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 是男是女,从此自己说了算! 不需做变性手术! 维州跨性者可以自由选择 自己出生证明上的性别! 8月27日 维州高票通过了新法案 《出生、死亡、婚姻登记修正案》 如果已经成年 将有自由在接受变性手术前 就可以改变其出生证明上的性别 未成年的小朋友 也可在医生,心理学家支持声明后 改变自己的证件性别! 消息一出 在华人圈乃至整个澳洲社会 引发巨大争议…… 01 …… 你能否想象,明天早上一觉醒来,发觉自己还是自己,却长着一具异性的身体? 你想要哭泣,却发现男人不许“轻易落泪”——或者,你想要挥拳大声喊叫,却发现女人不能“举止粗鲁”。 你只不过是做自己,却被人称为“人妖”、“变态”。 …… 这样的噩梦,实实在在地困扰着成千上万的跨性别者,他们称自己为: “生错了身体的灵魂” 现在 维州的他们正在欢庆历史性的一刻 因为 在塔州、北领地、南澳、首领地之后 维多利亚州成为第5个 可以自由选择 出生证性别的澳洲大州 如果成年 不需手术,就能自由选择自己的性别! 如果是未成年 也只需医生或心理学家的声明 证明更改性别符合你的最大利益 对于不愿做手术,或是不能负担手术金额的跨性者来说,这是他们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因为变性手术往往意味着不再具有生育能力,联合国卫生和人权组织曾经发表谴责:强迫他们绝育来改变证件上的性别,是对基本权利的侵犯。 在世界范围内,此项法令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挪威,葡萄牙,法国,丹麦,马耳他,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卢森堡,希腊,智利,乌拉圭,阿根廷,爱尔兰,加拿大以及美国许多州,都通过了此类法案。 维州司法厅长Jill Hennessy之前表示: 任何人都有权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如果我们要求必须做手术才能变性,那这无疑传达着错误的信息:跨性别人士、多样性别人士或双性人有问题,需要“纠正”。 “所以我们现在,要取消这一残酷而不公平的障碍。” 她说,这个改革将给跨性别和性别多样化人士提供一个反映他们真实身份的保障。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件小事,但对其他人来说却有重大意义。 这意味着 法律保证这些人 在学校、工作场合 无需暴露自己的变性人身份 于是 跨性别人士手里举着 “我的性别认同我做主” 庆祝自己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02 然而,在热闹的景象之外 却是巨大的争议 自此类法案提议以来就争议不断,上一次提出曾在维州被否决。 网友说: “这世界太疯狂了!” '就是说,维州人现在能在出生证明上撒谎了' 争议主要分为几类: 一、厕所怎么办? 有网友认为, 改变性别会导致 “异性”随意出入隐私场所 比如厕所和浴室 “流氓是不是可以随便进女厕?” “我可以直接去女澡堂了吗?” “上女厕所的时候,可能有具有男性特征的人跟我在一起?” “接受不了!” 小编也随机采访了一下身边的华人,得到的答复是: “Ta上厕所怎么办?如果是男的要去女厕所,可以吗?不可以的!我不支持,不赞同!” 对于这种担忧,美国Gallup曾做过一次调查: 近一半受访美国成年人认为,变性人不应该使用与出生时性别相反的浴室和厕所。 但是,同样也有声音认为,只是改变出生证明的性别,其实没有太大影响,毕竟浴室和厕所门口从来没人查出生证明。 二、运动员怎么办? 男女间生理上的体力差别是十分显著的,如果原本生理性别是男性的运动员,可以不做手术就加入女子队,对双方都不公平。 曾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CIAC国家田径公开赛女子组中,Terry Miller在100米短跑比赛中以11.72秒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纪录。 而她,事实上没有做过变性手术,也没有做过激素治疗,只是因为心理性别是界定为女性,所以被认定为女生。 当时现场的选手和家长纷纷表示不公平! 因此,对于维州的新法案,也有网友调侃: “是为了让澳洲女排获胜吧?” 三、孩子怎么办? 另外,有网友认为: 这类法案可能会引导孩子转变性别认知 澳洲一直在采取性别平等方面的教育改革,包括禁止男女分明的词,如“He”, “She”, “Wife”, “man-made”, “spokesman”等等。 如果学生在作业中用了这些词汇,还可能会被扣分,用得多了甚至会挂科! 部分公立和私立中小学校还开始培训教师如何“发现潜在的跨性别学生” 澳洲曾有一项名叫Safe School的活动,鼓励孩子们理解LGBT。甚至要求孩子们尝试异性服装,共用厕所。 澳洲总理莫里森也说过: “让孩子就做个孩子吧,我们不需要这种性别教育” 家长的担忧或许并非没有根据。在这种背景之下,有数据显示,从2015-2018年,澳洲想要变性的孩子数量,激增了236%。 质疑的声音层出不穷 而跨性别人士本身的想法 其实很单纯: “每个人都有权成为他们想成为的样子!” “(我支持)因为我们都是人类,就这么简单” 03 生错了性别的痛苦,确实是许多人无法想象的。 维州刚刚通过了这项争议巨大的法案,也显示出澳洲在推进“所有人的权力”、保护各类少数群体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这显然是'政治正确'的。 然而,由法案通过所引发的巨大争议,或许也象征着整个澳洲社会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也欢迎留言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