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五峰山人怡心馆 2019-08-30

“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性。中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中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当前社会发展很快,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也很快,这就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学习德育尤其是中学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客观环境的变化与德育的现实状况之间的不适应导致了一系列德育问题的产生。作为新时期的中学德育工作者,不仅要积极地去探索德育教育的工作规律,而且还要及时更新并改进德育教育的工作策略,进而有效地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一、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德育评价机制单一。虽然许多学校很早就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但是很多时候都只是口号大于行动。升学率仍然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最重要标准。这种标准就导致很多教师不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片面的认为成绩好的学生样样都好,成绩不好的学生一无是处。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中学生的道德评价没有一个具体的评价指标,所以就导致了德育教学偏重于智育而非德育,评价偏重于理论而非实践。这种评价脱离了中学生群体的实际,并没有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身心的动态发展考虑进去,这样的评价结果也是很难让学生接受的,有时候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2.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当前时期,一部分教师德育理论水平不高,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并不重视。对学生挖苦讽刺,自身不能很好地做到亲身示范和为人师表,学生也就不能从这部分教师身上潜移默化地汲取一些正能量。与此同时,这部分教师就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神圣地位。另一部分教师思想觉悟不够高,总是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事情,自己作为普通的任课老师带好课,教学成绩优秀就可以了。所以,这部分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在讲解教材时并未挖掘出自己所授的学科中涵盖的一些德育内容,也不善于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将德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3.德育的实效性不乐观。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法》中均有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说教式教育仍是许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所采用的主要德育形式。然而,很多说教式教育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抽象又空洞,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中学生又处在心理叛逆的特殊时期,一些空洞的说教并不能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内心。因此,德育工作者应该摒弃单一的德育模式,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并建立体验式教育模式,多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案例,同时发动父母的言传身教来达到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4.德育环境的复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地涌现,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和网络等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些不良因素对中学生思想的影响日益明显。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等现象也在日益增加,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如过分溺爱、简单粗暴、放任自流和推卸责任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状况都给中学德育工作增加了沉重的负担。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中学生都是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中长大的,这样的成长环境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从而直接导致了他们不健康的心理状况。

二、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策略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准确地说,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属于德育工作者,而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他们是班级建设的协调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也是让中学生形成优良思想品德的重要导师。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不能用同一种教育手段去对待个性各异的每一位学生,要结合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特征来开展不同的德育教育工作。其次,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我学习,努力去提高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和能力。

2.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部分不良信息难免会对中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德育工作可以帮助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如说教式和灌输式等,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结合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当运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沟通,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德育工作实效明显。

3.德育教育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在当前教育中,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不仅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而且还要把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简言之,要确保德育教学时时处处都在开展,就必须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比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授课,边教授知识,边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除此之外,学校也可根据当地实际和本校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写德育读本,让德育教育真正走进中学生的每一堂课。

4.优化德育环境,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德育教育工作也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只有把德育融入到社会和家庭中,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和家长学校来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让每一位家长积极地参与家庭教育并能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而逐渐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和家庭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作用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