: 1.知己:就是你知道自己实际想要的薪酬是多少。 不管是应届毕业生校招,还是在职的人跳槽,每个人在求职的时候内心都有杆秤。最基础的是满足自己的生活成本;然后,肯定不能免俗的,还要跟自己的同学或者前同事比比,落差太大肯定不舒服。 当然,具体金额不是多多益善,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来看,可以参考自己过往实习公司的正式员工的待遇、自己原来工作单位的待遇,确认自己能够接受的最低薪酬是多少、比较期待的薪酬是多少。 2.知彼:就是评估对方可能给的薪酬空间是多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