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被定义为皮疹出现后至少持续1个月或3个月、6个月的疼痛。 后遗神经痛,多见于高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 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30% ~ 50%的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 一线治疗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5%利多卡因贴剂。 患者发生带状疱疹时即进行止痛为治疗最佳时机,早期治疗可缩短疼痛持续时间,降低治疗难度。 针对老年患者适当延长抗病毒疗程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而且早期积极的镇痛治疗也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发生。 预防提高50岁及以上易感人群的抵抗力是重要的基础预防措施,带状疱疹患者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 低剂量阿昔洛韦预防用药可能降低HIV感染者带状疱疹发病率。 提醒病人,带状疱疹发生后的科学规范治疗,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