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五言诗压卷之作,老人小孩都会背诵,诗人更因此诗而名垂千古

 昵称5466805 2019-08-30

编者按: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唐代五言诗压卷之作,老人小孩都会背诵,诗人更因此诗而名垂千古

朋友们,当我们的生活遭遇失意和委屈,内心的郁闷难以排解,再多的心灵鸡汤、励志标语也难以让我们从沮丧低落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时,不妨选择登高望远。试想一下,当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历经千辛万苦,登临到顶峰时,放眼望去,青山巍峨、江水滔滔,万里平川,此时的我们面对这般大气磅礴的场景,是否会觉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苦乐得失、爱恨情仇都秒如尘埃,瞬间便烟消云散了呢?

登高望远方可拨云见日。伟大诗人李白也曾说过“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当我们纵览中国古典诗词,不难发现,自古以来,古人爱登高抒怀,后来登高也逐步演变为登楼,登楼必赋诗词一首,几乎成为文人的一种情结。王勃的《滕王阁序》、崔颢的《黄鹤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成为享誉中外的千古名篇,而且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也因他们的诗作而名扬中华。

唐代五言诗压卷之作,老人小孩都会背诵,诗人更因此诗而名垂千古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同样是一首登楼望远的诗作,古人登高望远,感受到的是宇宙的苍茫浩渺,往往抒发悲壮之情。但此诗却有所不同,短短二十字,不说高字,却有极高之意,虽有磅礴气势,但却无悲壮凄凉之感,末尾两句,更是暗含朴素生活哲理。

该诗就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它可称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而诗人也因此诗名垂千古。

唐代五言诗压卷之作,老人小孩都会背诵,诗人更因此诗而名垂千古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是盛唐边塞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存六首,被收入《全唐诗》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登鹳雀楼》和《凉州词》。

历史上的“鹳雀楼”,相传旧址在山西蒲州西南,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县,楼高大约有三层,下临黄河,时常有鹳雀在此栖息,遂得此名。

唐代五言诗压卷之作,老人小孩都会背诵,诗人更因此诗而名垂千古

诗人早年及第,也曾做过官,后来遭人诬陷而罢官。诗人性格豪放不羁,不到三十岁,便过上了闲适访友、漫游祖国大好河山的生活。三十五的时候,诗人漫游至鹳雀楼,一步步登临而上,每登高一层,放眼望去,眼前所见之景象:

首句,遥望,远景。“白日依山尽”,远远看去,一轮落日正面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西沉,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唐代五言诗压卷之作,老人小孩都会背诵,诗人更因此诗而名垂千古

次句,由近及远,由西向东。诗人视线所及之处,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之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回,转而向东流去,最终流归大海。有着生活常识的我们,应该知道,诗人身在鹳雀楼上,而鹳雀楼下临黄河,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很显然,诗人由渐渐流向远处的黄河,直至消失在视野尽头时而产生的想象中的虚景,虚景与眼前实景融合为一,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后两句,由眼前景而转入所思所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临的过程中,诗人被眼前辽远壮阔的气势所震撼,目力所及之处已经不能满足诗人观景的兴致,诗人兴致勃勃,想要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个够,登高望远,唯有继续一步步不断地向上攀登,再登高一层,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唐代五言诗压卷之作,老人小孩都会背诵,诗人更因此诗而名垂千古

短短二十字,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一句难懂,看似诗人平铺直叙地交待登楼的过程,简短地书写了大自然的雄奇景观,然而诗人却转而由景入情,景中含情,景中寓理,在登楼望远这一平常的生活体验中,诗人向我们传达出一朴素的人生哲理:想要欣赏到无穷无尽的美景,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不断地去攀登,付出更多的努力。

唐代五言诗压卷之作,老人小孩都会背诵,诗人更因此诗而名垂千古

依然记得大学时期,自己登临武当山的人生体验。虽然登山之途中,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几次都产生放弃登顶的想法,然而最美风景在顶峰的憧憬、期盼却时时激励着我们,我们口里大呼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鼓足勇气,继续攀登,登顶的那刻,我才深深体会到:诗人简短的文字代表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当我们面临人生困境时,不妨将此句作为自己的人生警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因此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