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雀羚的厂家未见上市,经销商却要上发审会了,我命由我不由他?

 我信道 2019-08-31
杭州壹网壹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本周四上发审会。
这家公司名字虽然名字带“科技”二字,主营却并非高科技产品,而是电商业务,既自己开网店卖产品,又为别人家开的网店提供服务。

他们家的收入,约四分之三来自百雀羚。

但他们却不是百雀羚的厂家,且跟厂家没有股权关系,可见,他们只是个经销商。

据查,百雀羚是归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所有,百雀羚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3000万,股权结构非常简单,只有两名自然人股东,一名持股97.2%,另一名持股2.8%,百雀羚公司并不是上市公司,也未传出有上市计划。
百雀羚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隐形霸主,是年轻女孩们几乎无人不晓的护肤品牌。

有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条新闻:

据这家公司近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百雀羚集团零售额为177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90%的销售来自于百雀羚品牌的贡献。2018年,计划实现销售目标230亿元。作为本土化妆品公司快速成长的典型代表,百雀羚近年来业绩持续增长,2015年和2016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08亿元和138亿元。

如果数据属实,百雀羚公司2017年零售额已达到177亿元,而A股护肤品上市公司龙头,上海家化2018年营业收入也不过37亿元,足以看出百雀羚的霸主地位。

背靠大树好乘凉!
作为百雀羚的经销商,壹网壹创年利润过亿,2017年利润达1.38亿,看来开网店可暴富的传说不是吹的。
但经销商终归只是经销商,产品终归还是别人的,命运还是难以掌握在自己手里。
想上市的壹网壹创,自然是明白这点,所以他们得淡化自己的“经销商”身份。
第一步,把自己打造成“科技”公司。
这家公司名字就叫“杭州壹网壹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头次接触,如果只看名字的话,断然不会想到它就是个做电商的。

从他们自己描述的所做之事,“品牌形象塑造、产品设计策划、整合营销策划、视觉设计、大数据分析、线上品牌运营、精准广告投放、CRM管理、售前售后服务、仓储物流”中,只有“大数据分析、精准广告投放”带那么一点科技味道,其他似乎都与科技不搭嘎。

(摘自招股说明书37页)

但这个“大数据”,究竟是谁的大数据呢?

按照常理,网购大数据都归天猫、京东等平台所有,入驻的网店只有使用权。
在电脑使用高度普及的今天,如果只是使用大数据而言,想象不出有多高的科技含量。
第二步,优化自己业务的名称。
我们系统地研究壹网壹创的招股说明书后,认为他家的主要业务本质就是“自己开网店”和“为别人家开的网店提供服务”。

但在招股说明书中,通篇都把“自己开网店”称为“品牌线上营销服务”,把“为别人家开的网店提供服务”称为“品牌线上管理服务”。

现在的申请上市企业已经形成了这样的风气:写的招股说明书只求“高大上”,压根就不关心读者能否理解。

第三步,强调自己不依赖百雀羚。

四分之三的收入来自百雀羚,但又说自己不依赖别人,这是非常难论证的命题。

(摘自招股说明书115页)
这家公司的核心逻辑之一是“自己很重要,对方切换自己,成本高”。
有个关键数据,我们没看到这家公司进行披露,那就是他们家销售的百雀羚占百雀羚公司总销售额的比例。
他们家销售的百雀羚,2017年不超过5亿,而如果新闻报道百雀羚2017年的销售额177亿元属实,那么他们家销售的百雀羚占百雀羚公司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会超过3%。
3%,双方对彼此的依赖程度能一样吗?
根据这家公司的披露,我们只看到他们获得了百雀羚在天猫和唯品会的销售权利,京东似乎不是交给他们。
而且,百雀羚除了电商渠道,还有大量的实体销售渠道。
我们认为,这家公司对百雀羚而言似乎不是那么的必不可少。
这里,有个重要因素特别值得关注,百雀羚公司愿意把产品的天猫旗舰店交给这家公司运营,对旗舰店若发生变更交接时,双方是不是做了有利于百雀羚公司的约定,比如百雀羚公司若想更换旗舰店的运营商,旗舰店的资源,包括用户数据、端口等,百雀羚公司有权接手。
当年,红极一时的九城公司,凭借代理暴雪公司的《魔兽世界》,获得了丰厚利润,还在美国上了市,结果几年后,暴雪公司将《魔兽世界》交给网易运营,根据九城与暴雪的合同,九城运营《魔兽世界》形成的资源都归暴雪所有,所以暴雪轻松地更换了运营商,九城则变成了一具空壳。
如果百雀羚公司和壹网壹创之间的旗舰店授权运营协议,存在类似于暴雨与九城之间的安排,那么,百雀羚公司更换壹网壹创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如果存在这个情况但未进行披露,铁定会是信息披露的重大违规。
这家公司强调自己不依赖百雀羚的核心逻辑之二是“来自百雀羚的收入和利润占比不断减小”。
从收入角度,来自百雀羚的收入占比,尽管从2015年的82.3%下降到了2017年的73.05%,但占比依然为四分之三,这个减少可忽悠不计。
这家公司为减小对百雀羚的依赖,确实进行了客户拓展,但实际上主要就增长了三家,宝洁、伊丽莎白和资生堂,2017年,来自这三家公司的收入为19.66%,加上来自百雀羚的73.05%,收入合计占比为92.71%,对应的利润占比虽然这家公司没有披露,但肯定是非常高,占比还是非常集中。
宝洁、伊丽莎白和资生堂等新增客户,其合作业务几乎都是为客户开的网店提供服务,为各家提供的具体服务分别是什么,客户只是挂个名、全套由这家公司实际运营,还是为部分环节的提供辅助?
如果只是物流、客服等环节的外包,那就有凑业绩并刻意淡化百雀羚的嫌疑。如果不是那么高端的外包项目,还有特别高的利润,则有业绩造假嫌疑,收入端是面对宝洁、资生堂这类知名企业,造假难度大,而成本端,就不好说了。
据这家公司披露,2017年来自百雀羚以外的收入占比为26.95%,但却贡献了55.95%的直接毛利,这个收入几乎都来自“为别人家开的网店提供服务”,利润率真的好高,搞清楚业务本质对判断这家公司盈利真实性、业务持续性都至关重要。
网络电商,产品是厂家的,客户是平台的,真的能做到“我命由我不由他”吗?
为更清晰地定位公众号功能,服务好不同类别的粉丝,放牛塘拟在近期现有公众号拆分为三个公众号。

1.放牛塘每周至少发布1篇论述投资理念、1篇分析申请上市企业、1篇分析上市公司的文章,发现潜在价值,揭示重大风险,愿你只沾牛气、不踩牛屎。

2.毕风塘,完毕的“毕”,风险的“风”,愿景是终结投资风险,定位于证券之外的金融财经领域,如宏观经济、房产市场等。

3.放牛堂,学堂的“堂”,定位为职业、生涯规划,将投资中的行业研究成果用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