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病,牛皮癣,中医内服+外用治疗不一般

 学苑中医 2020-11-09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皮肤病中医治疗及防护》,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神经性皮炎

简  介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的神经功能性皮肤病。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呈椭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很快形成皮革化。常与精神过度兴奋、忧郁或神经衰弱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得、生活环境突然改变、衣领摩擦或其他局部刺激,均可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

        中医称为“牛皮癣”,如发于颈部则称“摄领疮”,因其顽固难愈,又称“顽癣”。《诸病源候论》:“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

中医治疗

【病因病机】

        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热或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调,郁滞于肌肤,日久耗血伤阴。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养而成。风湿热三邪蕴阻肌肤所致。

【诊断要点】

1.多见于中老年男女。

2.好发于颈项部、眼睑、肘膝关节伸侧、骶尾部、四肢伸侧、会阴、阴唇、阴囊等部位。

3.皮损为密集成群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呈淡褐色。久之融合成片,皮肤纹理增厚,呈苔藓样改变,稍有脱屑。

4.皮损可呈局限型或播散型。

5.自觉阵发性痒,入夜更甚,搔之不知痛楚。在情绪波动时,瘙痒随之加剧。

6.病程缠编,常迁延数年之久,虽经治愈,容易复发。

【内治法】

1.肝郁化火型

主症:皮损色红,心烦易怒,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脉弦滑。

治法:舒肝理气,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柴胡6克  栀子10克  白鲜皮15克  丹皮10克  生地15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白芍10克  茯苓10克  首乌藤15克  钩藤10克  珍珠母(先煎)20克

2.风湿型

主症:皮疹颜色呈淡褐色,皮损成片,粗糙肥厚,阵发性

剧痒,夜间尤甚,舌苔薄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风利湿,养血润肤。

方药:全虫方加减。

全虫3克  皂刺10克  防风10克  刺蒺藜10克  苦参10克  白鲜皮15克  当归10克  首乌藤15克  牡丹皮10克   黄芩10克

3.血虚风燥型

主症:病程较长,局部干燥、肥厚、脱屑,状如牛领之皮,舌淡红,苔薄,脉濡细。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四物润肤汤加减。

生地10克  熟地10克  当归10克  制何首乌10克  赤芍10克  白芍10克  白鲜皮10克  僵蚕10克  苦参6克  白蒺藜10克  蝉衣6克  甘草6克

也可用止痒合剂加减。

【外治法】

1.刺络拔罐疗法:梅花针局部叩刺出血,而后局部拔罐10分钟,面积大者可以走罐,每日1次或隔日1次。

2.火针疗法,将火针烧红对准皮损部位,速进疾出,2-3日1次。

3.龙葵水剂或楮桃叶水剂洗浴,皮损较薄时可外搽羊蹄根酒、普癣水。

4.皮损较厚者,外涂薄肤膏、三黄洗剂。

【预防及护理】

1.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避免局部刺激,不要用热水烫洗或涂搽不适当的药物。

3.勿食辛辣刺激食物,勿饮使本病加重或复发的饮料,

如酒、浓茶、咖啡等。

4.禁用手搔抓或烫水烫洗。


科普知识

中医书籍所记载的“牛皮癣”,相当于现在西医所称的“神经性皮炎”,老祖宗起名比较形象,因为“神经性皮炎”皮肤粗糙增厚,像牛皮一样又厚又硬,所以老祖宗管这类病叫“牛皮癣”; 神经性皮炎则是近现代西医学发展起来,才有的名称。但是现在西医诊断为神经性皮炎,中医诊断对应的是“顽癣”或是“牛皮癣”。

早期的中医所说的“牛皮癣”是指的西医的“神经性皮炎”。西医所说的“牛皮癣”指的是西医的“银屑病”。这样非常麻烦,容易混淆。

为了怕名称混淆,所以1996年我国把所有“牛皮癣”改名为“银屑病”。但是现在很多人仍沿用“牛皮癣”这个词。

学苑书友会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