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米筐投资提醒:音频大小为12M 1 最近,“秃”如起来的生意火了。 如今,这大城市明亮的写字楼“流水线”上,竟拥有着一个“2.5亿”体量的脱发人群。这不禁让人感叹“生活不仅压弯了颈椎,也正在拔掉年轻人的头发”。 据卫健委统计,近年来我国脱发人群呈直线上升趋势,平均6个人中就有1位出现脱发的情况,而这其中20岁到40岁之间的人占据着较大比例。 以前,中年人一直是脱发的重灾区,而且近些年脱发人群的年龄也在逐渐下沉,“年轻化”越来越成为各种“颈椎病”“腰椎病”“高血压”“脱发”等中年病的总趋势。 一个在TOP10房地产公司做活动策划的朋友老王,年龄还不到30岁,脱发这个“头顶大事”就开始找上他了。 每每谈起自己的三千烦恼丝,总是止不住的各种叹息:“唉!老了,老了,咋就英年脱发!” 遇到这种情况,是很难有效安慰的。 我也是知道的,朋友脱发的事情是不可能有好转的。这么多年干房地产,看他朋友圈半夜十一点才开车回家简直就是常态。朋友圈是秋天的夜景,自己的苦只有自己的身体最知道。 今年的市场观望情绪比较重,朋友的压力只增不减,头发也越来越稀疏了。 每每谈到伤心处,朋友总是叹口气说,还是先把房贷车贷孩子的补习班钱交了再说吧。 我们本来是疲于奔命为了生活,但绝大多数普通人却都熬成了没命过的生活。
“秃”如起来的头等大事,惊动了所有利益相关的人。可仔细想想,中年人何止这一件烦心事,你的颈椎还好吗?你的眼袋还好吗?你的胃还好吗?你的血压还好吗? 灵魂之问,话题总是有点扎心。 某居民楼里,有个“张半仙”说:都是“局中人”,总有一款毛病年纪轻轻就缠上你。 2 没有消费中年人苦逼境遇的动机,也没有看客的无聊,而是一种事实扑面,所有身在其中的参与者、相关者真的需要一次彻底的思考。 一个朋友三岁的女儿前几天看到电视上“港港”的事情问妈妈:“世界为什么这么乱?” 妈妈失语了,因为她也不曾有答案。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忙的超过了任何朝代的君王。有无数新闻等着你去批阅,有无数文章等着你去品尝,掏空你的身体,榨光你的睡眠,最后对你再啐口吐沫:“呸,就两下子就不行了,老娘要换人了”。 关于保护头发,人民日报给出的建议排在第一位的是保持充足的睡眠。基于笔者熬夜的经验,这一条估计真的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夜里十一点,有多少年轻人正歪在床头刷手机呢?
莎士比亚在战火中曾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如今脱发的年轻人说:“睡,还是继续熬,这也是个问题”。 年轻人的透支何止表现在负债上,对于身体的透支也在慢慢变得越来越“显性”。 3 老马说:“社会问题无论绕几个弯,最终都逃不掉社会的问题。” “秃”如起来的大事,掉的是头发,坏掉的是身体这个系统。而2.5亿人掉的头发,坏的则是社会的运行逻辑。 社会的共识是什么? 不是比身体,而是比“资本”。 什么“日心说”“地圆说”都拼不过世界的“资本说”,从脱发到《资本论》,“资本诞生,就是世界宗教从多元走向一元的标志”。 资本在前,道德、身体、文化、多元信仰退居次要的历史潮流下,你说,有人累的脱发了,血压也高了,眼袋化妆也遮不住了,没有卵用的。 看透了现实又能达成和解的人是坚强的,就像大前研一《低欲望社会》所陈述的,当现实已经无法改变到绝望之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活进了虚幻里。
有网友说:“曾经自信的以为我不会脱发,谁知道年纪轻轻就被打脸了”又有粉丝说“今年我百度搜的最多的关键词就是防脱固发。” 三千烦恼丝引发的社会思考,虽然在大潮面前依然无能为力,但请真心的善待我们身边的那群正在脱发的年轻人。 90后的头发再脱下去,理发店可就要失业了。人生最大的悲哀诞生了,脱贫难如登天,TMD脱发倒是易如反掌。 时代的委屈,藏在年轻人日渐稀疏的发丝里。 老地方,关于“财富积累已死”;关于世界经济未来十年的“暗逻辑”;以及关于中产保卫上一波“浮盈”的一场生死较量……今天菌爷朋友圈准时7点,1000字掏心窝子的附加菜干货,再次奉上!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赞(文末“在看”)吧~ ———— / END /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